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红楼同人)[快穿]主角他舅(182)
话说周父和萧氏属意的第二位王家姑娘——这个时代没那么多男女大防的烂规矩,所以原主的记忆里有人家姑娘的清晰影像,也没什么值得意外的。
尚晖翻出来看了看,就知道这门婚事成不了:这位王姑娘是副标准富贵长寿相。
不提原主亲爹娘燕王夫妇找过来,婚姻大事到时候自然有燕王夫妇接手这一条,只说他要结婚也只会跟女友蒙璋结婚,而蒙璋跟他一样马甲也只选早夭之人的,跟王家姑娘的婚事自然得无果而终。
顺便一提,换子的始作俑者,那位成国公夫人也姓王。成国公夫人的娘家王氏和想选原主做女婿的王家,类似于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的关系,两家先祖是亲哥俩。
只不过成国公夫人所在的那一支混得相当不怎么样,不怎么样到这边的王家在外完全羞于提起的地步。
却说金花一路狂奔,回到白姨娘的院子,进门就哇哇大叫,“姑姑!”说着便添油加醋地把她的遭遇乱说了一通。
金花其实是白姨娘大嫂的娘家侄女,白姨娘心里有鬼,听了金花这一通搬弄是非,气得什么似的,直接拍了桌子,“我竟管不了他了!”她一瞪身边的心腹婆子,“把他叫来!”
婆子是这院子里除了白姨娘之外唯二两个知道“大爷不是姨娘亲生”真相之人,而另一个已经不知所踪了,偏生姨娘以为她卷着钱财逃了……
白姨娘满心侥幸和孝道大过天,她估计她好生劝说姨娘也不会听。
婆子满腹心事地出了白姨娘的院子,已然凄苦起了一张脸,但姨娘在气头上她也只能垂头丧气地奔着大爷院子走去。
话说这婆子晓得分寸,进了大爷的院子却只肯待在抱厦里,烦劳大爷的丫头进去带话。
东梅给尚晖复述了一回,尚晖端着书,动也没动,“姨娘别过了病气。”
他心里又笑开了:别看白姨娘大字不识,却无师自通地想要尝试对养子情感操控。
只是原主主意很正,而且为了大家的颜面着想,对白姨娘礼数周到,才让白姨娘有了能掌控原主人生的错觉。
从原主重病到尚晖套上马甲,加在一起总有七八天了,白姨娘都无缘一见,作为对比,周父萧氏夫妇,还有两个弟妹则是跑过来了好几趟。
不管婆子回去复命白姨娘如何暴跳如雷,且说原主的小厮新竹到了白家,一点都没客气,直接找白家大爷讨要金花的身契。
白家大爷毫不犹豫,把妹妹白姨娘想着力隐瞒的“亲上加亲”以及“再塞几个丫头以防万一”和盘托出,最后重复道,“金花又不是卖过去的丫头,哪来的身契?”
白家兄弟如今是生意人,从成国公府的亲生外甥那儿得了不少好处,也长了不少见识,他们的胆气可没有那个傻妹妹那么足。
又不能把铎哥儿灭口,就得时时想着“做人留一线”不是?而且铎哥儿怎么看都非池中物。
新竹回来先跟尚晖复命,之后东梅亲自走了一趟,把白家大爷的那番话又学舌给白姨娘听。
之前尚晖那句“怕过了病气”已经把白姨娘气得脑壳疼,这会儿亲哥哥又来拆台,东梅告退后她就哭得不能自已,“当初又不差那一口吃的,非说来周家才有好前程,赚上一副嫁妆也是好的……就把我卖了……一个两个全都没良心,只有我儿子心疼……”
说到这里,她自知失言,只抹泪不吭气了。
心腹婆子心里默默道:当初听说能伺候周老爷,你不是喜笑颜开,乐意得不得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更得早,可能有二更。不过二更也要明天见啦。
第134章 工具人庶长子之三
白姨娘就这么断断续续地“嘤嘤嘤”了一整个晚上。
说她伤心吗?委屈吗?的确伤心, 也的确委屈,只是她能哭上一晚上,图的是消息传出去,周父尤其是铎哥儿能过来劝她安抚她, 她再顺水推舟地提出要求, 父子俩就算不全答应, 起码也要答应一半是不是?
