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大的幌子在风中摇摆,谁又能看不到?
简华彬急匆匆的来到前面,看着韩澈等人布置的一切,松了口气。
苏飞云走过来,欣慰的道:
“素丫头还挺有心啊。”
简华彬闻言颔首,双手背后,轻笑着道:
“可不是,我都没想到,一个报名仪式,居然可以准备的这么隆重。”
苏飞云指了指前面,二人一前一后的过去了。
找的那八个夫子也都来了,见到二位老爷子,忙不迭抱拳拱手。
苏飞云作为这次报名的主要负责人,站在凳子上,看着自发排队的人们,中气十足的说:
“大家都别着急,今儿是报名的第一天,所有人都肯定能报上。大家听从客栈伙计们的安排,一会儿站在线外。”
话落,连七跟韩澈两个人,一人扯着一头绳子过来,将人用绳子往后推了差不多一米远。
老百姓虽然对这个做法不理解,但这个时候,他们也不好反驳,只能照做。
苏飞云见大家的面色不是很好,继续解释着道:
“学堂收孩子需要考试。”
“考试?”有些人惊讶了。
毕竟当初说了,什么样的孩子都招,如今怎么又要考试了呢?
这没念过的书的,可怎么办?
考不过去,不就白折腾了吗?
南关村的关源秀才,心知这些人误会了。
赶紧起身,先冲苏飞云拱手一记,这才开口道:
“大家别误会,苏老的意思是你门其中肯定有的孩子念过书。念过书的按照程度分班,就不用占启蒙班的名额了。”
经过关源这么一解释,刚才还悬着心的人,顿时松了口气。
原来,是这么个意思,他们还真误会了。
苏飞云见自己的话被人误解,现在又被后生圆回来,满意的点点头。
林素站在一侧不显眼的位置,也对这个关源很满意。
韩澈指着简华坐的位置,轻声道:
“有念过书的孩子,现在就去那边排队。”
话落,只有五个孩子,在爹娘的陪伴下过去。
林素见到这一幕,嘴角狠抽,庆幸自己盖学堂盖的及时。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么多的孩子,目测差不多得一百来号人,就五个,这也……
苏飞云看了眼情况,清了下嗓子,说:
“现在,开始报名。大家都把户籍准备好了,按照先前说的,每家只有一个孩子能过来念书。”
不到辰时就开始报名了。
客栈都伙计维持秩序,厨娘也不闲着,把烧好晾凉的热水拿出来,又拿了一摞碗放在一旁。
五个念过书的孩子资质还行,但是基本功一般,所以直接都放在了启蒙班里。
按照学堂的规矩,如果两年时间升不到初级,那就自动退学,给其他孩子腾出地方。
一共就免费五年,你说要是占着名额混日子,那这糟蹋的不是他的时间,而是林素的心血。
报名还是很顺利的,基本上伙计这边看完户籍,韩澈跟连七还有黄雨他们做个记录,合格的就被放过去,重新登记。
大家分工明确,一上午就解决了一多半。
还有一些没有报上名,客栈还管了一顿饭。
为这,不少百姓都对客栈赞不绝口,因为他们是真的为百姓办实事……
第462章 乱认亲戚
吃过午饭,大家连休息的都没顾上,继续开始报名。
苏飞云跟简华彬亦然。
虽然林素劝他们要休息一下,可两位老爷子比较犟,说什么都不干。
下午又来了不少人过来报名。
整个北关村上下,分外热闹。
秋老虎,日头毒。
未时二刻,林素见夫子们一个一个嘴唇都干了,赶紧让后厨那边 准备绿豆汤。
刚刚秋收过, 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
足足熬了三大锅,糖也放的适量。
端出来放在一旁,大家随意喝。
黄雨跟红霞撑着绿豆汤,给夫子们一一送去。
第一天报名,人数不少,说好了是申时,但也忙到了酉时初。
最后孩子的名字填上后,关源笑呵呵的摸着孩子的脑袋,说:
“这位大嫂,孩子的名已经报完了,去那边那个书兜,下月别忘了过来上课。”
