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世卿欢(62)

作者:冷处偏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注意他是不是在骗你呀。”

持盈点点头,将这话认真记下,“嗯,放心吧,我记得了。”

“这是其一,还有…”

“不用了,剩下的就不劳烦信之兄了。”陵钧打断他的话,不悦道。

持盈正听得起劲,这下心里难免有小小的失落,不过她一想到陵钧这么好的人是自己的,那点小失落也就无影无踪了。

李信见状,撇撇嘴,心里颇为不屑:秀什么恩爱,难道全天下只有你们一对有情人?哼,本公子也有心悦之人。想到这里,他又郁闷起来,也不知道何灵那只狐狸精到哪儿去了,连个招呼也不打,唉,她要是能有持盈一半儿乖巧就好了。彼时的李信尚不知道,在他眼里颇为乖巧的持盈将会掀起怎样的风浪。

第七十七章 新的生活

“唉,这一天天的,除了吃斋念佛,就是吃斋念佛,得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一个穿蓝布衣的女人抱怨道。她年纪不过二十七八,姿容秀美,楚楚动人,这样的美人常伴青灯古佛确实可惜了些。

“行啦,还当自己是娘娘呢,你我如今不过是普通的女人罢了,早点认清现实吧,否则吃亏的还是你自己。”另一个布衣女人道。她的姿色虽不及前者,但显然也是养尊处优惯了的,如今成日的粗茶淡饭,简陋的住处,都令她明白,曾经的荣华富贵已经烟消云散,她所能做的,只有认命。

“你说得倒轻巧,你肯认,我不认,我年纪轻轻的,还想过好日子呢。”

“好日子?离了宫能有什么好日子?你是先帝的嫔妃,回母家是万万不能的,即使隐姓埋名逃出去,也不过是给富裕人家做妾,当过娘娘的人,谁能受得了那种侮辱?”

“你说得这么惨,可是我就不信你真是心甘情愿留在这儿。”

“不然呢,在这里好歹还有一条命在,出了这个门可就不一定了。”

安妃在一旁暗自摇头,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都到庙里了还不消停。她算了算日子,到这里也有七八天了,不知道南明安排的怎么样了。自那日宫变后,她就为自己寻了后路。皇帝成了先帝,太子登基继位,她们这些嫔妃也荣升成为太妃,后宫没了她们的容身之处,唯一的归宿就是寺庙,这是惯例。若她没有一场死而复生的奇遇,也就和其他人没什么区别,在这里吃斋念佛到死,可是她现在毕竟不同了。

入夜,安妃照例来到后山,她这样做已经有三四天了。她将大部分钱财交给南明,让他带到宫外藏好,然后购置马车,等她出去后两人离开皇城再也不回来了。她想过南明可能会背叛她,一个人带着钱财跑路,可是这种事情本来就没有绝对可靠的,她家里人还不如南明呢,至少南明敢帮她逃跑,所以她也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南明靠得住。

树林里传来细微的“沙沙”声,安妃听力敏锐,立刻注意到这不同寻常之处。一个黑影在黑夜的衬托下显得更加不起眼,可安妃知道,那是南明。

“属下参见娘娘。”南明压低声音道。

“起来吧。”安妃轻声道。“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一切都按娘娘的吩咐办妥了。”

安妃点点头,满意道: “既然如此,那我们现在就走吧。”

“娘娘,娘娘不用做其他的交代了?”

“什么交代?”

“就是娘娘这样走了,不会有麻烦吧。”南明迟疑道。

安妃翻了个白眼,“放心吧,我都安排好了,就算她们发现我不见了,也不会声张的。”

南明见安妃如此自信也就不再多言,两人走进树林,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寺庙。

翌日,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在京畿的一条土道上慢悠悠的行驶着。赶车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年,他穿着整洁的布衣,嘴里叼一根草,闲适地晃了晃手中的鞭子。马车里,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子一身淡绿色衣裙,身段玲珑,眉目如画,头上簪几支珠钗,手腕上带一只翠玉手镯,这副打扮,在贵人云集的皇城不算出挑,但在小地方还是挺惹人注目的。只见她菱形的嘴唇慢慢上扬,一副心情很好的样子。

“南明,你说我们去哪儿好呢?”

