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叛道二周目+番外(24)

明琇憋笑道:“孔先生,敢问您知不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几个写法?”

书生:“你这妇人,我可不姓孔!”

半斤美酒下肚,明琇有些飘忽,站起来高声说道:“小女子不懂,请教诸位丈夫,何为文道?”

文章何以通天、何以为道?

这个问题吸引了大堂里许多文士的注意。只见那书生急躁地摇了摇扇子,回道:“文道乃修行之方式,写出好文便可以与天地文脉相通,引灵气入体,固化真元,提升境界!登峰造极境,在世为圣,死后飞升!”

这个世界的修仙者相信人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从人变成神仙的。

明琇道:“照这么说,那文道的终极目的不就是飞升吗?”

书生道:“这是自然!”

明琇又问:“那没有灵脉、不入道门的人,岂非没必要读书习文了?”

书生不屑:“庸人!没考虑过!”

就在这时,李青莲放下了酒壶,看向那书生,双眸宛若两颗浸了烈酒的明珠。他云淡风轻道:“我看不对,说反了。修文的目的不是提升境界,而是提升境界更能够让修士领悟到文道。不管修不修仙,都该读书。”

“说得轻巧,道友修文,难道不想提升境界吗?读书的目的,是想成为强中强、人上人,取之有道,未尝不可。”书生扇着扇子,摇头晃脑地说。

“读书修行第一在于修炼心性,清明正身,不为谣言所惑,不为胜负所扰。”他打了个酒嗝,“我是文修,也想提升境界,早日大乘;但哪怕有一日我金丹不再,一辈子都无缘修行,我也还会读书写诗。”

听到“金丹”二字,书生神情瞬间几变,又是震惊又是嫉妒,最后长眉倒竖,满脸的愤世嫉俗。“原来道友年纪轻轻,已有了金丹修为,说出这番话来,怕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想吾寒门苦读数十载,由是没有出身名门望族,没得名师教导,没得经书典籍,也没得灵药辅助,光是修炼到筑基境,吾就已拼尽全力。尔等、呵、尔等这些一出生就占尽便宜的世家子弟,反过头来又要说吾辈功利心强……噫吁嚱,世道不公,吾徒有俊才哉!”

作者有话要说:明琇:在文修盛行世界里,理科生的逆袭该提上日程了

李青莲:我只喜欢和吃辣的人做朋友♂

龙套书生:辣茴香豆吃不?

--

由于本文有文修设定,会有很多引用/化用经典文章/诗词的地方,都很明显,为了不影响阅读连贯性,就不在文后拖注解了

开文以来感受到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文丑无能,作者流下了老母亲般哽咽的眼泪...还是感谢看到这里的小可爱

第20章 《蜀都赋》6

书生似是流露了真情,眼眶一下子红了。他说起话来一股子“之乎者也”的酸气,自以为怀才不遇,生不知食客和伙计都将他的话,当成了一场茶余饭后的表演。

他看起来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头发白了大半,胡须稀稀拉拉的,目光定定的,看起来就像是钻进书里头看坏了眼睛。他似乎也感觉到了大家都在等着看他笑话,更倔强地挺直腰板,将眼睛瞪得圆圆的,嘴角向下撇,做出一副“悲壮”的表情,以展露骄矜和傲骨。

这就好像是台上的丑角最后摆出一个滑稽的姿势定格,惹得观众哄堂大笑。

李青莲可能全场是唯一一个没有笑的人。

他是一个天才的诗人。

而诗人,拥有与万事万物共情的能力。

他无意中流露出的某些神色,似乎戳中了书生心底自卑的那根弦。书生不去找那些嘲笑他的人讲道理,反倒走到李青莲面前,大声道:“吾寒窗苦读三十载,创下诗赋文章三千不止,可金丹仍遥遥无期。如今得见道友年纪轻轻便结成金丹……只叹天道不酬勤,又是何其不公!修习文道、读书万卷,仍抵不过天赋和门第。读书又有何用……又有何为?”

大家又都笑了。

唯有李青莲回道:“天道诚然不公。人一生下来,就有健康残疾、三六九等,有人灵根罕见,有人毫无仙缘,有人万众瞩目,有人籍籍无名。”

笑声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注目着这个似醉非醉的白衣少年。他举杯而饮,萧萧肃肃。“可难道只因不公平,就说读书无用吗?”

