农门娇娘来种田(513)

作者:恋小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嗯。”林素点头,边走边说,“他祖母病了,想要盖个学堂,免费让孩子念书,积福。”

“那倒是造福百姓了。”黄雨感慨着说。

“对了,赵英豪那边最近怎么样了?你可有什么……”

二人边走边聊的来到书院,已经有些孩子到了。

父母帮着收拾东西,穷人跟家的孩子早当家,所以这些孩子的自理能力,完全不用操心。

林素刚进来,一个妇人走过来,看着她,道:

“凌夫人,有个事儿俺能不能跟你打个商量?”

“什么事儿啊?”林素不解。

“是这样的,俺家住在小东屯,离这边虽然远,但也不是太远。冬天娃儿在这儿住,开春以后能不能回家住啊。”

“为什么?这边住的不好吗?”林素傻了。

突然有这样的要求,难道是对住宿条件有意见?

不会吧!

妇人笑着摇头,忙开口解释着道:

“哪里住的不好,是住的太好了。不过开春以后还是想让娃儿回去,路上还能割点猪草啥的,家里……也算半个劳动力呢。”

呃……

林素闻言没说话,确切的是被惊住了。

怎么都没想到,突然这样的要求,居然是……

老天,原来还可以这样啊!

妇人见她没说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

“那个……凌夫人啊,想俺们农户,家里这半大孩子都算是干活儿的好手了。跟你们大户人家不一样,真的。”

林素听了摇头,深吸口气,说:

“我也是农户出身,就是……忘了这点。那也行,冬天住着,开春回家,若是赶上下雨,就不回去了。”

“哎,哎,多谢凌夫人啊。”妇人忙不迭应下,转身继续帮着孩子收拾东西。

苏飞云看着木讷站在那里的外孙女,走过来,轻声地说:

“怎么了,是不是觉得有些难以接受?”

“呃……有点儿。”林素点头。

“其实也没什么不可接受的,这样反倒很好。”苏飞云轻声的劝着,“你想啊,若是念书就不干活儿,这孩子养浮了,日后怎么办呢?”

林素自然明白老爷子的意思,只不过就很难拐弯罢了。

想想在现代,她手里员工家的孩子,那是除了念书就是念书。

别说洗衣服了,吃完饭连桌子都不捡的比比皆是。

可在看如今,果然不一样啊!

想到这儿,林素感慨的说:

“是我考虑不全面啊。”

“也不能怪你,外公也没考虑到。”苏飞云轻声地说着,“刚刚那妇人跟我说的时候,我也如你那般。不过想着让她问问你,才告知她跟你说。”

林素明白的点点头,跟着苏飞云去了后院他的宅子。

屋里打扫的干干净净,随便找个凳子坐下,说:

“外公,我打算三天后就走了。”

“……这么快啊。”苏飞云木讷的回应。

其实,自打书院盖完后,他就已经猜到了。

只不过,即便再有心里准备,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林素看着老爷子落寞的表情,轻笑着道:

“外公,过年书院肯定要放假,我的意思是……你跟简老去辽东府的新站屯怎么样?顺道,咱们还能看冬捕呢。”

苏飞云听到这话,原本脸上的落寞一扫而净。

“好啊,那到时候我去找你。”

话落,简华彬正巧推门进来,手里还拿着刚才村民送来的野果。

看到林素跟黄雨都在,热络的把东西放在桌上,招呼着道:

“来来来,吃这个。听一清家的说,这是耐寒果,十月末熟,冬月中就没了。赶紧尝尝,我刚才吃了,还挺甜。”

林素捏起一颗耐寒果,说实话,她第一次听。

手里翠绿翠绿的果子,长得有点儿像脆枣。

咬一口,不脆,但是很甜,第一次吃。

黄雨吃了一颗,看着林素轻声的问:

“夫人,这个能做罐头吗?”

“应该可以吧,不过今年是没戏了。来年再说吧。”

武昌县因为修河堤、盖学堂,血肠作坊跟罐头作坊都停滞了。

这会儿没事儿,血肠作坊可以开始做,但是这罐头……还得等来年。

苏飞云吃了两颗耐寒果,看着简华彬笑呵呵地说:

“刚才素丫头说了,咱们过年去她那边,顺道也去看看冬捕,咋样?”

