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红楼同人)[快穿]主角他舅(82)
至于男主的心腹幕僚,也不肯走就继续旁观笑而不语。
安王没见过尚晖,不知道尚晖究竟有多亮身边有多少花花,但儿子忧郁低落时找此人聊天排解,他并无意见:毕竟他儿子是随了他这个老子,他就爱找自己最亮的几个心腹说话。
父子俩都坐下来,男主又向父王“告状”:他半路遇袭了。
预料之外亦在情理之中,安王直接把他书案上的一沓子笺纸推给儿子,“你看完再说。”
这笺纸上记录的便是皇后被废以及娘家被抄的始末。
男主手下的黑衣卫跟了明哥儿去过京城,带回来的消息已经足够让他们父子“耳目一新”:三千乌合之众级别的骑兵赚开城门,还把皇帝吓跑了……
实际上之后赶到的边军几乎没怎么出力,就恢复了城中秩序。
这个时候还在京城的勋贵和百官,外加赶来勤王的几位将军都只有一个念头:皇后的哥哥,也就是禁军副统领,他不会不知道来袭的那三千骑兵是怎么回事,他却哄着皇帝离宫暂避……除了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外,没有别的解释!
而皇后的哥哥能轻而易举地“赚”走了皇帝,皇后也是功不可没。所以皇后被废之后便自我了断,皇后的哥哥直接下狱,娘家被抄……实在是一点都不冤枉。
不过废后一家子那么多人,总有漏网之鱼。而废后娘家固然早就搬进京城,但他们的祖籍就是常水县所在的行省。
从父王书房出来,男主扭头就去找了他媳妇:仅凭直觉,废后娘家跟他今日遇袭由着千丝万缕地联系。
虽然没什么证据,但他还是要提醒一下妻子,顺便告诉妻子竹马早夭的小部分真相。
世子夫人听完丈夫的叙述,哭了好一会儿。
男主觉得妻子哭完应该就没什么事儿了。然而第二天一早,风云突变,王妃死在了她闭门自省的院子里。
女主得到消息吓了一跳:王妃上辈子活蹦乱跳地撑到了殿下登基之前!怎么就这么死了!
而尚晖有神识,自然知道凶手是谁,可怜可叹之下给蒙璋打了招呼,然后决定和蒙璋一样,眼观鼻鼻观心,默默吃瓜就完事儿了。
安王召集全家人,正要吩咐心腹去细查的时候,世子夫人站了出来,悠然道,“王爷不用麻烦了,是我。他等我太久了,为他报了仇我也再无遗憾。只求王爷殿下善待大姑娘,”说到这里她依旧平和,对着已然哭成泪人的女儿道,“其实我也活不了太久啦,苟延残喘实在没意思。对了,王妃和废后她家一直有联络,王爷可知道?”
尚晖用神识扫了一遍,确认世子夫人并无一句虚言。而她实际病入膏肓,却能装得没事儿人一样,瞒住了几乎所有人,自然是……
尚晖抬头,刚好和站在远处八风不动的太妃对上了眼:自然是太妃一直帮着世子夫人遮掩。
作者有话要说:
差一点日六了。
这么勤奋,我自己都感动呢,哈哈哈。
第61章
听说王妃忽然没了, 王府里的主子还有前来做客的,比如凌夫人她们,此时都在现场。
安王当众表示要彻查,只为表明态度, 实则内心未必因为王妃去世有多少哀痛。只是他万万没想到, 自己话刚出口, 他历来看重的儿媳妇就先站出来……打了他的脸。
然而安王看着明显“哀莫大过心死”的儿媳妇, 他也颇觉无力,只能摆了摆手,让儿媳妇的丫头们先把她们少夫人扶回屋里去。
尚晖跟站得老远的蒙璋对了个眼色, 正打算跟着众人一起暂且告退, 太妃全无顾忌地开了口, “儿子, 你真让娘失望。”
安王猛地看向母亲, 酝酿了好半天, 才低声道了声“是”。
太妃故意当着众人道:“当断不断!你手里有兵, 还能让人威胁了去?!”
