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阙+番外(41)

冯英接受到了他偏转过来的目光,忙回道,“奴才遵命。”

恭亲王从掏出怀表看了眼,几近戌时,便道:“时候不早了,我先走。”

郁兮蹲膝送他转身,待那一席袍带翩然远去方回过头往院内走,见她一言不发,若有所思的样子,觅安问,“格格想什么呢?”

郁兮踏进廊下太监们点燃灯笼后散落的光影里,眼神迷离,“觅安你说,除了嫁人相夫教子,我还能干什么呢?”

觅安被问到了,没有合适的答案,只能逗趣说,“大概也就是用膳如厕打瞌睡了。”

无论哪一种,想想都足够乏味庸碌,想来是受到了方才恭亲王一番拷问的影响,她有了思索和探寻,他让她留京的时候,她心中有一霎的动摇,可是因为性别的限制,即便她拥有不输于他的能力和抱负,也没有和他一样可以用来施展的途径,终究难逃世俗的禁锢。

回想起那双眼睛,眼波里那一刻犹豫太浅太浅,他提出的条件尚不足以诱惑她,恭亲王悠缓的在甬道里踱步,周驿在后面跟着,一看就知道这是胸有成竹,心中有盘算的步态。

一个有脾气的人遭到回拒,没有流露出任何受挫的迹象,说明他有足够的耐心,在观望,在酝酿。遗留在敬和格格手里的那张地图,三年前恭亲王就着手在上面勾勾画画,三年后辽东落入他的囊中。

谋划一片辽阔的疆土需要三年的时长,谋划敬和格格一个窄细的人想必手到擒来。

“王爷,”周驿小心叫他一声,恭亲王不漏声色,他就制造声响去试探,“奴才觉得敬和格格有些不分好赖,辽东那地方偏僻,擤把鼻涕立马就给结成冰棱子了,天儿冷不说,吃的得玩的也没多少花样,留在京里多好,吃喝穿戴样样齐整,还有王爷照应,要是换做是奴才,说什么也不会白白放走这份福气。”

恭亲王气定神闲往景和门里迈,“人的心境是会发生变化的,当下的一时决定不了日后。”

听上去很有自信,周驿笑着符合,“王爷说的有道理,来日方长,说不定敬和格格哪天就改了主意了呢。”

来日方长,潜伏着无数的变数和可能,恭亲王迎着交泰殿门前的光亮走,心生浮想,名义上在养心殿理政是从今天开始,其实在皇帝病卧后,他就逐渐接手批复奏折。

政务繁重,日复一日,坚守职责并非难事,可难免会觉得枯燥,偶尔停歇下来,放松消遣的去处就是养心殿的院中,三希堂的书房里。灯烛明月下,还是他孤身一人的影子。

现在,他感到了氛围的变化,他知道宫里有片僻静的风水,有个安静的人,他到往,不失所望,满载动力而归。这让坐在桌案前朝五晚九,面对如山奏折的他,有了放松的退路。

所以他希望她可以长留在此,于是他在她心里埋下一颗质疑的种子,辽东贫瘠,京城富饶,等她在这里的土地上吸足养分,生根发芽,等她适应的同时心生留恋,也许就愿意留在宫里陪他了。

“可是之后呢?”周驿问,“如果敬和格格愿意留在宫里呢?王爷打算怎么安排?”

身为局外人他看透了恭亲王对敬和格格的欣赏和喜欢,可是这位王爷似乎还未真正察觉自己的内心,只道:“她都不见得会留下来,闲没事想那么远做什么。”

看来他的话并没有起到推动恭亲王觉醒的作用,周驿心说自己也太难了,罢了,感情上的时候,火候到了,当事人迟早也是会发现的。

正想着听恭亲王谈到了太极殿,“回去你派人去通告,等批完折子,今天晚上我来守夜。”

周驿暂停思索应是,归根结底他还是那个对国务心存诚敬的纯孝之人。

酉时三刻,景仁宫里聚满了前来昏省的后宫嫔妃,殿外有太监来通传:“回皇贵妃娘娘,承乾殿敬和格格来请您的安。”

云蝠万字玻璃围屏前的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抬了手道,“让她回吧,本宫不见。”

下首多双眼神错杂碰撞,珍妃乌雅氏嗤笑一声道:“娘娘拒了人家这是第几回了,可怜见儿的,让敬和格格天天儿撞得一鼻子灰,别给人脸上撞出道凹槽来。”

乌雅氏仗着自己膝下养育了三公主和礼亲王,所谓于宗社有功之人,说话总带着着些娇纵,不过知根知底的人都知道,礼亲王是个脓包王爷,不堪皇帝的栽培和期望,在宗室里不顶事。能撑腰的还是早些年嫁与外蒙乌苏里台,土谢图汗部中旗,作为邦交和亲的三公主文淑。

不过在宫里,这点荣耀就足够做她一辈子的炫耀的底气了,看热闹不嫌事大是这类人的专长。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我们这里文明城市验收

工作上牵扯太多要做的事情

不及给大家一一回复

谢谢大家支持!