“若不知清圣浊贤、杜康陈王,那酒不过是又苦又辣的发酵水,如何能品得酒中逍遥?若不曾读过文章论辩,听得街头巷尾那每天不断的谣言岂非要人云亦云,成为他人的附庸?若没看过散文杂记,只当寰宇不外乎家门外方圆十里,哪里知道世间多得是瑰丽奇绝处?”

明琇也是头一回听到有人用这么浪漫的理由来解释读书的用处。谁都觉得这落魄书生滑稽好笑,只有他认真地回应。

那文修听得浑身颤抖,这么多年来,他已经形成了一套说服自己的逻辑。他宁愿相信是上天不公,是那些别人得到了而他没有得到的东西的错,至少他是受害者、是没有遇见伯乐的千里马。

“命……每个人都有命,上天给的。若不能踏破红尘,陆地飞仙,读书。任凭道友如何豪迈潇洒,又能奈这世道何、奈命途何?”

看到这人仍旧这般固执,换做明琇,绝对懒得再搭理他,任由他一辈子落魄下去好了。可她在心里又为李青莲抱不平:这文修算什么人,李青莲又是何等人物?李青莲真心实意地宽慰这文修,也得不到一句谢谢。哎,他这么古道热肠干嘛?

在埋怨人家古道热肠的同时,她没考虑到,要是他不仗义,这会儿她早就被人贩子拐到下等妓院去了。

李青莲对小二道:“拿笔来!”

众人不知他要干什么,皆屏息凝神。他摇摇晃晃地拿起笔,一把夺来书生手中的扇子。在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四句话……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书生捧着扇子,一激动扯断了一小簇胡须,“好诗!这竟是信笔而成……小郎君真乃神仙……神仙!”

墨迹未干。扇面上的题字突然发出金光,那些字投射在空中,形成重影,好像有了生命,在食府中洒下一片金光,后渐渐消散。

明琇第一次看到《文道仙途》中文修写文升级的场景发生在眼前,不由地啧啧称奇。

众人鸦雀无声。

过了一会儿,才有人平复了心情,问道:“仙郎这是突破了哪一重境界?”

李青莲看起来也挺意外,“大概是……元婴。”

紧接着,传来诸多碗筷落地的声音。

通常境界的提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金丹后阶到元婴必将经过比此前所有阶段更严苛的考验。李青莲显然也很惊讶,因为他先前已写过许多诗文,却没想到正好在写下这一篇后,厚积薄发,突破元婴。

书生捧着扇子疯疯癫癫地笑了起来,对李青莲道:“你跟吾来,吾有话同你说。”

明琇也跟了上去。只看见那书生神神秘秘地从怀里掏出一条布,上面模模糊糊地写着几行字。

“小郎君,这世道要变了。”

李青莲取来那条布一看,轻声念了出来:“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明琇听着这首诗似乎有些熟悉……

“其实……吾本无灵根,打从一出生,就断送了仙途。吾寒窗苦读三十余载,也不过混成一个乡村先生,教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识文断字。”书生顿了顿道,“只不过,三个月前,有一位心善的高人,赠了我一段伪灵根。”

伪灵根?灵根是天赐的,要是也能做伪,岂非天道失衡?是以李青莲并不相信他说的话。“你莫骗我。”

书生激动道:“是真的!这块布条就是那位高人走后留下的!这世道,真的要变了……从此以后,就连、就连九阙仙门也须得仰仗那位高人三分!”

李青莲道:“好,既然道友说自己被种植了一条灵根,那你倒说说,那人是如何做到的?”

书生回忆道:“那是一个暗室,吾看不清周围有什么东西,只听得周围有‘轰隆轰隆’声,也不知怎的,什么也没感觉到,就听高人说‘好了,灵根已经种好在你体内了’。”

人造灵根?明琇隐约记得这是明瑄在创作时为了砍大纲完结,腰斩的一个概念。事出诡异,明琇问:“那个人还说了什么?你快想想,把你能想到的任何细节都说出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