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就说明教女有方,她自己乖顺,我顶多提醒一下便是。”
“那也很不错啦。”林素轻声地附和。
黄雨推门进来,把泡好的茶放下,说:
“谢爷,现在上饭菜还是再等等?”
“等等吧,不饿呢。”谢家平摇摇头。
张氏看着林素,也轻声地说:
“不用准备饭菜,在家吃完过来的。顶多夜半吃顿饺子。”
林素闻言点头,看着黄雨,说:
“去那些瓜子、糖块、点心,再把蜜桔也拿来一些,算是个新鲜货,哥跟嫂子都别嫌弃。”
“这冬天吃蜜桔很不错了,哪有嫌弃的道理。”张氏恬静的说着。
林素见差不多了,看着谢家平道:
“哥,我楼下还忙着,我先去忙会儿。你们有需要就说,别客气。等到时候一起去山上,我也去凑个热闹。”
“那行,妹子你先忙,一会儿咱们再说。”
“好。”林素说完,冲张氏、谢雨蓉微微颔首,转身出去了。
门关上后,谢雨蓉把荷包里的东西倒出来。
“嘶——”
小丫头倒抽了口凉气,没想到会是一对赤金镶东珠的耳坠。
见过世面,知道平日父亲的朋友给的压岁钱不少。
可给这样收拾的,这算是第一次。
谢家平夫妇闻声扭头,看着女儿手里的东西,互相看了一眼。
张氏抿唇,担忧的说:
“平哥,这是不是……太贵重了?”
谢家平也觉得贵,但想想林素现在的身份,轻笑着摇摇头,说:
“不贵。我曾跟你说过,她在原昌县自掏腰包修路,宫里赏了不老少。不然,你以为这进宫的玩意儿,她怎么会有?”
张氏听了,拿起女儿手里的耳坠,轻叹口气,说:
“果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当初你跟我说的时候,他们两口子只是卖卤煮的小摊贩吧。”
“不是,那会儿只是老农。”谢家平摇头说着。“我第一次认识他们的时候,两口子刚成亲没多久,去买家里用的东西。”
“这样啊。”张氏点点头,倒茶出来喝了一口,挑眉说,“夫君,你尝尝这茶,这是什么啊?”
谢家平闻言伸手,拿起一杯品了品,轻声地回答:
“是敬亭绿雪。”
“哦,那我就没品错。”张氏说完看着茶,不禁碰了下丈夫,道,“夫君,咱们来啥都没拿,人家给了这么好的地方,还有茶叶。”
“对了,还有咱闺女,你看那坠子,不少钱呢。要不……咱让车夫回去取点东西?这么平白拿人家的,我心里过意不去啊。”
谢家平岂能好受。
刚才林素那话里,很明显说了这次不要他们银两。
可刚才楼下贴着的东西他看到了。
所有价格,全部上调三十个铜板。三十个铜板不多,但他们不要钱,这得亏多少?
都是做生意的,他心里还是过意不去。
想了下,摇摇头,说:
“取了反倒不好。要不走之前你邀请她去咱家,到时候你备些东西,吃顿饭,咋样?”
“嗯,这个法子好,就这么办吧。蓉儿,娘到时候忘了,你记得提醒一下。”
“知道了,娘。”
话落没多久,蒋菊推门进来,把刚刚林素让黄雨拿的东西放下。
她不认识张氏,但是跟谢家平关系还不错。
到底后厨总跟他们杂货铺,打交道多。
谢家平一看来人是蒋菊,轻声的道:
“哟,是广成家的啊。过年好啊!”
“谢爷过年好。”蒋菊笑眯眯的回应。
东西一一放好,指着小坛子,又说:
“谢爷、谢夫人,这是咱们客栈秋下自己蒸的罐头。用山里的野果子,酸酸甜甜的很好吃。东家说,让给你们拿来一坛子尝尝鲜。”
说着,俯首,靠近张氏轻声的又说:
“这是凌家商队拿进宫的东西。外面都吃不到。”
“真的?”张氏惊讶,随后从袖口掏出个荷包,塞给她,说,“过年了,一点心思,夫人别嫌少。”
“哎哟,哪担得起夫人这声‘夫人’啊。”蒋菊想要推辞,奈何张氏紧紧握着她的手,没有机会。
哦,这就是大户人家给的赏钱吧。
“给孩子买糖吃,别嫌弃。”
“那我就替娃儿谢谢夫人了。夫人、谢爷,你们歇着,外面还忙呢。好几家都来了,听说县太爷也要过来。”蒋菊说着,转身出去了。
张氏把坛子打开,用勺子舀了些放在往里,瞅着谢家平,说:
“夫君,过来尝尝吧,说是送进宫的东西。”
谢家平闻言跟闺女一起过来,每人拿了一小碗。
谢雨蓉吃了一口,酸酸甜甜的,味道很喜欢。
“爹,这个好吃啊,咱们家怎么没有卖的?”
