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重生一世(461)

作者:差不多可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允琪拆开,其他人也都聚过来看。

“英国的艾萨克·牛顿;德国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允琪艰难的念完,一脸懵的看向胤礽,“二哥,这两个人是?”

胤礽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神秘兮兮的说道:“这两个人,非常重要,朕要你们首先去这两个国家,找这两个人,将他们二人的毕生研究,收集起来,传回大清。”

生怕允琪允禩不重视,胤礽又道:“你们的任务,非常重要,这两个人的研究,是可以带领我大清走向更好的关键,不得轻视!当然,若是你们能够将人给勾搭回大清,那自然最好了!”

胤礽这样一解释,二人也不再轻视,反而一种重任在肩的模样。

“皇上请放心,我们二人定然办好此事!”

胤礽微微点头,看向允禟,笑道:“九弟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大清的皇商,有没有兴趣将生意办到列国去?”

听到胤礽的话,允禟双眼冒光,金钱呐,他最喜欢了,“那自然是想的,皇上有何高见?”

胤礽卖了个关子,“想要将生意做出去,自然要有路,无论是海路还是陆路,都要仔细规划,九弟可先收集沿路各个国家的消息,我们慢慢来。”

胤礽没有将话说全,听得允禟心直痒,但皇上不说,他只得忍了。

“臣弟领旨。”允禟略微收了收激动的心。

“十弟,你自小跟着戴梓学枪械建造,朕想让你带领着戴梓的徒弟们,好生研究枪械,一定要将枪械建造成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可有信心?”

“有!”允�2�1重重点头,他能感觉到,皇上二哥是要来个大的!

“十三弟。”胤礽看向了允祥。

允祥心潮澎湃,一张脸都憋红了,“皇上请说。”

书房内众人看见了,俱摇头笑了笑,别说十三弟,他们也激动的很呐!就是允祉和允佑、允祹三人有些难受,皇上怎么独独落下他们了?

胤礽笑着,温声说道:“也没有什么吩咐,这两年,你就协同朕处理朝政就是。另外,有时间,多关心关心你福晋的娘家。”

胤礽这话,可不是白说的,为什么要亲自带着十三弟?又为什么提点十三弟照料福晋的娘家,也就是俄国?

一室人都有个猜想,听着似乎皇上什么都没说,其实,什么都说了。

第1227章 兴办学堂

胤祥微愣了一瞬,回过神来,急忙说道:“是,臣弟领命!”

这该说的都说完了,就剩下了允祉三人。

允祉忍不住,抱怨道:“二哥可不能厚此薄彼,怎的单单落下了我们兄弟三人?”

众人听了,无一不是勾唇轻笑,三哥这是着急了。

允褆倒是安抚道:“三弟莫急,一般情况下,这留到最后的,才是最重要的!”

果然,允祉一听这话,当即眼巴巴地看向了胤礽,胤礽微微点头,笑道:“大哥说的不错,这最后的任务,是关乎我大清未来几百年的大计,非三弟、七弟、十二弟不可!”

胤礽这话一出,别说允祉,就是允褆、允禛等人,都惊讶极了,究竟是什么重要的事儿,竟然关乎大清未来几百年?

胤礽也不卖关子,接着道:“朕有意在大清各地兴办学堂,让每家每户的孩子都可以学习知识。这个事儿,只能交给三弟你们了。”

办学堂?

一众人愣了,这办学堂,怎么跟大清未来扯上关系了?

胤礽也没多解释,只是道:“兴许三弟、七弟、十二弟觉得兴办学堂有些大材小用,可是,那些孩子们,才是我们大清朝的未来,你们想想,若是一个国家,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学习文化知识,这样的国家,会不会走的更好?”

都是龙子凤孙,这养心殿里的人,个个都是极聪明的,胤礽只讲了这一层意思,几人便明白了。

允祉三人不再轻视,珍而重之的应道:“定不负皇上二哥的看重!”

