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要我当地主gl(119)

作者:方便面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过随着净觉三番四次都能看见宋玉延身上的光芒绽放得越来越强烈,她的内心也升起了一股不安——若宋玉延的来历与金光有关,那等金光到了一个界限时,宋玉延的身上又会发生何种变化?

宋玉延买完东西回来时,净觉也离去了,她没向唐枝打听他们说了什么,而是神秘兮兮地给她塞了一个小瓷瓶,“回去再打开来看!”

唐枝总觉得她的笑容背后似乎隐藏着什么阴谋,可知道她不会害自己,故而也就依她的,没有立刻打开。

一行人到晌午的时候便启程回慈溪县了,笋儿看见她们归来,内心高兴得很。她们不在家的日子里,虽然有唐浩根照顾他,可他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他上完学堂回来后,编竹编补贴家用,却发现没有人可以指点他;也没人会让他产生一种必须去做饭的危机感;夜晚更是无人敦促他去洗澡……可以说,这四天,他的日子过得是多无趣了!

然而看见宋玉延等人后,他便淡淡地道:“回来了?吃晚饭了没,我去做饭。”

唐枝微微一笑:“笋儿辛苦了。”

家里的黑犬也一直朝她摇尾巴,她蹲下来摸了摸黑犬的脑袋,笑道,“小黑看家也辛苦了。”

笋儿挑了挑眉毛,心里高兴得飞起,然而脸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你们都是妇人,这点事只能我来办了。”

他又斜了宋玉延一眼,“还有个比妇人更不能指望的。”

宋玉延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这四天里,看来你在家野得很呢!拿你这几日写得字出来我瞧瞧有没有进步,还有待会儿吃完晚饭后对墨义十条,有一条对不上,你就负责喂鸡、清理鸡粪一天,对不上多少条,便干这活多少天。”

笋儿:“……”

掌握经济大权的人惹不起,溜了溜了!

唐枝看着笋儿逃进厨房的身影,趁着唐叶回家了,而饼儿则累得回房休息,便亲了亲宋玉延抿紧的嘴唇,笑道:“你赢了竹雕的比赛,按照事先说好的约定,要给你杀只鸡。”

被唐枝这么一亲,宋玉延哪里还绷得住神情,当即便咧嘴笑了:“当日说的可不是吃鸡。”

唐枝娇嗔地瞪了她一眼,转身去整理她们在明州带回来的物件。

夜里,唐枝沐浴完回房,她看见摆在桌面上的小瓷瓶,想起宋玉延白天神秘兮兮的模样,便捻起它端详了片刻。

坐在床上,靠着墙看书的宋玉延见状,便扔了书,下了床道:“娘子打开来看一看?”

唐枝见她满怀期待的神情,实在是不忍,便顺着她的意打开了。只闻见一道扑鼻的清香从小瓷瓶的口子里蔓延出来,让她微微发怔。

“喜欢吗?”宋玉延问。

“这是面脂?”唐枝问。

“这是护手霜——也就是手药,涂抹于手上可令手软滑,冬天不开裂。我们自成亲以来我好像没给你买过什么礼物,所以今日看见了,便买了,希望你能喜欢。”

唐枝睫毛扑了扑,她道:“怎会没给我送过礼物呢?这满室的竹雕、弄影、蜡烛、纸、毛笔,哪样不是你送我的?而且这手药,还是你更加需要。”

宋玉延道:“来来去去都是这些物件,没个新意,我自个都看不下去。你快上手试试看。”

唐枝心里软软的,又暖暖的,她依言倒了点手药在手上,然后涂抹开来。抹完后,宋玉延凑过去闻了一下,笑道:“挺香的。”

“嗯!”唐枝对这带着甘松香的手药味道也很喜欢。

在她点完头之后,宋玉延笑得更加灿烂了,她道:“娘子,这手药,睡前涂抹,效果最好,你可不要洗了,浪费了。”

唐枝慢慢地察觉到她真正的用意了。

果不其然,便听见宋玉延道,“所以今夜,娘子的手能便动便别动了,让我来便好。”

唐枝:“……”

她朝宋玉延伸出了手。

宋玉延:“怎么了?”

唐枝:“将你卖竹雕的钱上交,我管账。”

看你日后还怎么乱花钱,买这些有的没的!

