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哑巴大夫的极品妻(52)

给自己做好了心里建设,第二天早上再见宋良,华桑就硬气了很多,宋良看她一眼,她就看他好几眼。

“你怎么了?”被她直勾勾的眼神看的有些莫名其妙宋良忍不住比划道。

被宋良一问,华桑才觉得自己这样好像一副智障的样子,忙收回眼神,“没事,我就是想问你,需要带什么东西吗?”

“不需要,带些银子就行了。”

说起来,现在华桑也算是小有资产了,两次卖衣服一共有六十两,再加上之前当首饰以及宋良给的,除去花去的,竟然也还有七十两,华桑想了想到地方肯定要花很多钱,于是装了四十两准备带着,“这些够不够?”:

“不需要这么多,五两都花不完。”

自己两次就赚了六十两的华桑忘记了宋良攒了很久也只不过十两的家底,虽然疑惑,但是华桑还是又拿出三十两,以防万一,还是多带了五两银子。

第四十五章

等早上, 一家人收拾好, 太阳已经差不多半挂在空中了, 赶到村头的时候, 就看见只有宋池一人站在那里, 旁边停着一辆马车,一辆驴车。

宋池看了一眼老宅的方向, 怕华桑等的着急, 看着华桑宋良说道:“娘她们一会儿就来, 咱们先等一会儿吧。”

华桑点了点头, 拉着宋怀扬找了个偏僻的地方站着。

村头是夏天很多村民纳凉的地方, 因是连续租了两辆车,所以引起了不少人在一旁围观,兰花节虽然是个节日, 但是其主要热闹的地方是在镇上, 而且是在晚上,来去路途遥远,所以不少人虽然知道, 但是因为去一趟免不得要花些钱,对于不少家庭来说,这是一笔没有必要的花费,所以不少家庭并不会参与, 有些村民更是从未去过。

“你们家这是去哪啊?还租了两辆车,真是有钱。”有些人忍不住好奇,问了宋池。

这话问的略有些酸, 华桑抬头一看,果然是老熟人,正是刚来的林苗母女二人,问话的可不就是林苗。

话说两家都已经闹到这个地步,虽然外人不知道,但是应该默认彼此之间有了过节,这人现在倒像是无事发生过一般。

因着人多,宋池也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下她面子,于是冷淡的回答道:“出去办点事。”

偏偏林苗就是不自觉,还继续追问:“办什么事儿,还需要一家人都去,还租两辆车?”

经过上次之后,林苗越发变得偏执疯狂,仿佛就是之前的姜芸娘,说话不是嘲讽就是阴阳怪气的。

听完这话,不仅宋池,连宋良都不禁皱了皱眉头。

不是华桑爱闹事,是这人忒爱找事,华桑拉着宋怀扬走到宋池旁边,笑意盈盈的说:“哟,这不是林苗吗自从上次一事,这有段时间没见了。”

华桑来的时候没怎么说话,又刻意找个不惹眼的地方站着,所以林苗母女来的时候并没有看见她。

华桑这话提到了上次的事,隐隐有威胁之意,并不是她不会说话,而是华桑有意想戳林苗的肺管子,她被人轻薄,她并不会幸灾乐祸,反而多有同情,因为这个时代女性是确确实实的弱者,但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挑事,就怪不得她了。

看见华桑,林苗的气焰明显弱了下去,看来上次对她的警告还是有用的。

听到华桑提到上次的事儿,宋良忍不住拉了拉她的胳膊,示意她别冲动,宋池也是一脸的紧张,生怕华桑一时冲动,把那事说了出去。

看看,这就是宋家人的修养,怎么还就好意思逮着人家使劲欺负呢。

华桑冲宋良眨了眨眼,笑着说:“放心,我有分寸。”

宋良微微有些脸红,遂不再阻止她。

看着宋良拉了一下华桑,林苗虽然虽华桑有些惧意,但这么多人,她还敢对自己怎么样?这样一想,又忍不住说道:“我问问怎么了?”

虽然确实如她想的那般,这么多人在,自己不会对她怎么样,但论起打人,怼人她也同样在行,“你问问不会怎么样,但我们就是不想告诉你!你又能奈我何?”

