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转脸,看向胤址,冷冷的问道:“怎么,你有意见么?”
见着胤礽的冷脸,胤址瞬间怂了,但想到胤礽撇下他的行为,还是硬气的说道:“怎么,你自己偷摸跑,还不让人说了?”
胤禛急忙扯了扯胤址,劝道:“三哥三哥,别生气别生气,毕竟二哥刚回来,连这御书房的门儿都没进,觉得难堪是正常的。”
胤禛这哪里是拉架,赤果果的在扇风点火呐!
果然,胤址听了,瞬间乐了,轻咳两声,装模作样的说道:“对对对,四弟说得对。”说着,又看见了一边儿的胤禩,胤址瞬间又得瑟了起来,“嘿!八弟都回来了啊?三哥这都没瞧见!”
胤禩尴尬的抬头,唤了一声,“三哥、四哥。”
胤禛挑眉,轻声应了一句。
胤址起身,又挪到了胤禩边上,笑呵呵的问道:“八弟可算是回来了,这一走也是近一年,还以为八弟不屑回来了呢!”
“三哥说的哪里话,怎么会不回来。”胤禩弱弱的回了一句,他从没经过这,不像二哥,他还是有点儿脸皮薄的。
胤址听了,连连点头,“不错不错,这出了一趟门,到底是不一样了些,还会反驳了。”
胤礽挑眉,看向胤址,轻笑出声,“知道三弟羡慕、嫉妒,不过,这个也没关系,大不了,三弟也溜了就是。想出个京城,还是有法子的,对吧?”
胤礽的意思很明显了,你若是眼红,那便自个儿跑呗!
胤址一噎,狠狠地瞪了胤礽一眼,控诉道:“二哥每次都是撇下我,却还这般有理!”
胤礽汗颜,这话听得,他像是一个负心汉似的。
三人正在这儿调侃胤礽与胤禩呢,里面梁九功出来了,看着这情形,虽然很想笑,但还是憋住了,走下来恭敬的说道:“三位郡王爷,万岁爷请您三位进去呢。”
胤褆等人点头,胤址又转身朝着二人嘚瑟道:“唉,可怜了某些人咯!”
胤禩看了看胤礽,见胤礽不为所动,便也跪的笔直,目视前方,不受影响。
第908章 受罚
胤址见此,只得转身,整了整衣裳,同胤褆胤禛一起进了御书房。
“儿子见过皇阿玛,皇阿玛吉祥。”
三人齐齐行礼,康熙也不叫他们起身,只接着批折子,似是忙极了,淡淡的问道:“你们三个怎么过来了?”
胤址与胤禛看向胤褆,示意他先说,谁让他是老大呢。
胤褆无奈,只好说道:“回皇阿玛的话,关于京城的防卫,儿子想了个新的法子,所以特地过来拿给皇阿玛看,想让您指点一番。”说着,就掏出了一份奏折,“请皇阿玛过目。”
见康熙没回话,梁九功接过,放在了康熙的桌子上。
胤褆捅了捅胤址,胤址急忙也掏出了一份折子,“启禀皇阿玛,儿子最近想着,可以将我们的农事写成了一个册子,以后可以传承下去,这可都是我们的文化历史呢。”
将折子往上递了递,胤址接着道:“请皇阿玛过目。”
梁九功又走下去,接过胤址手中的奏折,交给了康熙。
这么长时间,康熙只自顾自的批着折子,一点儿没看三人。
胤禛拱手,冷声说道:“启禀皇阿玛,儿子没事儿,儿子就是歇了这一年时间,有些腻了,特意来求皇阿玛给儿子个职务什么的,也好打发时间。”
胤禛说罢,康熙也没理三人,只是头也不抬的说道:“行了,这热闹也看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三人:“……”
他们还准备了一肚子的草稿,想着要说一些什么呢,没想到皇阿玛这么不给机会。不过,这也是说明了皇阿玛有多生气!气极了,才会这般平静!
康熙不再说话,只是批了一本又一本的折子,胤褆三人面面相觑,异口同声地说道:“儿子告退。”
没听到康熙应声,三人也就起身退了下去。等三人一走,康熙拿着御笔的手一顿,也不知想了些什么,最后还是接着批起了折子。
却说这边,书凝与李佳氏,也在寿康宫笔直直地跪着呢。
胤礽这回一出逃,就跑了一年多,实在是太过分,而她身为太子妃,不规劝着,反而跟着一起跑了,这事儿,实在出格,不得不来请罪。
看着紧闭的房门,书凝不禁叹息,真是自作孽呐!不过,若说后不后悔?那书凝坚定的摇了摇头,不后悔,一点儿都不!
