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费劲心思收少司命神音为徒,只是想,避免与东皇太一结下师徒之情。
可惜,天道之下,皆为蝼蚁。
天命注定。
当初仙魔大战玉帝昊天与妖皇帝俊,争夺万物之主。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生灵涂炭,一片荒芜。
那次大战,昊天得胜,帝俊陨落。
东皇太一,身为帝俊弟弟在那次大战中身陨。
战争,不过是一场站队游戏,大家立场不同,没有什么对错可言。
太一当年帮帝俊挡下数万天兵,以一斩万,在天界失守后怀抱东皇钟而逝。天道却认可他对兄长帝俊手足之情。
六道循环,下一世太一会成为昊天座下弟子,来化解数万会年前的冤孽。
昊天不想,硬是扭曲因果。
收少司命神音下凡投胎肉身‘安逸’为徒弟,无字天书唯有抹杀安逸的存在,纠正因果。
安逸的死,可以说是昊天一手造成。
无字天书里,玉帝昊天名下弟子‘萧皓月’名字再次消失,继而显示:太一道君。
伏羲望一眼掌心五行八卦。
寻找,别人身上的缺陷与过错,很容易;人最难,认识自己身上缺陷,去正视不退缩。
对自我所犯罪恶,进行忏悔,绝对的真实。
把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完全暴露出来,最直接的动机和意图。
人性本善,罪恶的人世充满污浊之气,很容易使人变坏。
蓝神乐虚荣心作祟,娶了高贵美丽有富有的女人,公主。
他拥有才华、英俊儒雅容貌、风凌第一才俊的头衔、皇帝御赐司天监官职、无数女人爱慕的眼神……
他原本只是一个外在的君子,本质上又与一般男人没有区别。为自己才华沾沾自喜的同时,难以启齿遭妻子外遇出轨,他内心想要孽障死。
他怨恨,如此真实。
他在自相矛盾,自我怨恨,自虐一番之后,选择与公主凌霜降结束婚姻,虽然不甘心他最终也未曾伤害公主,蓝神乐成为一个正真的君子。
良知,众目睽睽的见证人。
蓝神乐内心,纯粹真实善意美德的见证人。
“大司命,回来了。”伏羲话语刚落,蓝神乐就从仙界远处慢慢走来。
《九歌大司命》记载;
大司命乃是掌管人寿夭之神,督察人心善恶、握有生杀大权。随着记忆纷纷接踵而至,蓝神乐清俊眼眸褪去青涩,慢慢变得威严、神秘。比起主管人子嗣,亲切、令人爱戴的少司命,大司命显得冷然,令人敬畏。
老而不死,曰:神。
所谓神仙,不过是一帮老而不死的人。
他们灵魂会不断重生,记忆是普通凡人数千乃至数万会年叠加。
大司命神乐,他敛了敛衣袖,他撇见无字天书上安逸名字消失,若有若无望了昊天一眼,
复又望向下界水镜,才缓缓说道:
“有些人很奇怪,目光敏锐,总是在寻找,他的眼睛只会向前看,经常忽视身后。
因为对他来说,路只有一条,既然选择走在这条路上,便不能回顾过去。以此,别人只看见他得到的,从不问他失去了什么。时间一长,失去的东西多了,感觉也就麻木了,不会为任何事物而动感情。
只有等到一无所有,他才会有所触动,去察觉自己失去了一些最为重要,无可挽回的……心意。
而太一,恰好是这种人。”
以此,他才很担心,此次下凡历练,不过是他心生忧虑,一脚被昊天揣下凡间的少司命神音是否能困住东皇太一,前去帮寸。他能继承安逸神格缘由,大司命神乐与少司命神音是二元神。
神音是他妹妹,风凌大陆唯有蓝神乐能召唤出安逸。
无字天书里写道:大司命,神乐归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上苍看待万物是一样的,并没有对谁特别好,也无谓对谁特别恶。而风凌大陆,不过是天界紫府里,一盘揣测道心,棋盘而已。
每个人,都是其中一颗棋子;
而若,想左右局势,首先必须成为一颗棋子。
一颗,最重要的,棋子。
而那棋盘上最重要的棋子,不再甘心被利用,选择自我消亡。她的死,把原本由昊天与伏羲掌控的三界命盘上的命运,归还给棋盘里的所有人。
众生的命运,由自己决定!
