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琴探案录(14)

作者:贺心渔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慧明说中了,燕如海确实因为昨晚的事对他有些不满。

女儿再如何主动,也刚十六岁,在他眼里还是个孩子。大和尚一把年纪了,怎么可以怂恿她,陪着一起胡闹?

最终还是出事了吧。

不过燕如海是个厚道人,慧明已然受了教训,差点将命搭上,他也就不好意思再说什么,道:“都是韶南顽皮,以前没发现她如此胆大妄为!”

“可若没有她,慧行不会这么快就暴露,还叫官府来了个人赃并获。”

“她也就是瞎猫碰上死老鼠……”

慧明心道:“还瞎猫?你自己的闺女,等你以后就知道了。”

他斟酌了一下用词:“燕小姐非寻常人,头脑敏锐,才智受上天青睐,将来成就也非我等可及,施主不要象对平常女子那样对待和要求她。”

说到这里,眼见当爹的露出并不赞同的神色,慧明将心一横,暗自念叨了一句:“佛祖见谅!”

他开始信口开河:“实不相瞒,贫僧出家之前学过一点望气之术,令千金的气运是极好的,施主原也不差,科考顺遂,寒门学子里面万中无一,只是这次来,整个人隐有阴煞缠绕,安兴赴任怕是会有麻烦。”

这其实就是江湖神棍骗人时常用的开场白。

燕如海哪知道认识许久看起来老实忠厚的慧明大和尚会给他来这一套。

他被慧明一语道中要害,不由得神色微变。

饶是如此,他也没打算靠女儿避祸。

可慧明接下来又道:“施主大约还不知道,燕小姐昨天求签,求到了一支中下签。签文讲,她若是继续停留原地不主动求变,会发生一件大事,叫人措手不及。”

“这个……”

“跟着就发生了昨天晚上慧行那事!”

燕如海陷入了沉思。

其实就算没有慧明和尚这一番危言耸听,他也己经在考虑怎么安置女儿韶南。

燕如海倒不怎么担心哥嫂一家遭到报复,他打听过了,丛朋虽然也是金风寨的反贼,丧心病狂,却不像温庆等人杀性那么重,他连慧明都放过了,可见只有叫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外号,此人最爱做的还是梁上君子的勾当。

韶南却不同,一个刚刚及笄的小姑娘,被贼人惦记上了,别说真出事,传扬出去都对名声有碍。

叫她出去避避风头,免得连累哥哥一家,对大伙都好。

但安兴万万不能叫她去。

如此就只剩下唯一一个选择了。

燕如海叹了口气:“我知道了,我这就带她去京城,看能不能请知交好友收留她一段时间。”

“……”慧明目瞪口呆之余,暗忖:燕姑娘,这可不能怪我,贫僧真的尽力了。

第13章 抱着古琴进京城

其实等韶南知道了父亲的打算之后,不但没有露出失望之色,还安慰了慧明几句。

“挺好的,这算是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等我到了京里再想办法。能说下您是怎么说服我爹的么,先前我怎么说他都不改口,还是您有办法。”

将慧明问得十分狼狈。

今天谎话已经说了不少,再说菩萨真会看不过眼发怒,慧明便老老实实说了,又叮嘱她:“燕施主若是问起求签的事,你别说岔了。”

惹得韶南好一通笑。

笑过之后,她正色道:“大师你放心。韶南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见面,谢谢您一直以来的关照。再一个,粥铺投毒的案子还没有告破,我看定水县衙的那些人似是不准备深究,可老师说过,做坏事若受不到惩戒很容易上瘾的,一颗种子丢在那里不管,你不知道会长出什么样的枝丫,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所以大师一定要时时留心,若有发现,及时报官。”

慧明应承她:“贫僧一定记着这事,小心提防。”

“要小心呀,不要再象这次这样涉险了。”

慧明脸色微微有异,似是还心有余悸,韶南见状也就只提醒了一句,没有再絮叨下去。

这次抓贼,慧明出力甚多,韶南觉着主持守玄应该给他记个首功。

当天下午,燕家人拿回了车和牲口,离开东华寺回家。

主持守玄带着全寺的大小和尚相送,感谢燕如海帮忙化解了东华寺建寺以来最大的一场危机。

苏氏己经好的差不多了,得知韶南要跟着父亲去京里,不留在靖西了,瞬间操心加倍,翻来覆去几乎是掐着耳朵叮嘱。

“韶南,出门在外,不像家里这么自在,凡事多长个心眼……”

“韶南,此去不管住谁那里,咱家都不是白用他,受了委屈千万要说!”

