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侯(13)

为什么呢?是时候还没到?

“姐姐。”

李明玉的声音从外边传来,人也随之进来,其他脚步嘈杂声则留在院门外。

“姐姐,我要回去了。”李明玉扑进李明楼的怀里。

比起在李老夫人怀里的撒娇,此时的语气要平淡很多,也真诚很多。

李明楼抚着他的头:“不要怕,剑南道是我们的家。”

李明玉点点头,仰着头看她:“姐姐你也不要怕,你有家,家里有我。”

李明楼眼泪滴落,只是被围布裹着看不到,死而复生能有这一刻也是值得了,但真的只求这一刻吗,当然不能。

“朝廷还没有新的任命,那些金矿盐矿都在你手里,你要多去见管吏们。”

“经营管理不需要你亲自来,账册你要开始学着看,不懂就问林芢。”

“兵马营里你也要去,你要在那里骑马学功夫,让严将军挑人教你,在兵士们面前学,不要怕丢人。”

李明楼语声轻轻缓缓叮嘱,让她的小弟掌家理事既示弱又扬威稳定人心。

李明玉在她怀里认真的聆听点头应是。

剑南道的兵事政事农事,吃穿用度衣食住行,话再多也叮嘱不尽。

“我会给你写信。”李明楼抚着李明玉的脸。

姐弟二人依依话别,李家里外车马涌涌,虽然已经中午,但并不能阻碍行程,既然要回剑南道就不需要再多住一晚,对于兵家来说,一晚之隔天地之差。

“六叔。”项九鼎走到门口,与向外走的项云相遇,忙唤道。

项云脚步不停向前:“你怎么还在这里,不是让你去城外等候?”

项九鼎随口道:“我看看有什么可帮忙的。”

项云没有说话,身边的随从们散开在前后,是拥簇也是隔离。

“玉公子竟然这么早要回去?是谁劝的他。”项九鼎道。

李家的人和元吉都愿意让李明玉回剑南道,家算什么,有了剑南道何处皆可以为家。

“李家的人想劝但不能,元吉不会劝。”项云道,“是大小姐。”

与他的猜测一样,项九鼎精神一振:“那大小姐也要启程了。”

项云停顿一下:“这个不知道。”

“元吉没有说吗?”项九鼎微怔,“大小姐将他留下来没有交代吗?”

大小姐留下他肯定有交代,但元吉没有跟他交代,项云默然。

“元吉。”项九鼎忽的喊道,冲前边扬手。

元吉从另一边走来,紧走几步又站定,垂手先喊声项大人,再看项九鼎道九爷。

“大小姐不送公子了。”他说道。

项九鼎立刻明白:“已经出来了吗?”催促项云,“六叔我们快去。”

三人向前而行。

项云看元吉:“你不回去,那边都安排好了吧?”

元吉道:“外边的事交给严茂,内里有林芢,家事问桂花。”

这几人都是李奉安的亲信,项云并不陌生闻言点点头,项九鼎探头看元吉:“我们什么时候走?”

元吉摇头:“大小姐尚未吩咐。”

项九鼎有些意外。

“玉公子跟大小姐情况不同。”项云扭头看项九鼎,“不能仓促启程。”

项九鼎一拍头惭愧:“看我,都忘了,大小姐才受了惊吓。”

元吉没有再说话,三人已经走到了门外,李家诸人以及闻讯而来的族人挤满,李老夫人携带一众女眷拉着李明玉流泪叮嘱。

“项大人一路辛苦。”元吉施礼道,垂下手退后。

“项大人。”

李奉景抬手喊道,与李奉常李奉耀以及几个族中的长老迎来,这是属于李家家长与陇右节度使大人对话的场合。

“一路辛苦了。”

“玉哥儿就有劳项大人照顾了。”

项云瞬时被话语人群围住,他看了眼见元吉已经退到人后再人后,随着人群晃动被淹没。

这是元吉的一贯做法,他总是这样在人前不起眼,没有人看到他,他却看着每一个人。

只是,总觉得他这次有些不同。

“客气了。”项云转过头对李家诸人还礼,“请放心我会平安把玉公子送回去。”