所以……现在跪在这儿,也是自个儿应得的。
“太后娘娘,这太子妃,还在外面跪着呢。”身边的嬷嬷看了看外面,向太后说道,“也半个时辰了。”
太后闭着眼打扇,轻叹一声,“哀家知道,只是,这一次啊,太子妃不在门外跪个两三个时辰,怕是不行喽。”
想着书凝往日里的好,嬷嬷有些不忍,蹙眉说道:“听说太子妃刚刚产子不过两月,身子想必还没有养好吧!若是一下跪两三个时辰,会不会伤及根本了?”
听罢,太后张开了双眼,微微摇头,说道:“哀家何尝不知?只是,这一次太子妃却是做的过了,不得不罚!哀家若是不罚,那她受的,就会是皇上的罚。你说,两者孰轻孰重呢?”
第909章 真的良善
那嬷嬷不说了,若是万岁爷出头,那就不仅仅是罚跪这么简单了。
顿了顿,太后终是不忍心,“总归是在咱们寿康宫,让下人们把嘴巴闭严实点儿!去拿两个蒲团给太子妃。”
“嗳!”嬷嬷应了一声,欢欢喜喜的去办了。
没一会儿,嬷嬷就拿着两个蒲团递给了书凝,关切的说道:“太子妃,太后娘娘念着您刚刚生产,身子虚,特意开恩让老奴拿了两个蒲团来,您快垫着吧。”
书凝十分感激,急忙叩首,“凝儿谢皇玛嬷慈爱。”
老嬷嬷欣慰的笑着,将蒲团递给了书凝,书凝笑着接过,“若不是嬷嬷说情,凝儿怕是要受许多苦了,凝儿谢嬷嬷了。”
听了书凝这话,老嬷嬷瞬间就笑了,“没事儿,没事儿,快垫在膝下吧。”
因为有两个蒲团,书凝也没独占,随手递给了李佳氏一个。
李佳氏瞪大了双眼,不敢置信,堂堂太子妃会记着她,也给她一个。
看着李佳氏的错愕,书凝莞尔一笑,又将蒲团递了递,说道:“快拿着吧,能少受些罪就少受些罪。”
李佳氏愣愣的接过,书凝便不再管了,将蒲团放在膝盖下,瞬间就舒服了。
李佳氏也学着,将蒲团放在膝下,随后恭敬的说了一句,“谢太子妃。”
书凝不甚在意,“没事儿,起来吧。”
嬷嬷在边上看的清楚,欣慰一笑,便又回了内室,将这一幕说给了太后听。
太后微微摇头,笑着道:“这个太子妃啊,也不知这石文柄家的是怎么养的?”
嬷嬷疑惑了,不解的问道:“主子此话何意?”
看了看外面跪着的人,太后悠悠地说道:“哀家只是十分好奇,一般京城贵女,比如这四福晋,三福晋的,她们何曾会照顾到那些个侧福晋、格格侍妾的感受?就比如太子妃给府里四个格格放权,或者像方才那样关照李佳氏,像这样的行为,在这京城里,有哪个当家主母能做到这个地步呢?”
嬷嬷想了想,跟着说道:“主子说的极是,奴婢跟在您身边,自然见过拍马屁的,或者为了某些目地而贿赂关心奴婢,可只有太子妃,她的关心,是打心底的,是不一样的。”
太后笑着道,“所以啊,这个太子妃,是真真的良善,而不是装出来的。也因此,你才不会觉得反感。”顿了顿,太后又道:“总之啊,以后有她,哀家这米虫般的生活,又可以继续喽。”
嬷嬷笑了,这样的生活也挺好的,不必担忧别人的暗害,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挺好的。
一眨眼,又过了一个时辰,胤禟带着胤??也到了乾清宫,当然了,手里提溜着不少的吃食。
两人鬼鬼祟祟的,也不敢让康熙发现了,就站在远处,在走廊的拐角停下了,正好可以让胤礽和胤禩看见。
两人席地而坐,胤禟一脸贱笑地打开了一个个的吃食。因为有风,美食的味道瞬间就传到胤礽和胤禩那边儿。
二人耸了耸鼻子,朝着走廊那边看了看,就发现了胤禟和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