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辩(41)

作者:罗莎蒙德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番邦意大利有句谚语‘善人不善办善事’,小师妹心存善念才会被你所害,她太圣母不善于办善事。

我信仰‘人道主义’,人的善良与仁爱是一种美德。

要知道,像风祈音这样的人需要TIAOJIAO。

在我们那里,杀人罪要判终身囚禁。

我为人比较仁慈,五十年。

坐牢是失去自由的一种方式,风祈音不需要坐牢,只是在未来五十年,无论你想要什么,欲望都无法得到满足。仙界大门关闭,你自然会有其他想做的事情,往后只要风祈音想要的,萧皓月都会一争到底,从把你困在这个世界开始。

放心,我会陪你。”

风祈音微微挑眉,瞥一眼《无字天书》消失的方向,无法成仙失落感稍纵即逝,仅仅只让他微微蹙眉,他生性狂妄自负,对世间众人总有些轻蔑,既然萧皓月愿意留下陪他玩,他也乐意之至。

“萧皓月明明有长生的机会,你几乎只要跨出那一步就可以成仙,为何要放弃?”风祈音从来不认为萧皓月是为了女人,亏欠与偿还,那不过是他掩饰的借口。他似乎更渴望一种东西,自由?那是什么?

“人对死亡未知的恐惧,长生不老对世间无数凡人充满诱惑。

或许,这正是上苍对我们的考验。

人的生命,还是需要有一个长度。

而我。

既不想知道自己何时会死,也不期待死期永远不会来到。如此,才会时刻保持对未来,未知事物的新鲜感。

活在当下。”

萧皓月从容的微笑,在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他才真切的感觉,他已经脱离死亡带给他恐惧与未知。

人,终须,活在当下。

生命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轮回,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强调,彼岸并不存在,只有此岸的轮回,永恒回归。

永恒循环、重现、回归。宇宙会不断,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循环,循环的次数不可理解,也无法预测,而宇宙本身又是均衡稳定。

若真是如此,灵魂也会不断循环,往复重生。

萧皓月做了两辈子的萧皓月,拥有前世记忆叠加,心理年龄超过两百岁,他并未感到轻松快乐。

他活得太久,久到能清晰辨别‘记忆’的各种特质。

有些记忆学起来不容易,学会了用起来也淋漓畅快,它也很容易被人学会,未曾有过独一无二的归属感。

那种记忆,叫做‘知识’。

另一种,貌不惊人。

经常被他们这种男人抛诸脑后,自认为从未刻意记得。

只是。

在多年后偶尔想起,依旧恍如昨日,清晰可见。

那种记忆,不会因长久时间而变得暗淡无光,它反倒更像一面铜镜,随着岁月不断擦拭,时光洗涤,筛检后,变得越发明光可鉴。

那种记忆,更像,一个女人。

萧皓月微微眯起眼睛,耳边清楚听到仙界大门缓缓闭合声音,内心一片宁静。

世上无新鲜事物。

柏拉图认为一切知识只不过是回忆。知道越多,也越觉得自己无知。想要对世间有全新认识,不如遗忘所有一切。

萧皓月他神色淡漠,喃喃自语道:

“□□与灵魂的二元论,□□会腐朽,肉身不过是一堆碎肉的机械组合;而灵魂,非物质、非物理,灵魂是思维的存在形式。灵魂作为思维的载体,独一无二的存在。

倘若,灵魂真的会永存于世……那么,下辈子,我要改名换姓,从萧皓月这个名字里,解脱出来。

来世,重新开始。”

“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重新开始。”

风祈音冰冷打断他:“我只相信目标。最高境界的表演,是将自己的脸变成面具,天底下名副其实的人少,徒有其表的人就更多了。

世人,就是吃这一套。

下一世,我又怎么会失败?

只要我的表演足够真实,你又怎么来辨别我的真假?”

萧皓月自嘲般的轻笑,看来他也得说一串墓志铭。

他眯着眼眸了望天界无限苍穹,那里的观众从来不会少,他们又看清楚什么?看懂了他的人生?

