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点头,好像就是这么个理啊。
“那为什么呢?”
两人摇头。
“这就是中介了,房屋中介,或者是人口中介,这个其实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但是,可以创造关系,比如,牙行卖出房子之后,有人买了房子,但是房子没有床,没有桌子,没有家具,什么都没有,这个时候,是不是要添置?”
“是。”这是申力。
“然后牙婆说我知道一家店,叫‘申记木工’,款式好看,价格公道,质量上乘,报他的名字还可以打折,或者赠送一套小礼品,然后这个人就会来我们店铺定做是吗?”余年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在李二惊喜的眼神中说出一大串话。
“没错,一点就通。”李二和余年击掌,轮到申力的时候就看他晕晕乎乎的,不在状态。
“力哥,你怎么了。”
“啊,没事,就是脑子打结了,你们刚刚说的什么。”他只是晕乎乎听到了牙行什么的,这和家具店没关系吧。
李二无奈道:“没什么,你喝酒后劲大,有些晕了,躺一会就好了。”
“好。”
余年还处在兴奋当中,李二直接交给他任务,和镇上的牙行签订契约,有了买卖,不仅牙行有提成,他作为经理,也是有提成的。
至于这提成只是牙行的还是有其他店铺的,就看余年的能力了。
李二的能力不在这个地方,他顶多出出注意,真让他干,也是不行的。
最后,还有一件事。
“我决定,去一趟阳城。”
“李二兄弟,你有什么事情必须到去阳城吗,镇上不能办吗?”余年惊讶的问道。
“是啊,有什么事我们能帮得上什么忙的。”申力也出声道。
李二想了几天了,其实也可以不去的,但是他有些不甘心。
这次去,主要是想卖一些东西,自家现在看着还好,其实已经没什么银子了,上个月店里生意的分红已经给了,买了房屋和下人之后,就没什么了,加了几个人,需要花用的也多,这些都是在为出远门做准备,不然也不用搬到镇上的。
“我意已决,这几天,我和家里人都会搬到镇上,距离店里不远,倒时候还希望力哥照顾一下我一家老小,多则一个月,少则十五天也就回来了。”
李二打听过,去阳诚大概需要五天的路程,到了呆个五天办事,五天之后在回来,正好十五天,如果有什么耽误的,也尽量一个月之内回来。
“好,就交给我了,哪天来了,让你嫂子带弟媳去逛街。”申力痛快答应了。
见此,两人也不在多说,余年在算着什么时候能买得起房子,将家里人也接过来。
李二将自己的打算和金秀儿和李奶奶说了,李奶奶比较镇定,金秀儿有些激动。
“相公,阳城路远,我们有什么事不能在镇上解决吗。”金秀儿抱着孩子,急忙道。
“秀儿,你放心,我很快就会回来的。”李二安抚道。
这时,圆圆仿佛知道父亲的决定,在母亲怀里哭了起来,李二将孩子接了过来,轻声哄道,“圆圆宝贝不哭啊,爹爹出去很快就回来的,回来给你买好吃的好不好。”
奈何圆圆还小,听不懂,金秀儿只得接过去抱着回房喂奶了。
见人走了,李二叹了一口气。
他也是不喜欢出远门的,这里哪有现代号,飞机高铁大巴的,再不济还有自行车……自行车不是不行,但是既没有不锈钢,也没有铁,这个时候铁是管制的,就怕老百姓有铁制武器造反,更别说制作自行车了。
自家闺女还那么小,回来了搞不好就不认识爹爹了。
“好了,你也别叹气了,出去就出去吧,你是个有主意的,自己有分寸,到时候找个商队一起去就是了,注意些安全。”李奶奶笑着说道,“年轻人就应该出去闯闯,你买人了吗?”
