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娘娘+番外(97)

“哈哈哈,拿消食茶来。”素月一笑,既然她们吃不下了,她自己吃。

她这会儿六、七分饱,还能吃下不少。

桌上的食物很快就见底了,素月这才满足的放下筷子。

“能吃是福啊,娘娘果然是个有福气的人。”

这么好的胃口,真是羡慕死个人了。在古人眼中,基本上能吃的人就代表了有福气,只有少数人才会嫌弃别人吃得多。一般来说吃得多就代表了身体好,身体好就代表了好生养,所以婆家人在相姑娘时对身体的要求了挺高的,除非是联姻,否则这婆家情愿挑一个身体壮实些的儿媳妇,也不会要一个风一吹就倒的人。

说实话,素月也不太习惯那些吃顿饭跟要她们命的人,上辈子她就见过,吃正餐时比猫食还少,结果正餐一吃完,零食堆成了山,再多也吃得下。这样的人身体又怎么会好呢?

当然以上的还算好的了,素月还见过一些人,在跟外人吃饭的时候,会故意吃一点点饭菜来证明自己胃口小,对于那些吃得多的女孩子会露出不屑甚至是嫌弃的眼神,装模作样的啊让人想一巴掌糊她们的脸上。

一天不装会死啊!好好一顿饭都被她们弄没有胃口,此后素月再不跟她们一起吃饭了。

她不就是吃得多了点嘛,有必要一个个拿饭桶的眼神来看她吗?素月还嫌弃死她们了,假仙的要死。更坑爹的是,后来好些男人都这样,这世界究竟是怎么了?

“我都说了,我是个爱吃之人,要是不多吃一点,会错过多少美食啊!”

擦了擦嘴,素月端着消食茶喝了一口,然后就放下了。

她又没有吃撑,实在没必要消食,倒是宁妃与卫婕妤一人喝了一杯。

“娘娘说的对。”

卫婕妤一想可不是嘛,要是食量跟猫儿一样,很多食物都吃不了,确实会错过许多美食,对于安妃娘娘这种爱吃的人来说是绝对忍受不了的吧!

“嗯,妹妹说的对。”

宁妃也点头,她是身体不好,长年吃药影响到了胃口,去年养了一冬,身体健康了不少,这胃品也好了,吃的东西比往日多出半碗饭,喜得她身边的人直拜菩萨。

其实这也是个恶性循环,宁妃身体不好吃不下东西,这身体自然也跟着受影响,摄取不了足够的营养,她就没办法抵、抗病魔,这样一来自然也就长年躺在床上静养了。

说白了虽然有素月送去的珍贵补品给宁妃补身体,也有她自己经常出来走动,再加上胃口也好了,几方面下来这身体自然比往年也就好了。

这其实是个循环来着,但是古人可能不是很懂这些,但是在后世基本上大家都懂。当然太医们也懂,无奈他们说的话没几个人听,宁妃先前坚定的认为是自己身体太差,看着饭菜也不愿意吃,又不喜出门走动,这身体能好得起来才是怪事。

结果太医们说了千百遍的话,还不如人家安妃一句话,宁妃身体好了也把功劳按在安妃的身上,这让替宁妃治病的太医很郁闷。

好在对方早就了解到这些后宫嫔妃们的德性,所以很快也就不在意了,反正他们是但求无过,不求有功。

要是换成是御医,就宁妃先前消极的态度,早被人家甩脸子走了,理都不会理的。能给皇帝治病诊脉的人都是医术最好,并且脾气却不太好的人。

素月每隔三日的诊脉都是御医,皇帝在这上面给了她特殊。倒不是皇帝偏心,而是素月的身体之前损伤太重,毕竟是曾断过气了的身体,皇帝是怕有什么隐患御医们一时间把不出来,所以在他重生回来后,就直接换成了自己的御医,因为对方每次来都换成了太医的衣服,所以不但素月不知道给自己请平安脉的是御医,整个皇宫都没有人知道皇帝来的这手偷天换日。

这绝对是真爱啊,可惜皇帝做好事不留名。

正月二十,皇帝开印。

第一次上朝,参皇后的折子就堆满了御案。

终于来了,皇帝看着这些折子笑了。皇后的事不需他多操心,他现在要处置的是那几个番国的使臣团,特别是大逻国的公主,敢打扰到阿月,朕要让大逻国付出最大的代价,不知道一个公主的命他们愿意用多少金银珠宝来换?摸着下巴皇帝沉思。