宋玉延:“……”

第84章 取表字

在竹雕切磋大会后没几日, 便陆陆续续地有人登门求购宋玉延的竹雕。虽然人数并不比以前刘绰在任时那么多, 可每一个前来的人不是明州有名的文人, 便是特别富的富户, 又或者是背景很深的官户。

文人更多的是想跟宋玉延探讨艺术, 而有钱的富户则一开口便是五千钱一件笔筒或者香筒,那些官户自然是想买她的竹雕装饰门面, 又或者拿去给家中在朝为官的家人, 送给他们的上峰。

因为宋玉延的雕刻技法彻底折服了那些来自越州的竹雕匠人,他们将宋玉延的名字带到了越州, 临近越州的杭州也听闻了她的名声。

加上以前杜衍在扬州一带为官, 他便时常向朋友介绍宋玉延的诗筒, 故而扬州的官吏、文人一听“宋录方”这名字, 立马便对应了起来。

也就一个多月, 宋录方的竹雕之名便传遍了江浙两地。

宋竹拿着他二哥的信来寻宋玉延, 道:“你的竹雕,连二哥都知道了, 还回信问我这是怎么一回事。”

宋玉延无辜地看着她十三叔:“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宋竹塞了几本书以及一封信给她:“二哥给你的书与信。”

宋玉延稍感意外, 毕竟她跟那位在她还没记事就离家去当官,且不怎么往来的族叔没什么往来,上次跟宋傅通信还是因为占城稻之事,而且信也是通过宋竹转交的,这次他竟然会亲自给自己写信了?

她将书放好,先看了一下信,信上大意是宋傅在汴京也听闻了她最近似乎在捣鼓许多东西, 他一方面希望她能好好读书,将来在官场上跟他碰头,另一方面又暗戳戳地打听棉花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宋傅早在试种以及举荐占城稻之后便入了皇帝的眼,故而早便调回朝廷当了个尚书左司郎中兼任侍御史知杂事。

他之前虽然为知州,但是这是派遣的职务,而他本来的官阶便只有六品。如今升为了从五品的尚书左司郎中,实际职务则是到御史台当个副职,也算是升了一级。

宋傅虽然有长辈的风范,端的一本正经的模样,不过宋玉延还是看出了他对棉花似乎颇为期待,而且也挺希望能再靠一点实际的东西提高政绩的。

宋玉延也不会认为他这么做很功利,相反,若是他没有一点野心和算计,那他又怎么当宋氏发展壮大的靠山呢?

她种植棉花肯定是要推广的,可是光靠她跟楼杲来推广也有难度,若是跟她的族叔合作,那么就是双赢的局面,她没道理不优先考虑族叔。

另外宋傅还提及他的好友举荐了杜衍,相信明年他又能挪一挪位子了。至于冯元,则升为大理寺评事了。

大理寺评事一般是状元的起点,冯元折腾了这么久才到状元的起点,说起来似乎没升什么职。然而他当年殿试的排名并不在前列,故而若非他提了一下占城稻,估计还得好些年才能升到这个位子来。

为此,他也想得很开,高兴地跟杜衍分享了这事,还让老家的人给宋玉延带去一些岭南的特产,也算是报答她当年肯跟自己的族叔搭线之恩了。

冯家在番禺本就是有底蕴的,加上冯元好歹是入朝为官,也算是光耀冯家门楣,冯家的人对他的话自然重视,正巧冯家有人要北上到汴京,便让人弄了些香料跟着沿海北上的船只到达明州,送给宋玉延。

宋玉延看见这一大箱七八种香料,吓了一跳,也不敢收。香料是外国货,而且朝廷规定外商只能卖给官府,市舶司的职责之一便是盯着这事。官府得到香料后便运到汴京等地,然后卖出高价……就等于两块钱的成本价,被卖出了两百块的感觉。

到广南的官吏往往都会私下买大量香料,然后等调任的时候便会带走这些香料,转手卖到别的地方。冯家有人在广南为官,他们能弄到这么多香料便一点也不奇怪了。

冯家的人执意要谢宋玉延,还提及了宋傅。

宋玉延一琢磨便明白了,冯家虽然有人在广南为官,可看样子也升不上去了,而且总不能看着冯家就这么没落了,那么希望便只能寄托在冯元的身上了。

如今宋傅升了官,前途还未可说,可此时的他却一定能带冯元一把,他们也希望能借此机会跟宋傅搭上关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