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的太监笑嘻嘻的问:“李大小姐的奏章是谁带来的?”
不知是福还是祸,中厚就要抢先站出来,中五阻止了他,外边该安排的都安排好了,如果真有祸事,他进去应对反而更好。
太监好奇的打量他一眼:“你跟我走吧,皇帝要见你。”
不是立刻抓起来,而是皇帝要见他,虽然见之后也会有两种结果,但是希望还是有一半。
这是好事。
中五松口气又深吸一口气。
中五第一次进皇宫,皇宫的富丽堂皇天下人皆知,只是他没有心情观赏,见皇帝啊,他只是一个下人,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中五深深的吸气,思索着怎么做到最好,不堕大都督的脸面,以及说服皇帝准许公子的承袭,他被带进了一间屋子,引来的太监笑嘻嘻的拒绝了他递给的钱,没有留下一句指导,只让他在这里等候。
皇宫里也乱乱的,就像大街上一样喧哗,宫女太监们跑着迎接皇帝和贵妃的归来,中五站在这间屋子对比之下格外的安静,安静让他局促不安,门被人推开了,一个胖乎乎的老太监擦着汗走进来:“好忙啊好忙啊,虽然没多远,来来回回也是让人忙乱啊。”
他似乎在等候中五的应和,但中五只是僵硬的站在原地。
老太监并没有嘲笑中五的拘谨,和善的笑了笑坐在椅子上,一面斟茶一面问:“你是李氏的人,叫什么名字?”
“中五。”中五俯身恭敬。
“这名字有意思,李都督给你起的?”老太监笑问。
中五应声是:“我们几个是逃难的孤儿,大都督在路上捡到赏我们一口饭吃,是我们的再生父母,便请大都督给我们重新起了名字。”
“李都督心善啊,对无亲无故的孤儿都能救一命。”老太监感叹,又道,“陛下刚回来忙又累,让老奴全海来见你。”
中五听到前一句心微微沉,听到后一句整个人一软跪倒在地,叩头:“如今李都督的子女成了孤儿,还请陛下垂怜。”
“李奉安的兄弟母亲都还在世呢。”全海道,“你可不能这么说。”
中五不起身:“至亲唯有父母。”砰砰叩头呜咽,“还望公公垂怜。”
全海笑了:“别哭了,老奴也是这么跟皇帝说的。”
大小姐赌对了!中五的眼泪莫名的涌出来声音变得更加含糊,说了句自己也听不清的话。
全海没有不满,笑意更浓:“怎么哭的更厉害了。”
中五跪行抓住全海的衣角:“公公,何止大小姐和公子成了孤儿可怜,我们这种人也孤苦无依了,心里难过啊。”
全海看着跪在脚下的年轻仆从,如同看着自己的孙儿一般慈祥:“大小姐和小公子还小可以哭,你都这么大了,可别哭了。”
中五跪着点头,声音依旧呜咽。
“陛下是李奉安的君父,李奉安不在了,他的子女君父自然要管。”全海道,“喏,拿去吧。”
拿去什么?中五身子微微颤抖抬起头。
全海手中握着一明黄卷轴:“陛下封李奉安长子李明玉为剑南道节度使,替父掌旌节,另委任益州都督理军政民生。”
他简单的说了圣旨的内容,向前一递。
“接旨吧。”
中五颤抖着双手稳稳的握住圣旨,重重的叩头:“谢陛下隆恩,谢公公大恩。”
全海又笑了:“谢我做什么,你去吧,朝廷明日就会公布此事,太忙了,我也不招待你了。”
中五跪着拦住全海:“公公,请让我们小公子进京来谢恩吧。”
节度使无诏不得离开守地。
全海想了想点头:“那就来一趟吧。”
中五心里咚咚的打鼓,外边的传言都是真的,现在的皇宫里,说话最做主的不是皇帝,是大太监全海。
他甚至不用请示就直接允诺了。
“公公也见见我们小公子。”中五感激道。
全海笑眯眯:“好啊,我也认认人。”
中五举着圣旨离开皇城从京城最繁华的街道上穿行而过,皇帝已经进了皇宫,街上围观的民众还未散去,大家都看到了这一幕,惊讶皇帝刚回宫就传了圣旨,惊讶这个举着圣旨的小民是什么人,更惊讶圣旨的内容是什么,掀起了新一轮的喧闹。
圣旨在手无人敢阻拦,中五穿过喧闹进了家门。
不用问不用说,看他的神情以及手里的东西,家里人都知道事情的结果,幸福来得太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庆祝。
“把好消息先告诉大小姐。”中五说道,这就是最大得庆祝。
好消息被即刻送出京城向李明楼而去,京城里也随之散开了。
正在送别晚宴上畅快痛饮得梁振听到消息,手里的酒洒了一身。
“是李奉安这个鬼从地下爬出来见皇帝了吗?”
