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儿子,有银子,什么都不怕,但糟心啊,这倪氏跟姜宁儿到底是怎么过的,有时间她要去讨教下。
真怀念成亲前的日子,每天跟着黎翠雨吃吃喝喝,跟姜宁儿还有黎翠陶斗斗嘴,揉揉黎翠娟圆圆的脸颊,就是愉快的一天。
她从童话故事中清醒,是看到黎子衿跟佩兰偷情那日开始,谁想得到外表刚正不阿的黎子矜,居然跟姜宁儿的丫头有一腿,又听说黎子轩将通房文竹打得几天下不了床,差点吓死她,黎子轩看着风度翩翩的读书人,居然有暴力倾向?至于黎子均,花街柳巷赫赫有名的黎三少爷,外面玩还不够,院子的丫头都上了一轮。
她当时还觉得,幸好黎子蔚是黎家兄弟的例外,可现在回想起来,也好不好哪去,被一个小倌迷得天天往那跑,像什么样。
话说回来,自己也太没用了,这样的丈夫不扔掉,难道还要留着过年?
不行不行,今天是最后一天,等黎子蔚回来,她绝对要逼他,不断了艳华馆,就给本姑娘签和离书,女的要,男的要,哪这么好的事情?
“姑娘不好了。”鸢萝匆匆进来,一路还在喊,“大不好。”
苏嬷嬷骂:“姑娘好得很,哪里不好了。”
姑娘最近是又清减了,她这嬷嬷很烦恼,但知道是姑娘钻了牛角尖,得等姑娘自己想开,不然怎么补都不会胖。
“姑娘,刚刚守门小厮派人来说,有个小爷上门找,说自己是三爷在别处生的儿子,蔚爷的亲弟弟,现在想请祖父收留,请哥哥照顾,大管家已经请进去说话了。”
邵怡然口中的一口参汤喷了出来,什么?黎宗三欠赌债跑了,还在外面繁衍后代?黎家本来就过得不错,这一两年过得更好,每月都有奇怪的亲戚上门,求照顾、求帮助,还有的厚脸皮,想直接住下来,不过这些都是交由大管家处理的,因为黎老爷子没那么多时间理他们。
黎老爷子早年辛苦起家,只有妻舅帮了一把,然后在江南货物丢失时,让昔日朋友帮忙追回,其他人不是冷嘲热讽,就是等着看好戏,黎家兴盛后他当然不会管那些旁支宗亲,但照顾故友的孙女,对老妻拿银子回娘家的举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是他的报答。
大管家对于这类事情,经验丰富,关系近的,吃一顿饭,然后几两银子请出去,关系远的,直接送客。
邵怡然在黎家住了几年,自然知道这种情况,但大多都是一表到三千里的那种表哥、表伯、表叔,说的都是跟黎老爷子的关系,这是第一次,有人说跟黎子蔚有关。
她有些傻眼,“大管家真请进来了?”
“是啊,奴婢去花厅偷看了,那人跟蔚釜真有几分像,身上还有黎三爷死前写的信,上头说有黎家的花押,还拿得出黎三老爷的玉佩,大管家对他很客气啊。”
邵怡然大惊,这听起来很像真的啊,如果只是长得像,还能说人有相似,但信上有花押,外人绝对不会知道黎家的花押是什么,有很大的可能,这真是黎宗三在外面生的儿子。所以他死了?
珠老姨娘一定很伤心,庄氏得知这消息,肯定是感触万千。
庄氏是思想很传统的妇女,就算黎宗三抛妻弃子,但对她来说,那仍然是她的丈夫。黎子蔚得知后不晓得会作何感想,黎宗三这辈子没照顾过他,死前没个道歉,死后倒是留了个活人让他照顾,不过黎宗三也真强,到处留烂摊子让人收拾。
没多久,松鹤堂那边就派人来说话了,让子蔚回来后,夫妻俩去一趟松鹤堂。
邵怡然算算时间,黎子蔚也差不多该回来了,便先换起衣服,如意翠鸟夏衫,百合月白裙,选了红宝石头面,全戴太夸张,只拿了其中六样。
黎子蔚回来了,看她一身打扮,有点诧异,“你要出去?”
“你也要。”邵怡然道:“有个人说是你弟弟,现在上门求收留。”
饶是黎子蔚那种八风吹不动的人,也惊讶了,“我弟弟?”