“你!”林苗又忍不住想抬手指人,迫于上次华桑的警告,最终放下。

“怎么?你羡慕、嫉妒、恨啊?”看她一时无话,又温和的说:“小姑娘,姐姐告诉你,做人啊,自己的事情管好就行,不要老是对被人家的事感兴趣,对你没有什么好处。”

华桑这后半句话说的温和,像是一个过来人对后辈的谆谆教诲,但就是这样才更让林苗气到无以复加,谁都可以对自己说这番话,唯独她姜芸娘不行,她自己又是个什么东西,凭什么来教育她。

教诲?华桑表示她才不会吃饱了撑的去教诲她,她没有那个闲工夫,说那句话纯粹就是恶心林苗的,看她那副气到扭曲的脸,华桑表示效果不错。

许是被华桑这番话恶心的狠了,直到老太太一行人来,林苗母女都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站着那里瞪视着华桑,当然这对华桑来说,无关痛痒,随她去。

马车相对驴车来说,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所以是老太太,王梨,华桑还有两个孩子坐在里面,另外的驴车则就是给三个大男人坐的了。

老太太虽然年纪大了,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很是不错,一路上靠在王梨准备的垫子上,笑眯眯的听两个孩子说话,时不时的露出慈祥的笑容。

“昨天你嫂子从你那里拿的鸡蛋,味道很不错。”老太太听着听着,忽然转过头跟华桑说了一句。

“做法也简单,我已经教给大嫂了,回头您要是想吃,就和大嫂或者是我说一声,我们还给您做。”

老太太闻言点了点头,便靠在一旁闭目养神了,不知老太太是专门说这一句夸她,还是别有深意,华桑不自觉的看了一眼坐在老太太旁边的王梨。

王梨笑着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多想,然后才小声的说:“老太太一贯喜欢吃有味的东西,但是辣的又不能吃,你做的鸡蛋确实得了她喜欢,昨天吃了两个呢。”

华桑这才放心,看着老太太,忍不住心想:原来老太太也是吃货一枚呀。

兰花节的举办地方并不是华桑以往去的那条街上,而是泰宁寺山下的一条路,平时这条路就是一条普通的路,甚至除了要上寺里拜佛的人,少有人走,但是到了兰花节这一天,道路的两旁摆满了小摊,卖着平时看得到的,看不到的,比镇上最繁华的那条街还要热闹。

马车经过那条路的时候,华桑观察到路上已经陆陆续续被摊贩占满了,并且还有人挑着装满东西的担子,在寻找未被人占的空位。

等到泰宁寺,太阳已经高高的挂在空中了,到了寺中,便被一小僧引去吃斋饭。

这斋饭虽然都是素食,谈不上多好吃,但似乎是因为是受佛门净地的熏陶,连饭菜那极为清淡的涩苦都仿佛带了点禅意。

老太太吃完之后,放下碗筷,询问一旁等着的小僧:“不知静听主持现在是否有空?”

那小僧双手合十,回道:“主持已等候多时,请施主随我来。”

老太太遂起身,那小僧又对剩下的人说:“诸位施主可同去。”

华桑本来还想去看一看后山的那条河,现在听说要一起去,只好起身跟着。

一行人跟着那小僧走,走了没多久便停在一寺院的门口,那门口站着一位僧人,年纪和老太太差不多,看上去慈眉善目的,只是那眉毛长的很长,已经到了腮边,华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应该就是老太太口中的主持了。

果然老太太上前笑着说:“静听主持,别来无恙啊”

那主持双手合十,微微倾身,说道:“阿弥陀佛,一别经年,施主可还安好?”

“一切顺遂安康,多谢主持挂念。”老太太说完便把宋怀轩和宋怀扬拉到面前,笑叹道::“只是,数年不见,我连孙子都已经这么大了。”

那主持看了一眼两个孩子,笑着点了点头。

静听主持与宋哲,也就是宋良的爹爹是少年好友,苏颖与他也认识多年,虽然后来静听出家,却一直没有断了来往。

宋家三兄弟小的时候,每年都会跟随大人来泰宁寺,所以宋良等人对主持即便多年未见,但是并不陌生。

那主持看完宋怀轩宋怀扬两个人,又把目光转向老太太后面,看到华桑的时候,忽然目光一顿,转头问道:“这位施主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