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不知处(91)

作者:一枝香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叮嘱了半日,傅清宁一一应了,见他还有很多话要说的样子,便道:“你说的我都记下了,还有什么话你回来再讲,这天快黑了,你快回去吧。”

温荣一笑,眼见周围无人,飞快在她颊上亲了一口,方才跳上马,扬鞭走了。

*

孟琳见孟瑾回来,脸色很是不好看,也知道是碰了钉子了,便道:“她有温府撑腰,就不把我们姐妹放在眼里了。”

孟瑾也是一肚子气:“等祖父进京。请他老人家出面吧。”

孟老山长复出是国子祭酒,翰林编修,算是个清贵的职位,孟二夫人己接到信,算一算时间,再过几日孟山长就要到了,所以赶紧着要把房舍安排出来。

孟家二房的宅子座落在京城西角的紫衣巷,虽然算不上最好的地段,也是很不错的了。左邻右舍都是朝中的官员。就是房舍不够宽敞,幸好在孟山长一行人进京前,暂住的柳大人一家己寻了宅子搬出去了,孟二夫人也松了口气。

孟山长他一来,正屋肯定是要让出来了,虽然她心里也不是很乐意,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毕竟孟山长是一家之长,素来积威甚重,该给的尊重不能不给。

另外她还有一桩心事,孟琳已经十八岁了,还没有订下亲事,也不是没人来提亲,只因母女俩都是心气高的,京里的那些二世祖三代孙的纨裤看不上眼,想要找个才貌双全家世好的少年英才。

这条件说着容易寻着难,所以高不成低不就,就磋砣下来了。

这次孟山长复出国子监,里头那么多儿郎,大多是上等人家的孩子,请他老人家留意留意,都不定能寻出一个好的来。

傅清宁也听到孟山长进京的消息了,不过,既然老人家没召唤,她也权当不知道。

春色渐深,天气一日暖似一日,诗社的举办地点也从暖坞移到了荷花荡上。里面又加入了几位姑娘,莺啼燕语红袖墨香地越发热闹了,时间也频繁了许多,改成一月两次,逢一和十开社。

但是熟人反而少了,傅清宁不会做诗的当然不会去,江宜男倒是去过一次,回来便有些不愤,和傅清宁说起来,“本来就是姐妹们解闷取个乐才办的,好好的做几首诗也罢了,现在变成争奇斗艳炫耀的地方了,一个个都想着拉班结派的做魁首。”

傅清宁道:“人多事多,这是肯定的。”

“更好笑的是谁都争着当社长,好象很有荣光似的,现在安远伯府的陈七姑娘和永乐侯府的沈二姑娘斗得可厉害。把她们老爹在朝中那套都带过来了。”

安远伯和永乐侯在政见上一向不对付,连带他们的子女都是互相看不顺眼。

傅清宁不料一个小小诗会也能搞出这么多明争暗斗的花样,也觉得有些惊讶。

不过,她原本就是个提供场地的,如今不在花坞举办,她也乐得轻松,至于那些贵女间的明争暗斗,跟她是八杆子打不到一块的。

然而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她不找麻烦,麻烦却找上她了。

有一回陈七姑娘和沈二姑娘又为办社的场地争执起来了,不知是谁扯到原先举办诗会的花坞,一行贵女便浩浩荡荡往花坞来了,开口就让她把花坞在交出来办诗会,完全没有商量余地。

傅清宁终于体会到温荣所说的弱肉強食了,平民百姓也不易生存啊。

这件事情,还是去找幕后的大老板,华夫人商量一下吧。

还没等她出发,华夫人已派人递了信过来,只说让她不用担心,她们那群贵女要做什么就让她们做什么,其余的事情华夫人自会处理。

傅清宁得信心下大安,心想华夫人的消息还真灵通,不过也难怪,这花坞里的伙计原来都是她的家仆,一有风吹草动只怕早就报给她了。

五日后诗会在花坞按时举行,次日安远伯和永乐侯两府各自收到了一份巨额帐单,上面花坞各项花费和损失列得清清楚楚,甚至姑娘们踩坏了几朵花都有记录。

这帐想赖不行,不付也不行,毕竟对方来头太大,两家都不敢得罪,乖乖交了银子还得上门赔乱道歉赔尽好话。

诗会就此解散,江宜男和傅清宁说起来的时候有些惋惜,毕竟自已也算得上开创人,却也颇为解气,她对其中的详情也不甚了解,只知道陈沈二位己被禁足,应该有段时间不能露面了,她本来就看不惯这两位的行事作风,恨不得拍手称快。

