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记(68)

作者:海中虫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陈良翰气的连脖子都涨红起来,可他也不能把陈正容怎么样了。那位乌桓小王子的吩咐,可是要把陈正容完完整整的请了过来。

本身方法就错了,如果再让陈正思出了点什么事情,到时候他有一百条命也不够乌桓杀的。

陈良翰朝地上呸了一口,挥了挥手让乌桓士兵带走陈正思,连姐姐也不认了,装出一副不屑的神情,“什么不忠不义,净说些戏台上的浑话。等到时候我大权在握,把你那心思歹毒的母亲一并杀了,到时候看你还说不说这话。”

陈正思连眼神都不想给他一个,更兼那位乌桓小王子自称为武顷,说什么与她三妹薜荔是好朋友,此番找她来也只是出于薜荔所托,要保护好陈家上下的性命,只求她写几首诗以寄给薜荔作为还活着的证据。

她全部心眼放在和武顷斗智斗勇上,陈良翰再怎么斗鸡似的看着她,也只能做无用功。

只是这时候,城墙上站着的是她的父亲,城里面还有她的母亲,陈正思无论也不能再继续控制情绪下去,泪水涨满了眼眶。

陈正思清楚哭是无论如何也没有用的,她拧紧了眉头,对武顷怒道:“难道你以为只凭我父亲便会将向县拱手奉上?”

武顷轻声“啧”了一下,“当然不只是你。”

他话音刚落,几个乌桓士兵就把陈正思身后一直低着头的两人拉了出来,扔到了马前面。

“陈老爷,还记得这两位吗?”武顷朗声对城墙上喊道,“大宁都司那里我记得有位小吴千户和您关系很好来着。可惜啊,这两个下人没去成大宁都司,反而误打误撞的来到了我乌桓军营内。”

张师爷看着面前后背绷的死紧的陈老爷,无声的叹了口气。如果拿棋局来比如当前局势,那么如今在场上的双方已然是步入了死局——对向县的死局,几乎没有活路可言。

要硬拼?精神十足装备精良的乌桓兵他们这群临时拼凑起来的民兵如何能打过。要智取?且不说人数,朝廷的外援几乎不会到来,就算伤对方个几千人,那也对局势毫无帮助。

陈老爷下的几手准备他不是不清楚,往上的知州布政使,大宁都司和朝廷援助。可随着乌桓一步步的紧逼,一次次的派人交涉,无疑是在告诉陈老爷:他所有的准备都没有用处,全部都被乌桓破解了。

张师爷其实对大齐并没有什么归属感。他打小生活在西州,长大后侥幸考中了举人靠做馆为生,却被人陷害至家破人亡,不得不隐姓埋名当个师爷苟且偷生。他认同的唯有陈老爷,也只因为士为知己者死。

就好比现在,不管是战是降,他也只听陈老爷一个人的命令。

而正在此刻,留福他们从金陵出发,抄近路直接进入淮山直奔扬州,如今经过一天的脚程,已经达到了扬州境内。

淮州府还好,距离金陵和直隶比较近,一直委派了心腹大臣任职布政使,靠着颜文硕的手书,一路畅通无阻。可扬州府不一样,之前便开始闹五斗米教,过经恐有其他事情发生。

留福看了看身后几位包裹着黑布的时疫患者,心里明白时间不多了。不只是向县的时间,让乌桓感染上时疫是一会儿事情,让时疫爆发又是另外一回事。就算这几个抱着自杀念头的患者真让一些乌桓士兵感染上了时疫,要想解救向县,也不是一时半会的功夫。

他必须要加快脚步,要敢在乌桓进城之前,陈家没有人受到伤害的时候。

随着留福的马车不断往常州驶去,留在金陵城里的薜荔不顾颜文硕的劝阻,直接跪在了御史台门口,上书希望十三道给事中和诸多御史大人能直言上书,为常州百姓争取一线生机。

颜文硕当然觉得此行无用,“你真以为如今的御史还像世祖成宗时期一般直言进谏吗?金陵城里有句俗语,二十御史大夫,一半姓易,一半姓徐。你跪坏了身子也对向县毫无作用。我已经让留福出发了,现在也只能听天由命。”

薜荔却道:“为何只要听天由命,我就不信这些食官禄者都是碌碌无为之辈。哪怕只是多了一个人知道了向县的这件事情,也好过大家一起装聋作哑的强。我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的在书院里苦等着。”

颜文硕品出了薜荔未出口之言的意思——留在向县的人都是她的亲人,所以她就算明知毫无希望,也要去试一试。可自己不算是她的亲人吗?