裹着披风的李明玉撩衣跪倒在地叩头。

“我的玉儿啊。”李老夫人伸手蹒跚向前。

左氏和王氏及时的伸手将她搀住拉回,林氏在一旁流泪。

“母亲,玉哥儿过年会回来的。”她劝道。

李老夫人泪流满面哀痛不能起身,靠撑在两个儿媳的怀里掩面:“你,去吧。”

天黑了下来,火把点亮照耀着车队宛若长龙,骑在马上的项云回头看去,江陵府的地界已经抛在身后。

李家送行的最后一批人也消失在视线里,不用再应酬他们,天地间都恢复了安宁。

这是李奉安说过的话,项云不由笑了笑,受他的影响也把李家人当外人了。

对外人都是客气,对自己人才有麻烦。

外人。

项云微微的勒马,他想到元吉这次跟以往哪里不同了,他与他说的话少了一句。

元吉说了剑南道怎么安排,说了他一路辛苦,但却没有说有劳项大人。

第15章 第十五章 心窍一点多

辛苦和有劳是相近的意思,但还是有差别的。

项云出仕在安北都护任长史,李奉安那是则为蓝田县令,二人因政事结识,后李奉安被皇帝重用入安北都护府任副都史,从那时起项云就开始跟随李奉安。

李奉安文职入仕,出身武将,项云武将入仕,出身诗书之家,性格皆是沉稳,勇武之中又有儒雅,相处很融洽,当李奉安持旌节为CD府都督充剑南节度使后,也将项云带到了剑南。

李奉安分兵马八部,设立八位都将,项云便是其中之一。

前年陇右匪贼作乱,陇右刺史向李奉安求兵,项云率兵剿匪有功,李奉安向朝廷进言请设陇右都护府,皇帝允准,项云调任陇右受旌节出任节度使。

虽然官拜节度使,与李奉安一样被称为大都督,但在剑南道大家还是把项云当做自己人。

剑南道的事,项云从不推辞,而剑南道需要他的时候也从不客气,李奉安出事后,项云更是留在了剑南道,前后奔走废寝忘食。

有劳了,自己家兄弟这是应该的,本该辛苦。

这是剑南道诸人与他常说的话,元吉亦是如此,事情与他商议或者请他去做,比如剑南道的兵事,以及陪同李明玉进出,更远赴江陵。

但这一次元吉没有这样做。

元吉对他说了不回剑南道的安排,按照以往之后他应该说一句有劳大人多多照看。

所以剑南道以后就不有劳他了吗?

项云看着跳动的灯烛,眉头微皱。

元吉是忘了呢,还是自己太过于多心?

门外有小兵轻轻的进来,将洗漱的热水放下就要退出去,不敢打扰坐在桌前沉思的项云。

项云抬起头唤住他:“叫小满来。”

小满是项云的亲随,虽然叫做小满,人已经是中年了,迈进来看到项云伏案挥笔。

“老爷还是要早些歇息。”小满说道。

他是项老太爷送给项云的,又自小跟着项云长大,主仆尊卑中还有相伴熟悉的随意。

项云放下笔将写好信纸装好:“我给大哥写了信,你亲自送回去。”

放好一封信,又将另一封信放进去。

外边这封是给项大老爷,里面那封是给谁的?

小满有些好奇,但也并没有过于在意,他更关注别的事,他如今的身份已经很少做这种送信的事了,让他这样的人送信,除了信的内容,他这个人也是关键。

有很重要的事吗?小满肃重的神情,现在就是项家最重要的时候,因为李奉安死了。

他应声是接过信没有再多话转身离开了,他也不会再回房间,直接骑马披着夜色向太原府去。

项云也开始泡脚,热水驱散了疲惫也让他的眉头舒展开,不管是不是多心,多做些事总是更稳妥。

驿站灯火摇曳,有护卫们巡查,有护卫们洗漱吃饭说笑,嘈杂和安宁交织融合。

李明玉在床上已经睡去,睫毛上还有闪闪的泪光,不惧辛苦赶路,认真的大口吃饭,认真的睡觉,但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还是会想家想亲人的,一个仆妇轻轻擦去他的眼泪,放下帐子吹灭了灯。

李明玉的离开让李家将近一个月的纷乱平复,每个人都好似耗尽了力气变得懒洋洋。

希行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