诳诈之徒(61)

作者:萌吧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现在说这些,是不是太早了点?”

“不早了,迟一会子,黄花菜都凉了。”朱秀安眼睛被风吹疼了,索性领着赵筠向杏花巷走,“大老爷早先就说过,康国公府和咱们家闹成这样,咱们家人单势孤,不拉拢一个镇得住康国公府的人家,迟早会被康国公府踩进泥地里。早几天听说陶家人进京,老太太还说咱们家四儿姑娘和陶家少爷般配,这两天就打听出来陶家少爷对李二姑娘情有独钟。你赵家一向急公府之急,不会不帮这个忙吧?”

赵筠笑道:“这个忙,还真是爱莫能助了!早先陶家少爷没进京,我爹去提亲,都碰了个冷钉子;如今陶家少爷进京了,李家人还看得上我们?”

“呵,筠哥儿,你怎么这样妄自菲薄?我可是听说,你大哥一成亲就要被你爹打发到南边去了。你老子这是把你当太子养呢!罢了,儿女婚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轮不到你插嘴。我跟你老子说话去,听说,不久前你老子天不黑就摸进公府里见了老太爷、二老爷、裴玄?真是奇怪,怎么不见一见大老爷还有我呢?倒像是背着大老爷和我使坏似的。”朱秀安阴鸷地一瞪眼,赵筠故作莫名其妙地看他。

朱秀安讪了一下,心道又冒出一个刁钻奸滑的赵老二来,进了杏花巷就向赵家宅子里钻。

*********

笔直的青石板路被积雪覆盖,蒋丰年在前面叫了一声“到了”,后面轿子里的蘅姑急赶着打起帘子向外头看,望见风雪中更显得高大巍峨的门楼,她不禁长叹一声。

“二姐姐,你瞧!”蘅姑兴奋地两眼冒光,“回头说给大姐姐听,她一准会后悔没来!”

红豆笑了一下,从袖子里取出玉佩,仔细地缀在腰间系着的海棠红汗巾上,随后好整以暇地等着见杜大太太等人。

就在她等候时,蒋丰年一嗟三叹地对旁人说:“亏得我去得及时,不然,李家的姑娘们就被赵家人堵住了!”

“是依附靖国公府的赵家人?”

“不是他家还能是谁家?呵,老天长着眼睛呢,是谁伤天害理,老天清楚着呢。”

蘅姑放下帘子,一吐舌头道:“又是那档子事!这些有钱有势的人家真是吃饱了撑着了,没事互相下绊子。”

“嘘。”红豆示意蘅姑噤声。

只听外面蒋丰年家的说:“到了,请姑娘们下轿子吧。”轿帘子便打了起来。

蘅姑先钻了出去,蘅姑站起来,随手一整腰间的玉佩、丝绦,拢着斗篷,也走了出来。

那斗篷轻轻地一荡,便将玉佩遮得个严严实实。旁人没瞧见,站在轿子边的蒋丰年家的看得一清二楚,她眼皮子微微一跳,扶着红豆走入面前的垂花门。

蘅姑被垂花门上精致雕花迷了眼,只顾仰头看,一时竟落在红豆后面,乔茵茵、乔莹莹两个忙一左一右地夹住她。

顺着抄手游廊一直向前面走,没走几步,就听见清晰的吟唱声。

过了上房,蒋丰年家的又引着红豆四个向后面去,迂回地进了一所飞檐斗角、雕梁画栋的戏楼。

“太太,李家姑娘们来了。”蒋丰年家的笑着,引红豆四人向上面看。

红豆怕蘅姑不认人,向上看一眼,见正面的紫檀木榻上坐着一位三十上下、风韵犹存的妇人,这妇人左手边又坐着一位容长脸面、细眉细眼的妇人,就先向细眉细眼的妇人福了福身,“二太太。”

“你这孩子,你干娘在这呢,怎么不先给你干娘磕头?”陶二夫人笑得十分和气,她暗暗地打量红豆,见她举止从容、姿容端雅,在后面三个女孩子映衬下,当真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气度,暗道难怪陶纵相中她呢。虽说此“相中”非彼“相中”,但总是恩典一个。

红豆忙领着蘅姑冲榻上的妇人福了福身,蘅姑被满堂的珠光宝气耀花了眼,颤声道:“祝干娘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乔茵茵、乔莹莹强忍着笑,也拜了下去。

“不是说三个姑娘吗?怎么来了四个?二姑娘是哪个,领来给我瞧瞧。”杜大太太笑着招了招手,蒋丰年家的捧着红豆的手将她领到杜大太太跟前,“太太,这是二姑娘。这是三姑娘,这两个是李举人亲家家里的姑娘,一个叫莹莹,一个叫茵茵。”

“她四个生得好生齐整,活像是四根水葱儿。瞧着都和我有些母女相。”杜大太太客气着,便细细地打量红豆,赞不绝口道,“难怪靖国公府使出那样下作的手段来骗亲,果然好相貌。”目光落在她腰间的玉佩上,涂满胭脂的嘴唇一抿,越发显得嘴比樱桃好小。

边上坐着的几位夫人附和道:“可不是嘛,这样的好相貌,就连我也忍不住想骗了!”