谢家平咽下嘴里的山里红,瞅着她摇摇头,说:
“没听你娘说吗,这是送进宫的东西。”
“哎哟,这姑姑还挺厉害,我挺喜欢她的。”谢雨蓉说完,看着父亲又道,“爹,咱能多住两天吗?我觉得这房间挺好。”
“以后有机会的吧。明儿爹还有事儿呢。”说到这儿,谢家平表情严肃的又道,“县太爷要来,二小姐肯定也来。到时候你收敛点儿,别跟她呛。”
“怕啥,咱家京里有人,我才不理她呢。爹,你不知道她多烦人,总是拿县令千金的身份压我。”
女娃嘛,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都有点儿攀比、不服气的性子。
张氏瞅着闺女的样子,放下碗说:
“蓉儿,不得任性,听你爹的。就算京里有人,大过年的拌嘴,不顺当。”
“哦,我知道了,娘。”谢雨蓉听劝,见母亲这么说,忙不迭点头,继续吃东西。
屋子里安静下来,外面走廊内就热闹起来了。
什么“赵爷”、“李爷”、“童爷”……
谢家平没听到一个姓,面上的脸色都不是很好。
毕竟这么多人,大家一起抢头香,困难还是很大的……
第367章 你不觉得奇怪吗?
陆陆续续上人,原本应该放假的客栈,再次忙活起来。
好在大家抢在来人之前,把饺子包好。
整整十五盖帘的饺子,足够这些人夜半要的。
戴荃跟五乐都没有走,后来反而把戴亮夫妇跟江淑莲都喊了来。
大壮也跟着回来了,被赵英豪带去了楼上的大床房。
自从他大哥过来之后,他就在房里没再露面。
看的出来,哥俩关系很不好,剑拔弩张。
如果不是因为在客栈,如果不是因为赵英豪顾忌客栈生意,估计两个人早就吵起来了。
连七、黄雨等人充当着伙计、厨娘。厨房的那些厨娘,并没有把他们喊回来。
端茶送水、送糕点、送瓜子……
这些活儿,全都有段月媳妇儿跟蒋菊、叶长林他们来做。
连七、黄雨他们全都靠边。
既然林素都说了,赏钱他们自己留着,这三个人肯定不会去争。
那点银子,他们三个还是看不上的。
林素就坐在一楼大堂,对每一个过来的人,做到心中有数。
到底是年三十儿,真要是有个拌嘴啥的,多晦气。
半个时辰后,楼上算是安顿下来了。
大家都稍事休息,等亥时左右在上山。
回来在吃饺子,正好。
蒋菊、段月媳妇儿等人也都忙好了,几个人互相使了个眼色,然后去了会议室。
林素见没什么事儿,也凑热闹的过去了。
他们几个见到林素,倒也没拘谨。叶长林笑呵呵地说:
“东家,我们看看收了多少银子。”
“行,快看看,我也瞅瞅。”说着,随手拿了个凳子坐下又道,“我爱凑热闹。”
“呵呵……”
“噗嗤——”
“咳咳……”
几个人笑的笑,呛着的呛着,但是手上的活儿没断。
各自占着一块地方,将几个荷包里的东西倒出来。
最多的就是铜板,也就那几个是有零散银子的。
拿的最多的就是蒋菊,加吧加吧差不多四两银子。里面有谢家平的媳妇儿给的二两银子。
最少的是段月,他连一两银子都不到,就几十个铜板。但她媳妇儿多,小二两银子。
段月把铜板交给媳妇儿,摇摇头,说:
“我还以为鞣明镇的童爷能多给点儿呢,就二十个铜板,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