安排好兄弟们的去处,胤礽长长的呼了一口气,“我大清自诩天朝上国,可是,也只是强弩之末罢了,若是不能做出改变,几百年以后,我大清也会走上亡国之道。”

“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就开始改变!朕很庆幸,能有你们这一群兄弟。在以后的道路上,你我兄弟,肝胆相照,定然能永保我大清繁荣昌盛!”

胤礽说这番话,是认真的,他的这群兄弟,个个不凡,也正是因为有他们,他和凝儿的大计才能得以实施。若不然,只靠他们二人,就难得多了!

胤礽这一番肺腑之言,听得众人眼眶都红了,“我们也很庆幸,能有二哥这个领路人!”

殿内众人能感觉的到,皇上这是要进行翻天覆地的改革了,他们也很庆幸,能被皇上这样信任着。

胤礽起身,看着众人,郑重说道:“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你我兄弟,仍需努力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众人心悦诚服的下跪,齐声喊道。

养心殿外,一众丫鬟奴才们听着殿内的声音,个个疑惑极了,这大清早的,皇上和几位爷这是说了什么呐?怎么这般激动?

很快,徐卫便送允褆等人出来了,这些丫鬟奴才们又注意到,几位爷个个面色红润,眼神坚定的,这通身的气势都不同了。

……

隔天,胤礽便将对众人宣布,将在大清各地设立学堂,每家每户都得派人学习一事。

这消息一经传出,反响各不相同。

第1228章 全书完

有些老百姓认为,这吃都吃不饱,谈什么学习,那不是扯淡么!

对此,胤礽早就想到了,所以,早早就找好了高产的粮食,让民众大量种植。

可有些迂腐的文武百官,对于胤礽此举,深觉不妥,若是民众俱得以教化,那他们还如何能轻松的管理民众?遂一个个的轮番上阵,想要说服胤礽,此举不妥。

胤礽不为所动,仍旧坚持己见,有新上任的御史不信邪,扬言要去太上皇,也就是康熙那里告状。

胤礽眼眸微眯,看来,他许久没有收拾过这些大臣,他们都忘记了自己的脾气秉性呐!

对于那御史的威胁,胤礽丝毫不在意,甚至对徐卫吩咐道:“快些去备马,送这位马御史去皇阿玛那儿,好让他告状。”

“喳。”

徐卫躬身应了一句,那位马御史都愣了,皇上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允禛等人忍俊不禁,竟然妄图挑战皇帝二哥的权威?

真是个勇敢的人!

那马御史见胤礽油盐不进,心中微恼,当即一甩袖子,跟着御前侍卫出了大殿。等这人一走,再也没人敢提反对的意见了。

胤礽非常满意,大手一挥,命令各州府配合诚郡王以及七贝勒、十二贝子的计划。

……

等康熙知道了此事,眉间微蹙,他也不太赞同教化民众,但还是先派人送信询问了胤礽。

这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不能让大清再进一步,胤礽说不定行呐!更何况,他如今已是太上皇,能不插手还是不要插手了。

等胤礽仔仔细细的将他的本意说清楚道明白了,康熙也就放手,不再留意此事了。

而那马御史见太上皇都不管,他也就熄了火,夹着尾巴做官。若不然胤礽查清楚了此人廉洁奉公,说不定当下就将人给撤了。

……

大计开始,书凝自然也是万分关心的,为了让这泱泱华夏更加昌明,她努力将她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给默了下来。

这年纪越来越大,记性也就越来越差,她生怕有一日忘了重要的事儿。

对于书凝此举,胤礽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同,更甚至派人寻来了机关锁,将书凝这些草稿珍而重之的收集了起来。

七日后,允褆等人俱做好了详细的计划,也收拾好了行李,准备去办胤礽交给他们的事儿。

这一日,胤礽和书凝带着弘晟五兄弟,以及允褆等人的儿子们一起,站在城门口目送他们。

留下弘辉这些小辈,并不是胤礽不信任他的兄弟们,而是为了让弘晟去培养自己的班底,培祥自己的亲信;再者,孩子们留在京城,有他手把手教着,比在外面要好。

为了防止生出嫌隙,对于这些,胤礽也是挑明了对允褆等人讲过了的。对此,众人纷纷表明不会多想,甚至更加死心塌地的为胤礽办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