“韶南,咱以后做事可别像这次这么冒失了……”

“韶南……”

叫人感动之余又有些好笑。

等回到平桥镇,一家人开始帮着父女俩收拾行装。

燕如海赴任要带的东西从前两天就开始收拾,己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韶南接受这次的教训,宝贝古琴是一定要随身带着的,其他不过几本书,四季的换洗衣裳,以及几件首饰,简单的很。

苏氏往韶南箱笼里塞了几个银元宝,大嫂送她一对金耳环,就连还没过门的小堂嫂也差人送了礼物过来。

其他左邻右舍都带了东西前来践行,热闹了整整两日不提,这天一大早,韶南坐上陈风武馆准备的马车,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

陈风武馆派了两位拳师随行护送,另外又安排了四名学徒充当马夫小厮,他们常接这样的生意,其实同镖局子差不多。

因为出了慧行那事,燕如海特意又联系胡老庄主,请来了一位名叫胡俊之的高手,路上充作保镖。

燕如海对江湖上的事一窍不通,也不好意思直接问胡俊之,他和自己之前在东华寺见过的那位胡俊豪谁比较能打,若是遇上“梁君”丛朋能否将其逼退?

但看胡俊之三十来岁,正是体力充沛的时候,人又长得高大魁梧,加上武馆的两位师傅,罢了,自己和女儿呆在队伍里还挺有安全感的。

车队拐了个弯儿,绕路定水县,接上林贞贞。

林贞贞尚在孝期,穿戴素净,带的东西也不多,随身只有一个不大的包袱。

但情绪却比上回分别时好的多,上了马车对韶南笑笑,竟有几分小姑娘要出远门的雀跃。

“韶南,这就是你的琴啊,真漂亮。”

古琴就横放在韶南身前的小几上,林贞贞一上车就看见了。

这张伏羲式古琴长约四尺,肩宽六寸有余,由肩至腰再至琴尾,好似每一寸线条都经过鬼斧神工,栗色的漆灰,琴身隐约看得出梅花以及流水断纹。

这么一张琴,静静摆在那里,任谁一见之下都会觉着几分凝结了时光的惊艳。

韶南托着下巴:“是啊,我的心肝宝贝。”

林贞贞开玩笑:“一定很贵吧,你小心别弄丢了,京城里多的是识货的达官贵人,说不定有人会花大钱跟你买。”

韶南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老师说,若是我敢把琴弄丢了或是弄坏了,他做鬼也饶不了我。”

呃,这听着像是遗言,林贞贞小心搭茬儿:“韶南,你老师他已经仙去了?”

“没,活得不知道多精神!”

“……你老师有些特别。”

“好些人都这么说。”

林贞贞看韶南笑眯眯的,好似心情很好的样子,便换了个话题:“京里衣食住行全都贵得出奇,我爹当初在城东租了个店面开药铺,离着国子监和翰林院都很远,铺子也不大,结果起早贪黑忙活了三年,赚的钱竟连租金都交不起。”

韶南不由地慨叹道:“京城不好混啊,幸好我爹没有铨选到京里做个小官儿,不然怕是会穷到连锅都揭不开了。”

“咱们这次在京里呆不长吧,可定下住哪里了?我爹给我留了些钱,我都带着呢。”

“无需你操心这个,贞贞,你的钱自己收好了,以后总有用的到的时候。”

想到林贞贞往后要寄人篱下,韶南心里不怎么好受,差点说漏了嘴,将临行前慧明和尚给了自己一笔钱,托自己转交给林贞贞的事提前说出来。

她顿了顿,莞尔道:“放心吧,我爹好几个同年都在京里,这些事一早就安排好了。”

燕如海原本没想着带林贞贞进京,打算叫她晚两天再动身,约个地方会合,可计划没有变化快,如今韶南跟着来了,他也就没再提分开走的事,算是给女儿找了个伴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