“哎,谢谢,谢谢。”妇人忙不迭道谢, 还不停要求自家孩子给磕头。
关源忙制止孩子跪下的举动,摇摇头,道:
“大嫂,你可这别这么客气。当初募捐,你也是捐了钱的,这是你们应该有的照顾。”
妇人一听这话,惭愧的轻咳缓解。
“什么捐钱啊,就是那天我买菜,剩了两个铜板。老早就听说北关村年年被淹,又不能干什么,就……就……”
“大嫂,几个铜板都不少,那份心最重要。”林素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轻声的说着。
妇人听到声音,扭头看着来人,忙点头哈腰的说:
“凌夫人好。”
林素把手里的布兜交给她,轻声又说:
“当初北关村修河堤,挖排水时,真正帮助的就那么几个人。像大嫂给的的确不多,但那个时候如果不是你们支持,朝廷也不知道。”
“如今,咱们是靠自己把该有的都争取过来,你也别觉得不好意思,应该的。”
“话是这么说,可是我这心里……”
“好了,天色不早,你们坐客栈马车回家吧。”说完,指着不远处连七赶着的马车。
“谢谢,谢谢凌夫人,谢谢凌夫人。”妇人不停的道谢,领着孩子走了。
那个布兜,就被小家伙紧紧抱在怀里,宛如什么稀世珍宝一般。
送走了他们母子,林素等人在大厅内吃饭。
夫子们也都在这边,没有走。
鉴于今天都情况,林素中午吃饭的时候就跟他们说了,这几日晚上就在客栈这边住。
吃过晚饭,关源等人跟着简华彬一起,把白天报名的人拢一拢,誊写在分班簿上。
既然没什么初级班,一切都按照启蒙来做,所以就掐三十个人名,这样比较方便。
第一天报名一共二十六十七人。
功德碑上,百姓的名字一共是四百三十一人。
也就是说,明天只有一百来个人过来报名。
大家对于这个数字,倒是觉得很满足。
至少不用像今天这般,忙忙碌碌,着急上火……
……
学堂报名的进度,有条不紊的进行。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可没想到这天上午,客栈来了个稀客——武昌县商会会长,刘建平。
他是来给自己的幼子报名!
这不是扯淡嘛,想也知道不可能。
商会的会长,还能差这点钱?
林素看着自己对面悠哉悠哉喝茶的男人,真想一巴掌乎过去,问问他脸皮可还有!
刘建平把茶杯放下,一脸轻松的开口说到:
“原本在下应该早过来的。不过凌夫人那会儿办事儿,在下正在外地谈生意,所以并不在武昌县……”
洋洋洒洒的一通长篇大论,说到底,就是再给自己解释,为什么当初募捐的时候,他没有出钱。
林素不傻,当然知道这通话里,水分很足。
但也没有打断他,就看他一个人表演。
“……说来惭愧,如果在下能早一点知道这个信儿,肯定第一时间会伸出援手,绝对不能袖手旁观。”
林素听了点点头,附和着道:
“刘爷说的没毛病,只不过这事儿已经过去了。至于刘爷说的报名的事儿……小妇人拙见,还请刘爷另择学堂吧。”
刘建平没想到她直接就拒绝,惊讶的蹙眉,按捺着内心不爽,道:
“凌夫人,你这学堂建起,县里的学堂哪个能比得上?虽考评优你这占了五个,其余三个也都名次不差。”
“简老跟飞云先生又都在你这,在下不认为犬子去别的学堂会好。凌夫人,你这慕宿客栈日渐扩大,进商会也是时间问题吧。”
刘建平点到为止的话,让林素轻蔑的上扬嘴角。
为什么这些商会的人总是认为自己很牛皮、很被别人需要呢?
轻叹口气,林素交叠着腿,单手托腮略显无奈的说:
“刘爷,咱们都是聪明人,聪明人说话最省事儿。我这学堂是给上不起学校的孩子建的。”
“免束脩五年,不是说说而已,我这是需要成本的。说白了,那些夫子们的辛苦钱,我得自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