那颗,最重要的棋子,落下时。
棋局里,众人所拥有,自由的意志与选择,会让天道得到感知,一切尘埃落定。
端坐在天庭的神仙们,最后望了一眼镜花水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女娲首个起身,拿走木名牌上,霜降仙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玉帝昊天勉强收起无字天书里萧皓月木名牌,浮现太一道君。
“人生无常,难以圆满。”大司命神乐蹙眉,望着无字天书安逸名字消失,若有所思。
“镜花水月,皆为虚妄。”伏羲拿出五行八卦,屈指一算,把卜卦扔入水镜。伏羲瞥一眼风祈音在水镜中影像,他还需磨练。
佛曰:“凡有所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一切的形像,都是虚无的妄念,只有发现生活里假象的那一刻,你才会意识到,真正可以把握的,唯有‘此时、此刻’而已。
镜花水月,皆为虚妄。
众生若有所觉,应需活在当下。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对神明理解,老而不死的人,记忆长远,灵魂反复重生。此理解,更贴近古希腊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那帮神。
“凡有所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
☆、【题外话】卷一结束语
故事写道这里,卷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正式完结。
卷二开始。
卷一女主早死,但女主仍然作为绝对主角!她才是左右棋局的那个人,即使她早就死了,她把命运的选择权归还给所有人,局势却因为她的选择,得到逆转,男主翻盘了。
马丁·路德·金,曾经有一名言,“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
理想和希望,在现实里总会以悲剧收场,所以卷一里也不会例外,女主死,这是对现实的讽刺。但作者本人,真心渴望有像女主这样的人出现,她很傻,偶尔愚蠢,圣母的可以,她保留我们从孩童时代开始最纯粹的良知,为他人着想,她具有一切圣人高尚的美德,她的牺牲,是为了一切世人。这是作者对命运女神的理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逐渐习惯一场又一场的利益交换,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此,本文笔下的男性角色都具有此特征,他们十分习惯各种‘交换’,游刃有余,换而言之,内心十分麻木,缺少真实感情,他们每个,都很虚伪。只是表现在各种不同的方面,有的在感情,有的在事业,有的在道德……
为此,他们多多少少都很讨厌,觉得看到女主就十分碍眼,也包括男主(卷二里会详细说明),她某方面的特质,是对他们的挑衅,更深层的是在她身上看到自己所失去的一些东西,或真诚、或纯粹、或希望。
所以,卷二里女主只会更加艰难。既然大家喜欢看爱情,那作者就把‘爱情’写的犀利纯粹一点,可以说女主的感情线只有一条,但就连那唯一的一条,她也不一定能抓得住,所以,在与其他男性角色缺少感情线的情况下,彼此的相处会更有意思,他们觉对不会因为‘爱情’而谦让女主,踩压、打击、讽刺、对立,家常便饭,这样作者觉得,笔下的女主才会更有魅力。
说一点,题外话。
作者在仙侠系列中选择轻松幽默思辨的笔触写,只是出于内心的心虚,我一直担心‘哲学’两个字把大家吓跑了。
在读者的接受度上,辩论,是个在中国与西方哲学史上最有趣味的表现形式,所以开始在文案中点明,此文走说辩哲学路线。
在风格的契合程度上,此文最大缺陷源自大量西方化想法与西方哲学家出现,如柏拉图、尼采、叔本华、黑格尔等等。为了弥补不足,我想出的最好方法是让男女主角都成为穿越的现代人,从他们两个嘴巴里把西方化东西融入到东方。
所以,如果问男主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