太可笑了。

只有他知道,这一世,为何而活,下一世,又要成为,何种模样。

他比这里人多了一世记忆,而所谓一世记忆,不过是知道究竟怎么一回事的一堆知识。而最为接近本质的,究竟是什么?

知识、观念、理性、规则,就是全部?蓝神乐在说出那句‘我不需要’时,他所感到遗憾的,又是什么?

完整的人生里,人需要有情感、伤痛、后悔,以及……

爱。

爱是一份独属于自己的回忆,别人无法取代的情感体验,无论曾经拥有或已经失去,都会构成他完整不留遗憾的人生。

他举目望向苍穹,微笑说道:

“倘若时光已逝,我将祝贺自己,以沉默,以思念,缅怀过去。

而过去的,始终只是过去,并不能给未来带来希望。

来世,希望,像风那般无所束缚。成为一个,风流之人。

如风那般,向前走,风不会停,也不多想,一言一动,亦真亦幻。

像风一样,穿越繁华浮世、纸醉金迷,时间回溯里,获得……灵魂的……

自由。”

作者有话要说:二十九章,卷一中最重要的章节!代表卷一里三位主要男性角色,他们内心层面最真实的东西。所以,作者修了不下二十遍,终于,这章修改好了。

☆、第十七章 镜花水月,皆为虚妄

生命是一场奇迹,我们都祈求上苍善待我们,不要总试探我们。

而人,唯有在面对艰难选择时,才能知道真实的自我,究竟呈现如何模样。

看清楚,真实自己,定义自我。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结构理论中提出,人心具有自我、本我、超我,三部分。

“本我”处于人潜意识里欲望,受意识遏抑;

“自我”人可以意识到,处理我们如何对待现实世界;

“超我”象征良知与内在道德判断,只有部分为人所意识。

如果说,遵从身体本能欲望所活着的人“本我”发达,那么神明就是从“自我”现实世界,过度到“超我”的道德世界的过程。

世上人,有好坏之分?

好人和坏人区别,只有一个人做的事情,好事、坏事。

凡尘世俗间里的人事总充满矛盾,吃着五谷杂粮,人免不了在害怕中与现实妥协,为自己考虑,是人自我保护,一种本能。

所谓人性与人心,人皆有私心,人皆有心生警觉,人心敏感又脆弱。

人总是在拥有的时候不珍惜,等得到恍然察觉,想要珍惜,东西却已经失去。

与其在无奈与恐惧中妥协,事后解除危机,内心又后悔不已,不如看清楚前方困顿重重铺满荆棘的道路,披荆斩棘。

直面困顿的勇气,至少无愧于心。而这种人所具有的精神,恰好是人类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转变时,孕育出时代精神。

真诚对待自己内心,会得到内心真正的安宁。

人可以为自己考虑,却不能只为自己考虑。

自私自利的人,只做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完全不考虑自身以外的其他人。

当人不再只顾自己得失,舍弃自身私欲,顾全别人感受。

修行,就已经开始。

修仙,即修心。

世界的统治者们,在收徒弟的时候,首先考虑是什么?

品行与资质。

一个人的品行要如何考验?

出生山野少男少女品行很单纯,他们的纯粹在于缺乏历练,见识太少。

此类人,禁不住后天诱惑。

当他们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会怎么样?

如果别人对他们不好,又会怎么样?

反社会人格出现。

例如,‘都是某某对不起我,我要逆天而行云云。’

神明收个徒弟,若后来,徒弟毁灭了世界,只能说,神明当得太失败了。

所以,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做,别人打我右脸,我把左脸伸去,让他打的职业?

世上最孤独的人最温柔,最痛苦的人笑容最灿烂。

因为他们能够感同生受,不想别人经历他们曾经的痛苦与选择。

神明的弟子必需理解凡人,他们曾是凡世间的一员。

他们背后都经历过凡人的痛苦,在荆棘道路上做出选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