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武少夫人之所以被如此礼遇,除了她对沂州城的救恩大恩,还因为她是天子的使者,她手握六玺之首,皇帝之玺。
可见皇帝对她的倚重,也可见皇帝对昭王的态度,这是让她来给昭王送印信,是要让昭王承继大统了。
只可惜昭王他.....
其实昭王本可以不死,如果号召大家守城,叛军再凶猛,抵挡不了三天四天,一两天总可以吧,哪怕半天,武少夫人带着援兵就能到了,危机就解了。
可是昭王太仁善,宁愿舍身也要护住沂州的百姓。
想到这里,悲伤再次席卷王府外哭声震天,天不佑大夏,天不佑明君啊。
听着府外再次滔滔的哭声,李明楼回头看了眼,轻叹一口气。
“王爷对沂州民众几十年爱护仁善。”一个老者叹气说道,抬手擦了擦泪。
适才已经介绍,这位是沂州大族黄氏的族长,战事初起,沂州官府的人或者战死或者跑了,现在州城里由这些大族们主持。
李明楼已经走进府内,看着摆在殿前的一百多棺材,灯火下很是震撼,她已经听黄族长等人讲了昭王出城死战的过程,昭王原来是如此的勇武仁善。
听着黄族长等人讲述昭王,昭王怎么爱护民众,带着沂州的民众人出海经商,更鲜明的勾勒昭王其人,比起鲁王,昭王更是一个仁善明君。
想到鲁王,李明楼放在膝头的手握了握,项云是杀了李氏的罪魁祸首,鲁王也不可能无辜,项云敢对李氏灭族,必然是得到了鲁王的授意。
虽然从未见过鲁王,刘范姜亮也很少把鲁王当故事讲,但偶尔提到并没有什么赞誉,三言两语中有过无情畏怯多疑的点评。
要是昭王能活下来就好了,李氏的命运也就能改变了,李明楼看着昭王摆在正中的高大棺椁,只是可惜.......
她跪坐下来俯身将头埋在手掌里,天命不可违吗?不可违啊。
这女子又陷入了城外那种悲伤,黄族长等人停下说话,看着王府殿前的棺椁,亦是悲伤还有茫然,眨眼间大夏就乱了,接下来可怎么办?
再多的悲伤也不能让时间停止,黑夜一如既往过去,青光笼罩了沂州城。
沂州城推举的族长贤人们带着疲惫憔悴聚集商议。
“王爷不在了,叛军或者对沂州不再那么势在必得,但是没有了王爷,我们沂州任何一人都能来抢占。”
“官府官兵跑的跑死的死,皇帝死了,昭王也死了,不会有官府官兵再被分派给沂州了。”
“我们沂州富饶,世道乱了,王爷不在了,势必很多人都要抢占我们。”
黄族长敲了敲桌角打断了室内的议论,众人看向他。
“王爷临终前已经安顿好我们了。”他说道,“将沂州托付给武少夫人。”
屋内多数人当时也在昭王面前,听到了这句话,但多少还是有些疑虑,不知道这位武少夫人怎么样,更不知道武少夫人的丈夫武鸦儿怎么样,听说很凶的一个人.....
“族长爷爷。”一个年轻人跳进来,“不好了,武少夫人要走了。”
走?屋内的人们顿时惊慌,他们还在担心武少夫人抢占沂州城,没想到人竟然要走了。
诸人急忙涌来,李明楼面前已经有几个太监围着。
“少夫人,这是昭王府的库房。”一个老太监声音哽咽,托起一圈哗啦响的钥匙,“王爷让我们看守库房,等候新主人。”
昭王只身赴死,留下库房给叛军,希望他们能不去劫掠沂州城的民众,现在进来的不是叛军,那就用这些奇珍请她守护沂州民众吧,昭王泉下有知也必然是这种心意。
李明楼摇头:“我不是新主人。”
“武少夫人,您是啊。”黄族长忙道,“昭王临终前将沂州托付您,您忘了吗?”