第32章 二八

五公主的额娘惠妃郭佳氏出于好心的道, “娘娘不妨赏敬和格格一个面子, 好歹见上一面, 若日后被太后娘娘听到些什么风声,您面子上也不好过。”

皇贵妃护甲扣在杯口上, “本宫想见她就见, 不想见就不见, 若因为这件事逢人就告状, 那就休怪本宫打破脸, 伤耗感情了。”

惠妃口衔杯沿,低下头冷笑, 无不嘲讽的想,当初博尔济吉特氏是行了“跌跟头都能捡金条”的时运才攀上了恭亲王这位儿子,可惜是个井底的□□, 目光短浅之人,不愿花费真心在年幼的养子身上, 堪堪把母子亲情闹得隔辈又隔心,等恭亲王出息了,再回头补救, 无异于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恭亲王对待博尔济吉特氏不过是停留在面子上的和睦, 嫔妃们也不过是因为恭亲王的势力才对她皇贵妃的头衔保留着尊重,论出身论养育子嗣的功劳,后宫的女人谁还没有个仗腰的资本,谁又肯轻易服谁?

博尔济吉特氏傍身的资历虚假, 缥缈,偏她还爱拿出来抖威风,众妃忍得辛苦才没有揭穿她的脸面,她还真的相信了这种错觉,以为自己受享无上尊荣,甚至可以把任何人不放在眼中。

惠妃坎上杯盖道:“金亭羿在世的时候是嚣张跋扈了些,可说到底还不是皇上愿意给人家仗腰眼子,否则她哪里跳腾的起来?红颜薄命,天妒英才,说得可不就是这二位。多少年前的恩怨了,依我说早该放下了。这位敬和格格又没做错什么,何至于跟她过不去呢。”

珍妃呵地一声笑,“不枉是跟人淳懿贵妃同住过一个院的,当年衬着人家的风头捡了不少皇恩,如今还不忘给人家舔眼子,说好话呢!”

面对她的冷嘲热讽,惠妃反唇相讥,“要拿这话挑理,可别指望我会脸红。”说着甲套在下首年轻嫔妃们脸上划过,“我要是有人家金娘娘当初宠冠六宫的优待,在坐的各位姐妹我一一提携。没那个命,就别学长舌头娘儿们挑三窝四,跟个小辈人百般刁难,哪里来的脸!”

皇贵妃落下茶盅,冷眼相对,“惠妃这话是骂本宫气量窄了?”

“奴才不敢,”惠妃调出个笑脸,“这些话奴才是警醒自身用的,贵妃娘娘头疼您的,奴才管不着。”

看到博尔济吉特氏的护甲死死倒扣进宝座的扶手上,珍妃抿着茶,飞了个白眼无声讽笑。

几乎每次后宫人马齐聚,都会发生这样这样的情景,一位皇贵妃,两位妃,后宫权势最大的三个女人一台戏,虽不至于你死我活,却也是在真情实感,刀光剑影的争风夺势。

其他宫眷只是默默做壁上观,皇帝病重,堪忧的是她们的前途,口舌之间的争竞,对于她们来说毫无意义。这个时候的五公主,通常守在自己的角落里思考人生,她们的话一趟一趟从耳边经过,像聒噪的苍蝇。

争得口干舌燥,喝茶的间歇,殿内终于有了片刻的安静,但听后殿的夹道里传来稀疏的几句说笑声。内容听不清楚,却能分辨得出是男女声之间的对话。

珍妃不嫌热闹的劲头又上来了,皱眉道:“你们仔细听,这话里带着些膛音儿,听上去竟像是六爷的声嗓。”

五公主这时魂归附体了,坐直身子一听,笑道:“还真是六弟。”

珍妃瞥了眼皇贵妃,搭眼一笑,“这若真是六爷,那可就有意思了。”景仁宫正后方就是承乾宫,承乾宫里住着敬和格格,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