“是啊,快走吧,别让祖父祖母久等。”
松鹤堂。
邵怡然不得不说,基因真的太厉害了,那七八岁的孩子,一看就是黎家的人,黎家有一个祖传的鼻子,男男女女都一样,眼前这小孩就有那样的鼻子,脸型跟眼睛与黎子蔚也有几分相似。
孩子干干净净的,身边跟着一个女人,应该是他姨娘,大概是一路风尘仆仆,颇有些辛苦之色。
厅上有黎老爷子、黎老太太,还有黎宗壹跟倪氏这两个当家的夫妻。
黎老爷子神色有点感怀,对大管家吩咐,“你给他们说说。”
大管家往前一站,“三老爷当年逃了后,到临天府落脚,买了一个姓林的丫头当姨娘,生了一个儿子,一家三口一直在临天府住着,去年底,三老爷病重,这才跟林姨娘还有儿子说起自己的出身渊源,让他们在自己身故后,回京城认祖归宗,三爷的么子叫做黎子还,身上有黎家的玉佩,还有一封信,虽然字迹潦草,不过花押却没错。”
那林姨娘催促着儿子,“快去见见你大哥大嫂。”
黎子还有些被动,但还是往前一步,“大哥,大嫂。”
林姨娘继续催促,“姨娘路上说过什么?”
黎子还这才说:“爹爹已经不在,还请大哥大嫂照顾。”
邵怡然知道,黎家现在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黎子蔚已经是寄居的了,这时候又来个弟弟,这要怎么算?
黎家想要黎子蔚归宗,但没有哥哥归宗,弟弟却不归宗的道理,可是谁知道这黎子还品行如何?万一顽劣不堪如黎宗三,那不是又自己找麻烦吗!黎家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可禁不起折腾。
这时候,外面闯进一个人,“爹,娘,儿子听说三弟还有个孩子?”是黎宗二的声音。邵怡然想,这黎宗二怎么这么八卦啊,想知道也不等等,就这样闯进来。
黎宗二一下进入大厅,看到黎子还,内心十分感触,“跟三弟真像。”
黎老爷子闻言长叹一声,黎宗三再不争气,那也是他养了十几年的儿子,儿子死在前头,还是薄棺孤坟,没人会不感伤的。
黎宗二摸摸孩子的头,“你叫什么名字?”
黎子还清脆的回答,“黎子还。”
“这几年跟爹娘过得好不好?”
“好,爹很疼我,娘也是,我们就住在临天府那边,爹有银子,所以不用出去找活计,他亲自教我念书、写字,还讲起好多他小时候的事情,说有次他进假山玩,结果睡着了,家里从上到下都没睡,一夜掌灯到处找,直到快天亮,才被一个老嬷嬷找到。”
黎老爷子听了眼眶就红了,他记得这事,那天是元宵节,吃完汤圆后,几个孩子还有来玩的亲戚提灯到处玩,后来到晚上时,珠老姨娘过来说三少爷不见了。
一个娃儿不见,当爹的哪有不着急,于是除了几个孩子跟奶娘得以休息外,其他人都掌灯找,他也是,拿着大灯笼,花园的每个角落,桌椅底下,桃林竹林那种好□人的地方,都不放过,珠老姨娘都哭两次,才在天空泛起鱼肚白时,传出好消息。
黎宗二笑说:“你爹连这种小事情都跟你说。”
“爹爹很想家,可是说自己犯错所以不能回来,爹爹还讲,小时候祖父做生意忙碌,一年到头没几日在家,所以每次祖父回来,就会特别黏祖父,平常不用人家哄,可是祖父一回来,就要祖父哄着才肯睡。”
听到这,黎老爷子心软了,宗三小时候是很乖的,小时候黏在自己腿边的景象还历历在目,那时他怎么也没想到儿子长大后会交上坏朋友,学会赌博,学会说谎,家里几千两几千两的帮他还赌债,后来实在没办法,只好把他逐出家门。
现在看子还干干净净的模样,说起宗三小时候的事情,心里翻涌着感触,他想留这孙子下来,但一个家要有规矩,黎子蔚到现在都没归宗,这件事情自然得由他这哥哥作主。
林姨娘对黎子还道:“你爹之前说了什么,都忘了?”
黎子还这才想起,往前一跪,“祖父,祖母,请收留孙儿吧,孙儿明明有祖父母,还有大伯父,二伯父,有亲哥哥,有堂哥,孙儿不想自己住外面,求祖父祖母成全。”
厅上各人表情各自精彩,没人说好,也没人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