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不知处(84)

作者:一枝香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傅清宁将鱼往她手里一塞,“什么乱七八糟的,只是路上遇到的,来家吃个饭而已。你快把鱼清理了,趁着新鲜好吃。”

兰草撅了撅嘴道:“路上遇到的,哪有那么巧?”

一面说,一面把鱼拿回灶下去,拿刀剖了鱼肚,剪去鳍尾,做了一条清蒸,一条红烧。

她的手艺果然不错,味道很好,两条鱼全吃光了。

温荣吃完就走了,傅清宁送他出门,回来只听兰草叹道:“唉,其实温公子真的很不错,我看他对你很有诚意。”

“咦,你不是说他要三年孝不好吗?现在怎么又改主意了?”

“姑娘你当我眼睛是瞎的,我看你们在饭桌上眉来眼去的,你们一定认识很久了是不是?”

傅清宁气道:“我哪有跟他眉来眼去?”

“不管有没有吧,姑娘哪,这京城里的人都是势力眼,现在找个好人家不容易,温公子家世好,长得也好,这么好的条件,留着他也是有备无患嘛。万一这三年你找不到合适的,那他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有温荣这样有份量的后备人选,现在兰草对傅清宁的亲事也不是很着急了。

虽说三年的时间很长,谁也说不准有没有变数,但她自认是个很有眼光的人,看温荣对自家姑娘的样子,还是很有情义的,这样的人,就算等上三年也是值得的。

她不唠叨,傅清宁也落得耳根清静。

第72章

很快又到了十八,诗会的日子到了。

一早姑娘们就陆陆续续地来了,傅清宁迎接她们进了暖坞,只见里头一切安排就绪,案上摆着文墨纸砚,几上各种零食点心,因为天冷,地上还摆了一个大铜盘,里面燃着炭火,又有一个红泥做的茶鼎安在盘内,里面煮着香茶,茶香袅袅,加之花坞里繁花似锦,众人倒似置身于暖春之中,一时间赞叹不已。

江宜男指着那炭盘上的茶鼎道:“这个主意很妙,既然取暖又能保持茶水不冷,一取两用,清宁是你想出来的吗?”

傅清宁笑道:“哪里是我的主意,是我花坞里的一个伙计教我的。”

众人便道:“听听,她这花坞的伙计都这么风雅。”

喝着茶又赏了一回花,姚心燕忽道:“咦,怎么唐姑娘还没来?”

等着一轮茶过,唐珧方才来了,“我才在路上遇到肖府的四姑娘和孟府的二姑娘,被她们拉住她们聊了好一会,她们听说我们在这里办诗会,都很有兴趣也说一会要来呢。”

姚采荷是个心直口快的,“肖四姑娘也就罢了,我就不喜欢孟二姑娘,一双眼睛都顶到天上去了。”

唐珧扑哧一笑,“人家老爹是四品官,傲气也是有的。”

姚采荷撇了撇嘴,“只是个四品官吧,朝中有的是一品二品的大员,也不见得眼睛都长到天上去的。”

“谁知道呢,官大一品压死人,一品二品那些大员咱们也没有机会接触,就咱们来说,四品官已经不小了。”

正说着,突见兰草提了一篮子樱桃过来,对傅清宁悄声道:“姑娘,这是有人刚刚送过来的。”

傅清宁疑道:“谁送的?”

兰草摇头,“是个陌生的伙计,我不认得。本来要问个明白,偏他放下篮子就走了,叫都叫不回。”

“平白无故送了篮樱桃,别是送错地万了吧。”

“没错,是指明了送姑娘你的。”

傅清宁也有些不明所以,让她将樱桃放下,与众人分吃。

众人看那樱桃颗颗滚圆,新鲜饱满,都是诧异之极,毕竟樱桃是罕见之物,京城并不出产,要从南彊运过来,所以就算是盛夏出产的季节,一般人家也是吃不上的。更别说在这寒冬腊月,那真是价比黄金。

唐珧先拣起一个笑道:“想不到咱们还有这个口福,这大冬天的,樱桃可是金贵物,听说有钱都买不到,全都贡上了,咱们也做一回宫里娘娘。”

江宜男灵机一动,“要不我们先以樱桃为题,做上几首诗吧。”

众女纷纷称妙。

当下点了甜香为限,众人自去构思。

香燃到一半,忽听外头园子里有人说话声,唐珧从窗里往外一瞧,笑着招呼:“孟姑娘,肖姑娘,这边来。”