简华彬闻言迟疑,苏飞云明白他的意思,继续又道:

“走之前去看看他们,送些钱,咱们走的也安心。”

简华彬听到这儿,笑着应说:

“牵挂的都安排明白,去哪儿还不行了。丫头,到时候又要叨扰你了。”

“没事儿,跟我还说啥叨扰,咱们是去叨扰江思泽了。”

远在辽东府的江思泽,这会儿重重的打了个喷嚏。

孟寒月挺着大肚子,看着一旁对账的丈夫,柔声说:

“夫君要注意身子啊。”

江思泽看着爱妻,笑着点点头,道:

“好。”

第471章 跟平日想象的书生不一样。

申时末,韩澈拉着十个夫子回来。

直接来的书院,并没有到客栈。

也赶巧,这会儿大家伙儿正在食堂吃饭,他们十一个人也算回来的及时。

暮宿书院的食堂,跟岩吉那边的秀坊食堂差不多。

就是一个宽大的屋子,里面整齐的摆了二十多张圆桌子。

桌子不算大,但挤一挤,坐十个人还是可以。

刚进食堂的这些人有些拘谨,韩澈把他们“扔”在门口,迈步去到林素这桌。

抱拳行礼一下,恭敬的道:

“飞云先生,简老,我把人带回来了。”

苏飞云跟简华彬闻言,纷纷放下筷子,起身去到门口。

林素是个爱凑热闹的,也跟着放下筷子,过去听声。

新来的十个人,经过两位老爷子的简单询问了方知:

十个人里,其中有五个就住在附近的村落,还挺近的。

由于岁考成绩一般,所以在县里找了个还算轻省的活儿,一边赚钱一边读书。

另外五个则是外地的,也是在县里做活儿,据说是在书斋做些抄书的事情,按量给钱。

这次过来,直接把行李卷都拿来了,颇有一副常住沙家浜的感觉。

苏飞云对他们的来历,很满意。

缓缓颔首,指着一旁的桌子,说:

“先过去吃饭吧。吃完了咱们开个会,分一下班。那五个要住的,屋子是现成的,就是得自己烧炕。”

“要不让韩澈带你们先过去,把炕烧了吧。烧上之后回来吃。”

五个人背井离乡的人听到这话,都忙不迭点头。

林素见状,自告奋勇的开口说道:

“我吃完了,我带他们去吧。”

苏飞云瞅着自家外孙女的小“欠儿”样,好笑的摆摆手,同意了。

素妞儿看着眼前的五个人,指了指外面,说:

“走吧,我带你们去。”

“有劳……这位夫人了。”

林素看着说话的男子,国字脸,肤色黝黑,跟平日想象的书生不一样。

带着他们来到夫子宿舍,由于关源现在自己住一间,所以从五个人里随便点了个过去。

剩下的四个,两两一伙,自由组合。

柴禾就在库房跟宿舍中间的巷道内,上面扯了大苫布,雨天、雪天都不用担心。

林素特意三个屋子乱窜,本以为读书人十指不沾阳春水,没想到这五个,点火烧炕,信手拈来。

站在门口,想了下,道:

“你们都会烧火啊。”

刚刚说话的国字脸闻言转头,憨憨的笑着说:

“这有啥不会的。别看是秀才,可岁考凭不了优,也只能靠自己。”

话说的倒是很实在。

林素点点头,继续又道:

“你叫什么啊,哪儿来的?”

国字脸把手里的柴禾送进炕洞,起身拍拍手,说:

“哦,免贵姓赵,单名一个阳字,老家是宝昌县的万家屯。”

哟呵,还宝昌县的呢。

林素点点头,不再跟他们说话。

不能打扰人家做事,毕竟都饿肚子呢。

都是麻利人,从分宿舍到烧炕,不过二十分钟时间。

中间还有分炕、拿柴禾的时间。

林素把他们重新带回食堂,黄雨已经把饭菜都摆好了。

一荤一素一汤,主食是三和面馒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