然而事实上白姨娘想得太美了, 她反应很慢,意识不到养子这一病待她态度已然改变。
白姨娘最终装模作样地抹泪抹到睡着,周父和尚晖别说亲自过来看望, 竟是连个丫头都没打发过来过问一下。
心腹婆子看着心大姨娘, 真是什么无话可说。
她也想好了, 若是能一直瞒着, 她自然不会挑事儿;但若是……幸好她有自保的法子。
入夜时分, 周父一如既往地回到正房, 萧氏把丈夫迎进门, 一抬手一努嘴, “还不消停呢。”
周父笑道:“你就拿她当乐子。横竖出不得门,也不怕她能使出什么幺蛾子来。”
萧氏叹了口气, “我都心疼起铎哥儿来。不过我瞧着铎哥儿自打这一场病, 难得硬下了点心肠。”
周父道:“吃了亏都不涨点教训?”
等夫妻俩并肩坐下, 萧氏又道, “亲疏有别,凭良心说,待二郎和大姑娘都比铎哥儿更尽心。可跟白姨娘一比, 我竟像是铎哥儿的亲娘!”
周父非常喜欢妻子这份坦率耿直,闻言便冷笑, “铎哥儿幸亏不是她养大的。铎哥儿于她,可不是血脉亲人,只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周父和萧氏再三查探过,确认白姨娘没时间没机会没对象更没能耐给周父头上整天一抹亮色。而换子,不怪周父和萧氏想不到,大多数人也想象不到一个姨娘能把后半生的依靠亲生的儿子就这么交换出去,别忘了那个时候这孩子还是而立之年,拥有万贯家产的周父唯一的孩子。
头毛长回来好多,尚晖就格外平和,他很想等女友来了一起好好“慢生活”个几十年,一起红尘炼心,岂不妙哉?
他就打算“人马合一”,把原主什么都看得明白却又相对与世无争的个性尽量展现一下。于是尚晖从病情大为好转那会儿,就没出过自己的院子,有点精神头就坐在窗边读书。
不过原主的才学过于亮眼——原主的院试是在原籍京城考的,这个案首的含金量无需多言,他这一病愈就读书,落在别人眼里就是他让姨娘伤透了心,打算继续上进了,如此一来,家里各路消息,无需周父和萧氏吩咐,管家都主动往他这里“抄送”上一份儿。
“被消息灵通”的结果就是他一天到晚都有乐子瞧。
却说这天晚上,白大爷和妻子商量了大半宿。
白大爷的妻子是小门小户出身不假,但随着白家发达,她跟着丈夫涨了不少见识。
此时她说得实在极了,“咱们想把大姑娘,还有我那侄女金花,都说给铎哥儿做小,那是防备万一。真到了那一天,身世揭出来,咱家的姑娘在铎哥儿身边,若是命好能有一儿子女,说些好话,铎哥儿素来讲情义,但凡看重下儿女,咱家也就保住了,不然就冲小姑子……咱们几家加在一起几百口子,只怕不够国公爷砍的……”
白大爷连忙点头,“再也想不到妹妹越发拧巴,竟是奔着得罪铎哥儿去的。”
白大嫂便道:“王家几位老爷都说铎哥儿好,咱们算计不了人家,自是得交好奉承为上。”
王家那可是成国公都得好生对待的人家。
能入得王家老爷的眼,没道理国公爷会瞧不上。
整个白家,除了他那个愚蠢无比的妹妹,都指望铎哥儿够出挑,到时候成国公知道真相,即便发作也不会发作得太厉害,比如抄家要命之类。
而他妹妹作为罪魁祸首,只要事情败露,无论如何都难逃一死。如此一想,白大爷也懒得在他妹妹那儿花什么心思了。
白大爷夫妻计定,白大爷秉烛疾书,写了密信,交给心腹,嘱咐他第二天清早就启程,把这封信送到京城的白二爷手中。
而白大爷夫妇在递了帖子后按时到周家拜访:其实夫妻俩是想一起出动,赶紧把金花弄回来。
夫妻俩之前会选中金花,纯是因为夫妻俩的亲闺女不过中人之姿,而金花却是县城一枝花……试问年少之人又有哪个不爱俏?
却说白家夫妇到访时周父不在家,萧氏招待了白家夫妇,寒暄几句便痛快地放人,让他们夫妇先去看望铎哥儿,再去哄一哄闹着自己难受得活不了,一个劲儿地要大夫的白姨娘。
整个家谁不知道白姨娘是装病?萧氏只想说该找个好大夫看看脑子倒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