“少夫人,您不能走啊。”
“少夫人,您不能舍弃我们。”
其他人也纷纷哽咽施礼挽留。
李明楼道:“我不是舍弃你们,我现在有紧急事,要先行一步,我会留下兵马守护沂州城。”
这样吗?黄族长等人犹豫。
“少夫人,昭王殿下的库房你先查点一下。”黄族长带着小心思道,“这是沂州城最重要的。”
也是最贵重的,里面有天下奇珍异宝,没有人不心动,没有人会舍弃它。
李明楼没有看他也没有看太监捧着钥匙一眼,只唤人来。
兵马还在城外,中五徐悦周献已经过来了,李明楼的视线停在周献身上:“周旅帅,沂州城交给你,一千兵马够不够?”
周献有些惊讶,不由看了中五一眼,再看李明楼:“我?”
李明楼点头:“我们现在要赶去宣武道,你守沂州,一千兵马够不够?”
周献道:“够当然够了,只是.....”
他的话没说完,李明楼听到够了就抬脚向前:“启程。”
中五应声是,方二拥簇李明楼疾步向外。
周献还想说什么,被黄族长等人涌过来挤开,这武少夫人是真的要走啊!不是欲迎还拒!
“少夫人,少夫人。”
随着这女子黑夜般的女子走出去,白色的沂州城涌动。
不管黄老族长的挽留还是周献的犹豫都没有能阻止李明楼,兵马整队疾驰而去,一众人只能在城门外遥望目送,神情有些茫然又有些不可置信。
“竟然有人听到昭王的奇珍宝库都不心动,也不去看一眼。”黄族长低声喃喃。
“她就把沂州城给我了?不是应该给中五吗?那才是她的自己人,怎么.....”另一边的周献也在喃喃,抓了抓头,“怎么好像把我当成自己人了?”
没有任何犹豫疑虑,这可是一座城,还有适才那几个老儿嘀咕的什么王爷宝库,王爷的宝库比范阳军藏在小镇子上的库房要大吧....
“她就不怕我拿给都将?”周献喃喃,旋即呸了声,叉腰纠正自己,“我当然要给都将,我可是都将的人。”
第九十一章 不期而遇
日光下兵马飞奔,忽而在大路上,忽而穿过树林,忽而踏过小溪,似乎是抄近路又似乎是慌不择路。
三四十个兵马越过一片荒地就看到一座村落,他们放慢了速度低声的交谈,犹豫要不要进去。
村口有一个村民拖着箩筐躲躲闪闪的走出来,一眼看到不远处的兵马顿时像兔子一样一跳,扔下箩筐就跑回去了。
不远处犹豫的兵马也顿时毫不犹豫像猎狗一般冲过来。
但当他们冲进村口的那一刻,兔子窝里射出了十几只箭,跑的最快的猎狗大叫着从马上翻下来。
顿时便有十几人丧生。
“有埋伏有埋伏。”
喊声四起,同时村子里奔出来十几人。
看到对方人数不多,这些兵马又添了勇气,拔出刀枪嚎叫着上前,双方战在了一起,人多的凶狠,人少的也凶狠,很快就将双方人数拉平,紧接着一方变成弱势,而此时外边又传来马蹄声。
这是一群白色的衣袍的人马,恍若夏日出游的闲人,但狠战的一方看到这一抹白色,气势溃散。
“是白袍兵!”
“白袍兵竟然也来了!”
“快走!”
溃散兵马并没有跑出太远,就被前后合围追击或者杀死或者用弓弩射死,一场厮杀结束,两方兵马相对。
“振武军?”为首的白袍兵问。
这边的兵马点头,抬手道声多谢,虽然分兵而行,但都经过泗水,那边白袍军留有堡寨驻守,为他们准备了粮草指点方向,也讲述了当时发生的事,这些已经在军中传开,所以互相知道对方。
两边兵马合拢,再看村落里躲躲闪闪向外窥探的村民。
“你们可以去沂州城。”一个振武军喊道,“叛军已经被击退了,那边安全了。”
村民们先前被他们逼迫出来当诱饵,原本是惧怕不信的,但看到他们是真的在打叛军,便将信将疑,更何况这些看起来很凶的兵马并没有劫掠他们。
说完这些振武军们没有再多余安抚,更没有护送村民,直接纵马离开,白袍军跟上询问:“昭王可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