“你想骗,也没靖国公府那样大的胆子?听说他家逼得人家家里死了好几个女孩子,我吓得不住念经——有道是唇亡齿寒,那靖国公府敢这样仗势欺人,迟早会欺负到我们头上呢!”

“可不是嘛,靖国公府也太目中无人了,这还是天子脚下呢!幸亏姑娘们都没事,不然,抄家灭族,也洗不清他一家的罪过。”

“姑娘们没事,还不是康国公府的功劳?若是没有杜太太及时出手相助,以靖国公府上下目无法纪、飞扬跋扈的性子,非得闹出人命不可。”

“是呀,可恨靖国公府还不知道感恩呢。”

……

这几位夫人,一瞧就是攀附于康国公府的人家,那些个公侯人家的太太、奶奶们,个个含笑听着,并不出声。

忽地有个女孩子从鼻子里哼出一声,那几个一声接一声恭维杜大太太的夫人们登时住了口。

杜大太太放开红豆的手,陶二太太笑道:“红豆,你们姊妹几个跟着蒋丰年家的,见过诸位太太、奶奶。”

“……人太多了,以后慢慢的见吧。”杜大太太微微一笑,她认这个干亲,只是为了跟靖国公府过不去,可没打算真要三个外姓女儿。手指向边上一点,笑道:“新词,你们几个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过来见过你妹妹们。”

杜新词坐着不动弹,被杜大太太望了一眼,懒懒地站起身来,欠了欠身,“母亲,我害心凄……那寿面我已经吃过了,且放我回去吧。”

杜大太太眼皮子一跳,继而宠溺地笑道:“你这孩子,都被你老子娇惯坏了!外客在这呢——”

陶二太太知道杜大太太这后母难为,笑道:“放她去吧,没出阁的姑娘家娇贵着呢!况且这几天是真的冷。”

杜大太太叹了一声,望向亲生女儿杜清词,“既是你为她说项,那就依着你吧。清词,快领你妹妹们入座。”

杜新词朱裙一扫,干脆利落地退席。

杜清词抿着嘴,甜笑着走来,“母亲,你瞧!”她手指向蘅姑一指,原来蘅姑只顾着瞧陶二太太裙裾上的绣花,竟一时失了神。

“罢了,这边人多,拘束了她们,倒叫人说我这干娘不体贴人。清词,你领着她们和新词作伴去。蒋丰年家的,拣着好酒好菜送过去,我们这边上寿的陈腔滥调她们必然不爱听,叫两个小戏子去唱些新奇的曲子给她们听。”杜大太太慈祥地笑着,目光在红豆腰间的玉佩上一滑。

杜清词也瞧见了那玉佩,嘴角的两粒梨涡更深了一分,听见蘅姑出了戏楼小声惊叹“二姐姐,你瞧,是鹿!”,她便笑道:“怎么?你早先没见过鹿?”

“……没见过活的。”蘅姑露怯地回道。

原来是个没见识的丫头!杜清词微笑着,随口问了红豆四人的年庚,乔茵茵见杜清词竟穿着一身南绣罗裙,惊羡之下,奉承道:“清词姑娘,一见到你,我就想到了蕙质兰心四个字。你定然会作诗,是不是?”

“不敢说‘会’这个字。”

“那就是十分擅长了。我们姊妹也会诌几首,往日里也和两个姊妹一起立过诗社。奈何,一日日大了,她们两个都说亲了,一天到晚地在家绣嫁妆,不能再和我们一起凑趣玩笑了。”乔茵茵十分惋惜地叹了一声。

杜清词道:“你叹什么气?没了那两个,不是新来了红豆和……”

“她叫蘅姑。”乔莹莹心中冷笑:人家压根没把李家当一回事,亏得李家还瞻前顾后,怕来怕去。

“不是新来了红豆和蘅姑姊妹三个吗?”

乔茵茵咬着嘴唇嗤嗤地笑,红豆笑道:“我们姊妹大字不识几个,不会作诗。”

上一篇:下堂将军要亲亲下一篇:洛阳鞍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