安王彻底不吭气了。
太妃扭头对世子夫人道:“好孩子, 祖母一定给你个说法。”旋即又对着众人吩咐,“你们先下去, 我们母子几个说说体己话。”
只要对安王府稍微有点了解, 就知道不爱管事不爱出面的太妃不是一般人。然而王府的心腹老人们知道得更多:太妃这个“不是一般人”指的是“不是一般凡人”。
因此太妃对王爷不仅打得骂得, 王爷还只能嘤嘤嘤地任打任骂, 最后老老实实听娘亲的话。
却说众人从王府正院大门鱼贯而出,蒙璋对尚晖眯了眯眼。
尚晖收到信号,等两人各自回到暂住的地方, 他便打开开神识顺便贴心地给蒙璋现场转播起来。
此时王爷的内书房里,安王正亲自给母亲倒茶, 而世子夫人坐在太妃下手,双目无神。男主则坐在太妃的另一侧,盯着自己的妻子,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忧。
太妃接过茶盏,对着傻儿子使了眼色,让儿子坐得离自己远一点。
她轻啜了口香茶,才缓缓道,“倒还是那个味道。”
父亲给母亲亲手制茶,临终前更把这门手艺传给了他。
听了这话,安王的眼眶都微微泛酸。
太妃笑了,“原本你爹要尚公主,但见了我,就非我不娶。修行首重修心,其实在哪里都可以。你爹更是难得有情郎……当年有多艰难,你应当还有点印象。”顿了顿,太妃止不住冷笑,“你要不是我和你爹亲生的,我非锤烂你两条腿不可。”
安王下意识地打了个哆嗦。
太妃不以为意,继续道,“我修炼有成,答应过你爹,不亲自对家里人出手。”说着她放下茶盏,拍了拍孙媳妇的手背,“你那个混账媳妇,是我要收拾的。只是这孩子体贴我,代我出手罢了。”
男主此时恍然大悟:我就说是祖母要除掉王妃!但父王思来想去还是暂且包容了下来,祖母如何肯依?正好我媳妇知道了她那表哥的死因,心里积压那么多年的愤懑和哀痛再也憋不住……
安王还能说什么?
他连越来越心大手伸得也越来越长的妻子娘家都忍了,面对亲娘,他就更从心了。
太妃又道:“你越来越不像你爹,瞻前顾后没点子锐气!这还做什么大事?就你这熊样,死在皇室手里的长辈和族人们都不能饶了你!”
安王“自闭”了好一会儿才辩解道:“皇帝大失人心,”让两三千散兵游勇吓得弃城而逃,历史上这样的皇帝要么自己成了末帝,要么就是儿子做了亡国之君,“这种时候咱们家宜静不宜动。”
听到这里,蒙璋终于说话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经典套路了。”
“想法没错。”尚晖点评道,“但是稳过头了,说白了就是胆子太小。”
“皇室眼瞅着要完蛋了,还要姑息多年来助纣为虐的妻子和亲家。”蒙璋叹息一声,“我都怀疑安王是不是有什么把柄落在死了的王妃手里。”
尚晖可以负责任的给出答案,“这个真没有。安王真是看在那两个儿子份儿上。安王的确只把男主当做自己的继承人,器重又包容,但同时他只能在两个幼子身上找到天伦之乐。”
“因为死了的王妃教出来的孩子不怎么聪明,安王面对两个小儿子压力没那么大。”
尚晖笑了,“标准答案。所以开创新朝代的是男主,而非安王。”
两个人隔空交流了一会儿,注意力便又回到了安王的内书房。
然而安王再怎么辩解,他心里都很清楚:母亲出面了,那他那个亲家是不能留了。作为母亲的唯一的儿子,母亲之前多次为了他力挽狂澜,不惜修为受损。现在固然更疼孙儿一些,却绝不会害他。
太妃也看得出儿子终于下定了决心,又敲打了一句,“宜早不宜迟。你手头的证据也可以拿出来给大家看看,你那媳妇就是死有余辜,也省得外人说咱们不教而诛。”
安王点头应是。
太妃是亲妈,不会忽略儿子面上那点子“难色”,“你若是不放心,就把孩子放在我跟前。”
别说安王了,就连男主都有点惊讶:之前若不是真切地求到祖母跟前,祖母明明什么都知道,却置身事外,除了她不在王府的那段时间,不到出人命的地步她都不开口的。
祖母如此“冷漠”的原因,男主亦有所猜测:碍于道法修为,祖母不能过于干涉。
看出宝贝孙儿心里的疑惑,太妃坦然笑道,“你见过国师了?那老东西侥幸留了条命,修为都没了。参照他,我就笃定了帮着你们,只要不太过分,也不过是点修为损失,不至于丢命,更不至于有天罚落在你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