“主子说去哪儿属下就去哪儿。”他没有再称呼“娘娘”,那么不合时宜的词语还是尽快忘掉的好。

“现在是深秋了,这边要不了多久就会下雪,我们去南边,南边暖和,风景也好。”

“好,听主子的,我们去南边。”

“你别总是主子主子的,听着怪别扭的。”

“那属下该如何称呼?”南明犯了难。虽然她是先帝的嫔妃,理应称夫人,可是她没承过宠,出了宫以前的就通通不作数了,称姑娘吧,南明又有些张不开嘴。

“嗯,叫小姐,富贵人家都是这么叫的。”安妃想到自己做小姐时的日子还真不多,如今倒是一股脑儿补回来了,且还没有人在一旁指手画脚,真是太好了!

她正高兴着,忽然听南明说道:“小姐,属下还不知道小姐的名字。”他问这话时,脸通红通红的,可是隔着帘子,安妃对他的窘境一无所知。她想了想,觉得南明的话很有道理,哪有人不知道自家小姐名字的?这弄不好是要露馅的。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道:“我闺名幼安,这个名字是不能再用了,以后我就叫,就叫…”她冥思苦想了一番,终于决定,“就叫温妧。”

“温妧?”

“对。温是我外祖母的姓氏,妧是我小时候的乳名,那时她和我娘总叫我‘妧妧’。”

“幼安,妧妧…”南明低声唤道。“好,我记住了,小姐叫温妧。”

深秋的风萧瑟且寒凉,可南明心底却是一片火热。他原以为这辈子都只能隔着重重帷幕,敬而远之的人,此刻就坐在车里,他们要一同离开这里,去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这怎能不令人期待?

与此同时,夏芸萍和张朗也在前往西南的路上。

“朗弟,你的伤好了吗?”他们虽然趁乱逃出皇宫,可张朗为了保护夏芸萍,还是受了伤,且天气一天天转冷,他们又急于赶路,张朗的伤口愈合得不是很好。

“一点小伤,不碍事。”张朗不大在意,他原以为在玉坤宫是必死了,可谁能想到,他们竟然能够逃出生天?虽然过程不算顺利,但能活着出来已经是万幸了,同这相比,一点伤算什么!

夏芸萍了解张朗,知道他不肯因为自己的伤耽误行程,可是他再坚强也是血肉之躯,自己再薄凉,也不能看着他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朗弟,到了下一个镇子,咱们歇两天再走吧。”

“那怎么行?虽然新帝没有对我们发出海捕文书,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他父皇是怎么死的,他与我们同样清楚,你以为他会轻易放过我们?”

“这些我当然知道,可是你是我为数不多的亲人了,我怎么能对你的伤视而不见?我们好不容易才报了仇,好日子还没开始,我怕…”

“姐姐不必担心,等我们回到西南,那里就是我们的天下,别说不用再东躲西藏,就算是割据一方也不在话下。”

“夏家已经恢复到这种程度了?”她难以置信道。也难怪,她被囚禁了三十年,印象还停留在当初家破人亡的惨淡景象,哪里意识到时光飞逝,世事变迁?一粒种子尚且能长成参天大树,何况是一个一心复仇的家族?

“那是自然,夏家在西南联合了众多土部,他们都纷纷表示效忠,只待时机一到,便可裂土封疆。”张朗信誓旦旦道。在他眼里,夏家的势力已经坐大,哪怕是改朝换代,也是迟早的事。之前只有少部分夏家子弟随他发动宫变,那些人基本上都葬身在宫中,不是说夏家无能,而且想要保存实力,到时候好与皇家一决雌雄。他们通过祖辈的教训已经知道,承诺是不可信的,所以,如果要做什么事情,还得自己亲自来,只有自己才不会欺骗自己。

“很好很好,我夏家的人真是从来都不会叫人失望。”夏芸萍得知了夏家现状,心中振奋,有势力强大的家族为依靠,谁还能动她分毫?

“既然如此,那就再没有后顾之忧了。朗弟,你的身体要紧,我们还是在下一个镇子稍作歇息。”

张朗见她还没忘记这件事情,只得依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