他嘴里泛起了一丝苦意,却也只好拜托棋童照看一下薜荔,莫要让被府尹和金陵卫的人捉拿了去。

还好,事情很快便有了转圜的余地,就在留福达到扬州府的边境,向县被围住第七天,的时候,扬州府的五斗米教总算是闹到了金陵城来。

扬州府的一位同知千辛万苦逃到了金陵城来,上书参了徐首辅一本,说他故意隐瞒常州西州被乌桓攻陷的事实,放任手下人为非作歹以至于闹到了出现五斗米教。希望朝廷早日去解救扬州和常州百姓,不让他们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恰巧,就在同一时刻,扬宁卫的一个副千户也来到了金陵城,他上书参了双子先生,说他的亲信在扬州城内掠夺童男童女,只为了满足那个道士的炼丹之欲。

第76章 商人和监生

朝堂上下吵闹做一团,甚至有几个官员直接在朝堂之上打起来了。手上的玉笏都打断了好几根,直到易需和徐公都觉得这出戏唱的差不多了,才给众官员一个暗示,让他们平静下来。

现在皇帝拒绝上朝,也拒绝看奏章,一切事情都交由徐公等阁老大臣商定。可易需虽未真正入阁,却有阁佬之实,二人手里的势力和派系都不小,谁也奈何不了谁。

二人对视一眼,都在暗暗在心里面骂对方是老狐狸,没安好心的祸国奸臣。手下的官员们也各自找准了目标,直接把午朝变成了一群人在骂街的菜市场。

一个太监悄然从后面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份圣旨,不知道在前面站了多久,只是一直静静的看着诸位大臣的丑态。

易需心中一惊,他直觉这太监和他手上的圣旨肯定于他无意,飞快思索下,他简直是凭借身体反应喊出了:“诸位同僚,圣上有旨意,切莫再做市井之态。”带头第一个跪在了圣旨前面。

这一声把徐公惊了一跳,他也这才注意到这个太监,忙也跟着跪下,掩饰般的说道:“臣等接旨。”

其他官员们虽然有些蒙圈,但个顶个都是见风使舵的高手,见人都跪了,忙也跟着跪了下去——总之不要让自己成为那个万红丛中一点绿就好。

此时,那位太监才拉长了语调,笑眯眯的对着跪在最前面的两位阁老道:“今个儿圣上精神好,特意搬来奏折查看一番。二位阁老一向是我朝重臣,圣上器重无比,可怎么越来越不会办事了呢?”

这句“不会办事”一出,满朝之人别说出声,就连呼吸都恨不得没有,只希望自己消失在朝廷之上。之前打架的几位更是把头紧靠在了地面上,生怕太监认出来他们来。

易需和徐公年老成精,虽被当面斥责,可大体还是稳得住。二人仿佛突然有了默契,一同磕头谢罪道:“臣有罪,甘愿被罚。”“臣办事不利,甘愿受罚。”

太监还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被罚也不必了。二位大臣辛苦久已,朝廷全赖二人,也颇有些担子太重——兵部尚书董奕上前接旨。”

一个身材高大,身着红色官袍的身影从众人当中走了出来,掀开袍子跪在了两列人之中,“臣接旨。”

“圣上口谕,兵部尚书董奕人品贵重,性情廉直,才华出众。而今危机之时,故临危提为建极殿大学士,入文渊阁,管常、扬二州的相关事宜。”

太监看着董奕接旨退下,却还是没有走,而是继续颁布旨意,“华盖殿大学士徐泓敏、吏部尚书易需二位大臣劳苦功高,为朝廷操劳许久,圣上极为担心二位大臣的身体,生怕于江山社稷有害,因此特命咱家转述二位大人,您二位可以在家休息一个月了。”

易需连头都没有抬,赶紧谢恩。他把这段话转换一下,皇帝的意思就是在说:他不想再看到朝堂党争,而闹出这么大风波的两人,都赶紧给他回家呆着清醒清醒脑袋。

是不大舒服,但再一看徐公脸上也是同样的表情,易需顿时便心情舒畅许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