肖静彤披着镶狐毛的斗篷先走了进来,笑道:“呀,你们这里头倒是暖和。”说着脱下了斗篷交给了身后的婢女,又招呼道:“琳姐姐,你怎么不进来。”

孟琳今年十七岁,比肖静彤要大一岁,但是论辈分,肖静彤却比孟琳还要大上一辈,她的姑母肖氏是孟琳的继祖母,按理孟琳该称她姑姑,不过那样实在太别扭了,所以平时两个人还是以姐妹相称为主。

孟琳披了件雪白的貂裘,首饰精巧,妆容细致,颇有几分京中名媛的风范。

她一进门,先扫视了众人一眼,目光落在傅清宁身上,突然脸色变了变,脱口道:“傅清宁,你怎么会在这里?”

她问得甚是无理,姚心燕对她一向看不顺眼,说道:“傅姐姐是这花坞的主人,她不在这里那要在哪里?”

孟琳脸上现出几分惊讶之色,倒没再说什么。

这时江宜男道:“这香快要燃尽了,不知各位的诗词都做得怎么样了?”

因为刚才一打岔,各位姑娘光顾着说话了,这回一看那香果然只剩一小截,纷纷叫苦,说道:“哎这不算,再点一只吧,肖姑娘孟姑娘两位也可以参加。”

唐珧笑道:“那可不行,肖姑娘和孟姑娘可以一会补上。”

众人纷纷苦思起来,孟琳眼看无人注意,便走到傅清宁身边,轻声问道:“这真是你的花坞?”

傅清宁道:“并不是,我只是替人打理。”

孟琳撇了撇嘴:”原来你是给人看铺子吗?别忘了你和孟家也是沾亲带故的,居然从事这种下贱人的行当。“

傅清宁冷冷道:“这个不关你的事吧,我姓傅,并不姓孟,我的事轮不到孟家来管。”

孟琳轻哼了一声,还要说些什么,只见肖静彤走了过来,笑道:“琳姐姐,原来你和傅姑娘两个认识啊。”

孟琳哼了一声,“谁认得她了。”说着,便转身走了。

肖静彤跟上来悄悄儿问道:“琳姐姐,你是不是和傅姑娘有什么过节啊?说来听听,我给你们搓和搓和。”

肖静彤是国公家的姑娘,身份高贵,也是难得能让孟琳高看一眼的。

在她的追问下,孟琳想了想还是说了实话,“搓和倒不用,她是我的一个远旁表姐,以前我去孟州做寿的时候遇到过她,就是不知道她怎么到京里来了。”

“哦,原来你们还是亲戚,琳姐姐,我和你说,你这位姐姐不简单呢,大冬天还能吃上樱桃,便是我家老封君也只能入宫尝一尝吧。我看她只怕和宫中有些干系。”

“不过是一篮樱桃吧,能和宫里扯上什么关系。”

肖静彤见她不信,便笑道:“等着瞧吧。”

一时姑娘们的诗写完,肖静彤和孟琳也补上了两首。

众人评判一阵,定了名次,分吃了樱桃,看着天色不早,便一一告辞了。

兰草帮着收拾残席,说道:“姑娘,我看琳姑娘脸色不好呢。别说是姑娘你丢了她的脸吧。”

傅清宁倒不是很在乎,“那就是她的事了。”

孟琳回到家,径自往孟二夫人房里去了,将遇到傅清宁的事说了一遍。

“娘,果然是乡下来的丫头,好歹也和咱孟家沾亲带故的,现在给人看铺子呢,你说丢不丢脸,我都快在一帮姑娘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了。”

孟二夫人比女儿要看开多了,“人家姓傅,咱们姓孟,究竟是隔了一层,很可以不用管这个闲事。”

“我是怕呆久了要闹出乱子呢,这京城那么容易留下来的,万一有事求到咱们家里来,你说帮不帮哪,我说,还是赶紧写封信去蓟阳,让傅家把她接回去吧。”

孟二夫人拍拍她的手,笑道:“好好,等你爹回来,我和他说吧。”

她突又想起一事,“你瑾姐姐要进京了。”

所有的姐妹中,孟琳最不喜欢的孟瑾,嫌她有事没事就爱拿大道理训人,闻言皱起了眉道:“她进京干什么?”

孟二夫人道:“她和衡之跟着柳大人一起上京的,柳大人的任期到了,要进京述职,只怕还要打点下关系,想留在京里。娘和你说,遇到你瑾姐姐你可要热情点。便是不看你瑾姐姐的面,也要看柳家的面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