李二点头,“买了,有一家三口,另外还有两个小姑年,身契已经给秀儿了,人还在牙婆哪里,等搬到镇上之后去领人就可以了。”、
“那敢情好,老婆子年纪这么大了,还第一次能有人使唤,你也放心出门,秀儿还小,我帮你照看着,可以放心。”
李二点头,他是相信李奶奶的,而且镇上还有申力照应,可以说是没有后顾之忧了。
“秀儿哪里,我去帮你说,她也是舍不得你。”李奶奶拍了拍李二的肩膀。
“谢谢奶奶。”说着,端茶倒水,哄得李奶奶笑声连连。
而听着外面的笑声,金秀儿有些恍惚。
成亲许久,两人可以说是没有分开过,李二白天上工,晚上两人还是躺在一张床上,天天见面,现在忽然离开许久,还是去那么远的地方,真不舍得。
不过一个男人,不应该被自己束缚,而且他肯定是慎重考虑之后下的决定,自己不应该这么不懂事。
想清楚了,金秀儿抱着孩子出去了。
“相公,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你只要记得,我和孩子还有奶奶在家里等着你就可以了。”
李奶奶点点头,满意的笑了,她就知道,秀儿不是拎不清的,她只是没有想明白。
“好,秀儿,你有这个想法就好,二小子无论去哪里,都被你们娘俩拴住了,你以后就等着享福吧。”
李二见此,也笑了,他还担心小妻子真生气了,以后不能上床怎么办呢,等以后回来,一定好好补偿。
“那可不,还有奶奶,孙儿以后让您享福。”李二嘴甜道。
“好好,我等着呢。”
一时间,气氛很好。
镇上的房子已经装修好了,家具一应俱全,买的人已经领回来了,用了两天时间打扫,可以直接住人了。
李二将家人接过来,李奶奶高兴的合不拢嘴,拉着李二就是一顿夸,直到他脸都红了这才罢休。
金秀儿坐在正堂,旁边是一个丫鬟,金秀儿取名为小红,正抱着圆圆,圆圆也不认生,抱着乖巧不闹,跟着李奶奶的丫鬟取名为小青,另外一个照顾孩子的丫鬟取名小蓝。
李二看着一屋子的颜色头疼不止,幸好孩子的名字不是秀儿取的,不然以后给人介绍都张不开嘴。
那一家子就没有改名,男人叫钱钟,媳妇叫秋娘,儿子叫钱军,几个丫鬟住在一起,那对夫妇住一间房子,小男孩单独一间房子。
中午饭是秋娘做的,味道不错,就是舍不得放油,金秀儿和李奶奶吃着觉得不错,李二觉得可能是家里没油了,不然怎么这么寡淡,饭后立马出去买了猪油,回来交给秋娘,并嘱咐没油了随时告诉他。
秋娘晕晕乎乎的接过来,切块的时候才反应过来。
这是嫌弃他做饭油放少了吗!
然后,李奶奶和金秀儿对秋娘更满意了,菜做的更好吃了。
第55章 赵小公子
李二在加工房待了两天,又用了两天时间在附近村子逛了一圈,带了一箱子的东西,搭上了去往阳城的商队,出发了。
除了箱子,还有一个包裹,里面装的是一些吃食,金秀儿做的饼子,耐放还抗饿,李奶奶做的烧鸡,不易保存,李二就带了一只,中午吃半只,晚上吃半只,不过夜不会坏。
说是商队,其实就是十几个人搭伙一起走官路罢了,都是你家亲戚我家兄弟的,都是镇上的人,倒也靠得住,顺便带几个人,挣一下散碎银子。
这会子大中午的,太阳正大呢,一行人找了一个背阴处,或站或做,手里都拿着自带的吃食。
有几个人看着衣服补丁摞补丁的,啃着饼子,偷看李二的烧鸡,看一眼吃一口,仿佛已经尝到嘴里了似得。
李二被看的不耐烦,但是人家有没有做什么,也不好出声,咬两口就收起来了,那几人还一脸可惜的样子,看的李二一脸无奈。
“时间到了,收拾收拾上路了啊。”商队要开始出发了。
李二跟在后面,都是靠腿走路的,本来他有一块地方的,被用来放箱子了,李二有些后悔,早知道不弄那么多了,用包裹背着也是一样啊。
不过是没有后悔药的,只能迈着两条腿,跟在车子后面,有些撑不住了,就停一会,在多跑两步追上。
这时间,后面又来了两辆马车,道路宽敞,人家走的急,商队全部向右边靠,准备让人家过去。
两辆马车,前面一辆装修豪华,车上挂着大大的“赵”字,显然车主姓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