傅清宁心下却暗暗惊呀,能同时摆平安远伯和永乐侯二家,来头绝对不小,她本来就觉得华夫人不是普通人物,这会儿就更加确定了,这京城还真是藏龙卧虎关系复杂,便是这么一个小小花坞也牵涉到了那么多的关节。

此时安远伯陈东奇也正在妻女前大发雷霆,“你教的好女儿,这个时候了还给我找事,他们正愁寻不出错,现在倒好,给了他们现成的把柄。”

陈夫人替女儿委屈,“这事也不能全怪蕊儿。”

“你还帮着她,我花了多少力气谋兵马司一职,全扔了流水了。”

兵马司总督林岷因罪被查,目前还押在牢中,这个职位眼看要空出来了,因是个肥缺,各路人马都在打它的主意。

陈夫人吃了一惊,“老爷?”

陈东奇苦笑道:“罢了,命里无时莫强求。倒是便宜了沈周那老贼了。”

他顿了一顿,“蕊儿是不能再留在家里了,你送她回老家,找户好人家嫁了。”

陈夫人浑身一颤,“老爷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吗?”

“回旋?”

陈东奇低低冷笑一声,“现在京里还有谁敢和蕊儿结亲,飞扬跋扈,德行不修,听听永华长公主给的评语。”

陈七姑娘得知要将自己送回老家的消息,大哭了一一场,“娘,都是肖静彤那个贱人挑拨的,若不是她,女儿也不会和沈秀起争执。也不会另寻花坞做场地。”

陈夫人跌足叹道:“唉,女儿,你受了人家的暗算了,也是我平时太宠你,养成你事事好强处处拔尖的性子。现在说什么也晚了,你爹要送你回老家。你就乖乖的吧。到那里娘再给你找门好亲事。”

沈二姑娘的遭遇也不比她好。

这京里的上等人家讲的是一个好名声,任谁得了永华长公主那八字评语,都会抬起不起头来,而且人家也不是随意下的评论,事实摆在那里呢,永华华长公主虽然深居简出,但这并不表明她己远离了权力的巅峰,相反,圣上对她还是十分倚重的,涉及到国之事都与她商量。

所以,沈二姑娘虽然没有象陈七一样被送回老家,却被送到了家庙清修。

这比送回老家更糟糕,送到家庙的下场,先别说青灯古佛的日子有多枯燥,最可怕的是过两年回来,整个人己被京城的贵女圈遗忘了。

江山代有人才出,京中的贵女更新迭代也是很快的,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浪花一朵,泯然江河之中。

任凭沈二姑娘多么不情愿,两天后她就被塞进了一辆很不起眼的青篷马车,悄悄地押送到家庙去了。

马车出城的时候天刚微亮。

花坞的大门尚未打开。

傅清宁正对着镜子梳头发,突听扑通一声轻响,好似有石子什么的落在了窗户上。

她推开窗子一看,眼前现出熟悉的一人,手里握着马鞭,正笑吟吟地看着她。

还没等她回过神来,对方已经将马鞭一放,从窗外跳了进来,伸手接过了她的梳子,“我替你梳吧。”

她连忙道:“不用,我梳好了。”拿根簪子将头发草草绾起,“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

傅清宁见他一脸倦色,身上还带些风尘仆仆的,不禁嗔道:“刚回来你不回府休息,不累吗?”

温荣有些时日没见她,见她浅嗔薄怒也觉得可爱,伸手搂住了她的腰,“我想你了,这么久不见,你想我了没有?”

他见怀中少女俏脸生晕,便轻轻笑道:“你不想说没关系,让我来试试倒底想不想。”说着,一低头吻住了她的唇。

兰草见自家姑娘向来是早起的,这会儿早饭都摆上了还不见动静,心下有些奇怪,便过来敲了敲门,“姑娘,你起来了吗?”

屋内傅清宁挣不开身,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低声道:“你快放手,不然兰草要进来了。”

温荣在她耳边道:“今天陪陪我吧。”见她胡乱的点了下头,方才松开手,笑道:“不许耍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