第五十四章 见荒唐而不语
除了最能花言巧语的李奉安亲自来,谁能让皇帝做出这么荒唐的决定。
那个奏章梁振看过,是个人都只会觉得可笑荒唐。
皇帝怎么会准许了?
“皇帝也太荒唐了。”梁振将酒杯扔在桌子上。
酒桌上的人们都放下酒杯,这句话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接,骂李奉安好说,骂皇帝……或者该装作听不到。
“李奉安死了,我也赢不了他。”梁振脸上沟壑里满是丧气。
武鸦儿给他斟酒:“老大人,没有你,他怎能成?这次是他低头求你了。”
梁振看着重新被斟满的酒:“他是算计我,不是求我,这种荒唐的奏章为什么送到我面前,因为与他交好的人绝不会沾染这种荒唐事,也只有我这个仇人。”
对于仇人来说对手越可笑越荒唐越有利,不是麻烦是机会。
所以虽然明知这是激将,梁振还是毫不犹豫的接了。
“我的底气就是皇帝。”他端起酒杯,“一个黄口小儿怎么能手握旌节坐镇一方,提出这个建议的失心疯了,同意这个建议的也疯了。”
他没有喝酒,将酒杯举起倒在自己头上。
“小儿节度使,这大夏十节度使从此成笑话了。”
四周人慌忙起身劝阻,有夺酒杯的有拿着袖子胡乱的给擦头脸的。
梁振挥舞袖子指着天:“耻辱啊。”又伸手指着地,“李奉安,你死了,要大家都陪着你死,要大夏也陪着你死,你生前是个恶人,死后是个恶鬼,你不得好死。”
李奉安已经死了,没有办法再不得好死了。
“老大人醉了。”武鸦儿搀扶梁振,骂李奉安没事,再骂下去就该骂皇帝,这就不好了。
皇帝不是骂不得,以前在朝堂上有朝臣指着皇帝的鼻子骂,皇帝也不过是笑了笑,但正如梁振所说,现在皇帝很荒唐。
一个荒唐的皇帝就不好揣测了。
梁家的人也不敢再让梁振在这里喝酒,和武鸦儿一起将不肯走的梁振架回了卧房。
宴席未尽而散。
梁振的子孙要陪同武鸦儿等人继续饮酒:“你们来一次不易。”
卫军无令不得擅离,他们几个从漠北一路潜行,困难不仅是路途遥远。
武鸦儿推辞:“这件事引起很大震动,你们先忙去吧。”
梁振的子孙很满意武鸦儿的应对,梁振格外看重武鸦儿,在振武军将他从一个普通兵丁一路提拔,除了英勇善战,心思敏捷知进退也是很关键。
只是可惜了,提拔到一定级别后,就不单单以军功论了,还要有家世,这个武鸦儿身世不明,似乎是个孤儿。
梁振再爱才惜才也无能为力,他自己还功业未成身退呢。
但愿这个武鸦儿将来能有转运的时机。
梁振的子孙便将剩下的酒席摆到客房,让武鸦儿他们当作宵夜继续,武鸦儿没有再推辞。
梁家的主人离开,下人也被武鸦儿等人客气的送走,几个人说话便可以随意。
一个男人将一块肉放进嘴里嚼着,啧啧有声:“这李奉安还真是厉害。”
“这是我大夏第一个小儿节度使。”另一个男人哈哈笑,“不得不说,梁老大人真不是李奉安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