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凝还没说话呢,胤礽便又开始对着书凝的小腹絮叨了,这一次离家,可有些日子了,从府门口,走到前院儿,胤礽都没停下来一句,直将他所有的见闻说了一个遍,这才算完。
书凝逮着机会,急忙对青竹吩咐道:“快去备膳,爷劳累了这许久,一定很饿了。”
书凝心中想着,把嘴堵上了,应当不会再絮叨了吧。
七个孩子默默的坐在一旁,只觉得等额娘腹中的宝宝出生,他们就会失宠了。
二宝年纪小,见此情形,直接挤了上去,摇着书凝的胳膊撒娇,“额娘,二宝要吃豆饼。”
“好,让膳房的人给你做。”书凝宠溺地说道。
胤礽刚张嘴要说什么,二宝便又急急插嘴道:“一会儿还要教二宝三字经呢,额娘别忘了。”
书凝捏了捏二宝的小鼻子,笑道:“不会忘的。”
胤礽不满了,瞪了一眼二宝,直接对青竹说道:“快把四阿哥抱到座位上,一会儿就要用膳了。”
青竹憋着笑,上前抱着二宝走了。胤礽这才满意了,等膳房的人端着菜肴进来,
众人便开始用起了家宴,之后胤礽又仔细问了孩子们的功课,知道孩子们学习认真,便打发孩子们走了。
留下书凝同胤礽二人,书凝也说起了她最近的想法,“爷,这次阅兵,是不是只有王公贵族以及朝臣们去观看?”
胤礽不解书凝怎么关心起这个事儿了,点点头,温声说道:“不错,怎么了?”
“爷没有想着留一些名额给贫民百姓或者商贾们么?”
胤礽愣愣的摇头,“请他们做什么?那不是平白掉面儿么!”
书凝无语地翻了个白眼,胤礽见此,笑着道:“难不成凝儿有什么好的想法?”
书凝扁扁嘴,耐着性子说道:“爷,你说若是商贾、百姓们见到这阅兵的壮观场景,会如何做?”
胤礽仔细的想了想,蹙眉说道:“会怎么做?无非就是在旁人面前嘚瑟罢了。”
书凝笑着点头,“对啊,就是要他们口耳相传。”
书凝轻易不会在政事上发表建议,但每个建议,都是十分适用的。胤礽深知此事,所以书凝说完这话,他便开始仔细的想着这件事会带来的后果。
“还是请凝儿赐教吧。”胤礽实在没有想通。
“爷,你不是经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么?若是老百姓们了解到了这壮观的阅兵,了解到了大清朝有多国富力强,你说,会不会使得民心聚集?对大清朝有没有好处?”说罢,书凝便老神在在的端起了茶杯,抿了一口水。自她有了三宝开始,茶杯中便再没有装过茶了。
书凝的连番提问,书凝很快就想明白了,“如此一来,民心所向,我大清朝会更加安定!”
书凝笑眯眯地点头,胤礽又接着说道:“其实,也可以将邻近的小国邀请过来,让他们也瞧一瞧,这样一来,那些有狼子野心的,也会知难而退了。”
书凝笑着竖起了大拇哥,“爷可真聪明。”
第1043章 请求援助
胤礽莞尔一笑,接着道:“就是,这时间有些晚了。”
书凝不以为意的说道:“那爷去同皇阿玛说一声呗。”
胤礽沉思了一瞬,点点头,对书凝说道:“你说得对,爷先进宫一趟,青竹,好生照顾着你家主子。”
“是,太子殿下。”青竹微微福身,应道。
说罢,胤礽便起身出去了,书凝在这前院儿待着无事儿,索性起身准备回去了。
青竹见状,急忙过去扶住了书凝,“主子慢些走。”
“嗯,没事儿,我注意着呢。”书凝先是笑着说了一声,接着又道:“二宝呢?跑哪儿去了?可是又去晟儿那儿了?”