后宫很快也接到了消息,全都按兵不动等着看皇后的反应。

皇后现在是什么反应呢?她傻了。

是真傻了,因为她根本没料到自己有一天会被满朝文武要求着皇帝废后。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本宫没有大错,没有人能废除本宫皇后之位。”皇后在凤德宫又砸又摔,上回砸的还没有补齐,这会儿又一砸,基本上除了一些不能砸的大物件,凤德宫易碎品全都没有了。

皇后让人来补,可惜内府不吃这一套,更不要说其余的几局,凤德宫的东西可不是随便谁同意就能补的,皇上没批准,这东西就不予补置。

皇后接到回复,气了个倒仰。然后凤德宫又开始叫御医,只是这一次来的只有几名太医,御医根本没露面。

皇后不清楚原因,还以为是皇帝已在彻底厌弃了她,在太医走后又哭又闹,骂朝臣们狼子野心,又恨安妃不安好心,都是她在皇帝耳朵吹枕头风,才让皇帝有了废后的心思。

而事实上,这跟素月没有半点关系,这一切全是皇后自己作的。她忘记了自己在除夕和大年初一时的行为,那是她让朝臣们失望的两天。

大秦朝比前朝甚至是再往前的朝代更重视国母的德行与操守,所以皇后之位不仅仅是皇帝的妻子,她身上还肩负着养育下一任皇帝的责任,如果一个只顾着自己利益的后,她养出来的皇帝只怕又是一个前朝暴君。

这是大秦朝从前朝的身体吸取而来的教训,前朝最后一任皇帝就是由他的母亲抚育长大的,可那位前朝最后一位皇太后,只知道为自己为家族争取利益,给交儿子的也只有不择手段,阴狠毒辣,稍不如意就打骂宫人,甚至连当时的大臣他不高兴就能当朝给对方一剑,这样的皇帝很可怕。

前朝本身就因为律法太过严苛而引得天怒人怨,再加上这么一位暴君,两者一加那威力可不是一加一等二那么简单。为了活下去,不断的有人起兵造、反。大秦开国皇帝同样如此,为了生存不得不反。

前朝血淋淋的教训让大秦人记住了,所以皇后并不是谁都可以担任的。至于太后,别看她为人偏心,很多事都不太懂,但正因为她不太懂,所以在政事上她从不插手。虽然心也很软,但起码她还知道什么是什么非,就像她之前偏心承恩公府,事后也知道错了,所以不见素月也不为难她。不会因为她让自己侄儿没了前途就迁怒她,让人在后宫给素月穿小鞋。

正是因为太后很识趣,所以皇帝虽然有些时候很气太后的行为,却从不会真正的不管这个娘。而皇后差就差在这里,她不记得自己的责任,只因为安妃让她有了危机就不顾大秦的利益,这对百官们来说,她的行为无疑是在挑战他们的神经。

总不能他们在前朝拼命维护大秦的利益,而皇后则在后宫拼命的拖后腿?这样的国母谁能忍,所以必须废后。

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要求废后之事越来越大,参皇后的折子也越来越多,景阳侯独木难支,只难眼睁睁的看着众人废后的折子一本又一本的递上去。

女儿啊,为父要怎样才能救你?

景阳侯无力阻止,只能闭眼不看。对皇后他是真的疼爱,可现在他们却保不住女儿与她肚子里的外孙。景阳侯知道,皇后做的事朝臣们都不能接受。连他在知道后也对女儿的行为很不满,更何况是别人。

当时那怕只假意阻止一下也好啊,让他有理由为自己的女儿辩解,可惜皇后别说假意阻止了,更是当着那么多命妇与番国使臣们的夫人与公主的面看戏,从头到尾都没有表露出一丝的阻止意图与不满,所以才引出了年后的废后大潮。

你是国母啊,你怎么可以看着番国的公主为难大秦人,让人逼到头上了都不知道反击,你这样还配身为一国之母吗?

这是景阳侯对皇后最失望的一点,明明以前的女儿很聪明的,怎么怀孕后就不懂得取舍了呢?

景阳侯还不知道皇后在宫中做下的那些事,如果知道他现在只会丢下这个女儿不管,因为他救不了皇后,同时还要顾及景阳侯府几百口人。

鬼屋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