青竹微微摇头,“奴婢不知,方才用过膳之后,就跑出去了。”
“走,我们去寻寻他。”书凝一手扶腰,同青竹一起出去了。
……
这边儿,胤礽很快骑着马到了紫禁城,翻身下马,便疾步朝着乾清宫走去。
此时的乾清宫,康熙正在同张英等人商量朝政大事儿。
“你们几个看看朝鲜国王李焞送来的信件。”说着,康熙就将桌子上的一封信递了过去。
梁九功见此,急忙接过信件,转递给了张英。
张英和陈廷敬对视一眼,急忙拆了开来,仔细阅读。
等看完了,张英才犹豫的说道:“万岁爷,如今才刚四月出头,这朝鲜国王李焞就以国家贫瘠,恐造天灾之事,请求我们施以援手。这,是不是有些早了?”
陈廷敬也说道:“虽说这朝鲜小国依附我们良久,可是也不能一味地寻求我大清的庇护。这朝鲜王李焞上位良久,一点儿不思如何造福老百姓,反而搞一些政治权谋,如今被一个干旱打垮,实在匪夷所思。”
“陈大人所说不假,万岁爷,老臣听说这李焞在朝鲜内大肆扶持一些朋党,使得国内的派内斗争愈发严峻。有个这样的国王,那朝鲜百姓,估计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老臣还记得,在二十四年时,朝鲜国王李焞,疏于管理,竟是让一些流民闯入我朝边界,后续的查处一事,也是一拖再拖。”显然,对于康熙二十四年时发生的事儿,李焞的逃避做派,显然让陈廷敬很是瞧不上眼。
听了二人的对话,康熙沉思良久,这李焞虽说有些事儿办的却是不好,但到底是稳住了朝鲜的内政,也算是有可取之处吧。康熙不欲在此过多讨论,只是想知道如何处理此事,大清朝身为上国,底下的小国家有难,若是不出手相助,恐失了大国风范。
“那两位爱卿如何看待此事?我们要不要施以援手?”
二人对视一眼,想了想,张英还是说道:“微臣以为,不若等一等吧,若是到了六月,朝鲜的干旱还不能解决,我们再施以援手不迟。”
陈廷敬也道:“微臣觉得张大人所言极是,以往我大清遭遇天灾时,哪次不是我们自己度过难关的?朝鲜虽小,却也是一国,此事不若等一等吧,那朝鲜若果真渡不过难关,我们再出手不迟。”
第1044章 往大了办
“而且,等到最后相助,也能让朝鲜百姓更加感激我大清朝的出手相助。若此时就拨粮救济,难免让那朝鲜看清了去,只觉得咱们大清朝也是他们可以随意索取的了。”
康熙深以为然,不禁点了点头,正要说什么时,李德全匆匆进来了,康熙便没说话,只看着李德全。
李德全微微躬身,说道:“万岁爷,太子殿下回京了,现在在门外候着呢。”
“太子回来了?!”康熙惊讶的问了一句,才接着道:“让太子进来吧。”
“喳。”
胤礽过来了,康熙就没再说,他准备听一听胤礽的见解。
很快,胤礽便进来了,看着上首的康熙,一撩衣袍,请安道:“儿子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
张英、陈廷敬也在一旁微微躬身,嗡声说道:“老臣见过太子殿下。”
康熙微微点头,说道:“起吧。”
“谢皇阿玛。”
胤礽站起来后,张英陈廷敬二人也跟着站直了身子。
“太子今儿怎么回来了?”康熙笑着问道。
“回皇阿玛的话,火器营最近训练的不错,儿子想着马上就要到阅兵的日子了,便想着回来瞧瞧。”
“火器营训练好了?”康熙颇感兴趣的问道。
“是啊,已经差不多了。”说到这儿,胤礽顿了顿,又接着道:“当然,若是时间再多一些,可能训练效果会更好。”
“时间再多一些?”康熙念了一句,便道:“多些时间也可以,便把时间往后推一推好了。”
相较而言,康熙更加想看到一支完美的火器营。
“是,儿子领命,一定给皇阿玛展示一支完美的火器营。”顿了顿,胤礽接着道:“皇阿玛,儿子有一想法,不知可不可行。”
康熙微微挑眉,“说罢,从你口中说出来的,还没有不可行的呢。”
“儿子不敢。”胤礽垂眸,谦虚了一句,才接着说道:“儿子想着,此次阅兵,不若搞得大一些,请各地的德高望重之人来参加,以及周围邻近的小国。”
胤礽不会无端提出这样的想法,康熙听罢,还真的仔细思考起来,他本来想着,自己阅一阅兵,如同往年那般就好了。可是,胤礽提出这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