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造反的未婚夫(78)

祝宜榴在一旁站了一会儿,才鼓起勇气问:“五姐姐,你这是做什么啊?”

“也不做什么,只是这里的土好,便拣一些回去种花儿。”

“......”

才刚刚和祖母在寿安堂大“吵”了一架,现下便有心情拣土种花,祝宜榴觉得这个五姐姐可真了不起。

她憋了半天,到底还是没憋住:“五姐姐,你不怕么?”

宜臻拣好了土,盛在丫鬟拿来的一个大海碗里,瞧上去心情并不坏,神情是一如既往的温柔:“怕什么?”

“祖母......你方才那样说祖母了,祖母一定很生气。”

整个西园十分静了一会儿。

祝宜榴身后跟着的丫鬟比她还年幼,比她还胆小,此刻缩在后头一声不敢吭,连眉毛都不敢抬一下。

少女面上没有丝毫变化,语调依然是和缓的,轻柔的:“生气也没有法子啊。”

“有些话若不是不得已,也不会轻易说出口的。但既然说出口了,那便是不说不行了。”

是的。

若非不得已,谁又愿意让自己落得一个目无尊长,肆意顶撞的坏名声呢。

只是......

“五姐姐,你......你不怕吗?”

小姑娘又问回到了原来的那个问题上。

宜臻望着她干净疑惑的眼眸,终于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认真想了一会儿,而后道:“也不是太怕。”

“因为打从一开始我就知道,那些算计我的人,不过都是纸做的老虎,面上看着威风,实际却没多少本事,敌我不清,轻重不分,人也蠢。”

宜臻说话很慢,每一句话,仿佛都要刻进祝宜榴的脑子里:“不论他们费多大的气力,使出什么样的手段,到最后都只不过是伤敌五千,自损三万罢了。”

“所以我不怕。”

......

祝宜榴今年才八岁的年纪。

虽然早熟,但也不过是个稍大些的孩子,对世间万事并没有太深刻的认知。

更何况,祝府这样的深宅大院,四太太那样见识浅薄的母亲,又能带给她多少见识呢?

不过就是整日拘着,有时随长辈们去庙里吃斋念佛,有时被长辈们带着去别的府里赴宴,从一个深宅换到另一个深宅,仰头瞧见的天空永远有边际。

除非她是个和祝亭霜一样打小爱念书的灵慧孩子,否则,长大后,也只会是第二个祝宜嘉罢了。

她见的那样少,知晓的事都是从旁人嘴里听来的,所以她怎么也不明白——

“为何二姐姐是纸做的老虎,没本事人也蠢?”

方才在寿安堂的时候,四姐姐说了,算计她的人是二姐姐和三姐姐。

三姐姐她是懂的。

因为好像不论在谁眼里,三姐姐都不太灵慧,有一回,她还听见大厨房的方厨娘和她侄媳妇说,三姐姐连二姐姐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

可是二姐姐......

“二姐姐是郡主呢,祖父说她比大哥哥他们还有出息,连太子都欣赏她,这样也不算厉害吗?”

宜臻眉梢微挑,弯唇露出一丝淡笑,却没有说话。

郡主这个称号,是大伯父给她挣得,与祝亭霜本身,并无多少关系。

祖父赞她灵慧,是因为幼时的祝亭霜确实早熟又机灵,而府里的哥儿们又寻不出一个出色的,这样一比较,就显得她这个女孩儿格外聪慧。

“怎么样的人才算厉害呢?”

少女淡淡一笑,“若和府里没念过书上过学的小丫头们比起来,你三姐姐也算厉害。可若是和祝府外头真正有本事的人比起来,祝亭霜也就是个常人罢了。”

你三姐姐。祝亭霜。

祝宜榴不明白,为何明明之前是三姐姐推她下的水,五姐姐却好似更厌恶二姐姐。

“外头有许多比二姐姐厉害的女子吗?”

宜臻没有回答。

她俯身摸了摸小姑娘的脑袋,眼眸里难得出现几分真实的柔和:“宜榴,你是个懂事早的孩子,虽然人们总说,孩童太稳重就不招人疼了,但在这府里,心思重反而是好事儿。”

“小七,别人说的话,你听在耳朵里,记在心里,不明白的自己先斟酌思量,轻易不要问出口,因为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以善意待你的。”

小姑娘揪着衣角,对堂姐姐的悉心教诲有些受宠若惊,又有些局促不安。

“我说怎么看见小七一个人往这边来,原来是来寻五妹妹你了。”

前方忽地传来一个冷淡的嗓音,有人踩着木屐缓缓而来,衣袖如清风,目光皎皎如明月。

这种仿佛时刻便要飞升而去的,仙子般的潇洒与逸然,曾经让祝宜榴着迷了许久。

是二姐姐。

仙子般的祝亭霜在青石砖路前停下,视线落在宜臻身上,语调缓缓:“怎么,你自知得罪了祖母,怕在府里失去了靠头,干脆慌不择食,连七妹妹这样的孩子也想要蒙骗?”

宜臻微微蹙了眉。

“五妹妹打小就不爱出门,一月里有二十日都生着病,原来竟都是托词呢。”

她的语气似嘲非嘲,“那些了不得的人物,四妹妹若是有空,也介绍给我认识认识。”

什么了不得的人物?

这没头没尾的,又是说到了哪里去?

一抬眸,对上她淡漠又嘲弄的眼神,宜臻忽然就明白了。

噢。

原来是指她方才说的“祝府外头真正有本事的人”。

宜臻打心底里地觉着这个声名在外的二姐姐没意思。

从小就这样觉着。

她打心底里不愿意和她说话聊天儿。

从小就十分不愿意。

祝亭霜这样的女子,凡事都只有半桶水的见识,却偏偏爱装高深,生怕人不清楚她知道些什么。

看似内敛冷淡,实则外露又爱显摆。

她甚至不太明白,为何太子那样从小由内阁大学士教导长大,与文武百官来往不断的人,竟然会真的觉得祝亭霜惊才绝艳。

她不是嫉妒,也不是不甘,而是真的困惑。

“倘若真有这样的人物......”

“真有这样的人物啊。”

少女抚平裙摆上的褶皱,唇角微弯,嗓音又轻又温和,“多得是这样的人呢,二姐姐竟然一个都没见过么?”

祝亭霜轻嗤一声:“这么些年,不论是朝堂还是江湖,但凡数得上名儿的人物,我都见过了,大多都是名声高于本事,所以真是奇了,我怎的就没有五妹妹你这样的好运气。”

“良禽择木而栖,二姐姐没能瞧见,也是情有可原。”

“祝宜臻........”

“二姐姐,你没有旁的事儿要做的么?”

宜臻直接打断她。

“什么?”

“你若是实在空闲,去寻三姐姐顽儿,也好过在这里与我绕这些口舌。就像二姐姐你自己说的,便是真的说赢了我,又能如何呢?”

少女的目光静静的,落在她身上,极轻,极淡,“你最敬佩的巾帼女将燕瑛华是我义姐,你视为对手的孙相遗孤孙文无,是我最要好的闺中密友,你说自己虽从未见过,却早已在心底引她为知己和老师的松韫玉松先生,正是我老师。”

“二姐姐,你说我什么人没见过?”

......

少女收回视线。

语气第一次那样冷:“二姐姐,我就是不听你的谆谆教诲,就是不愿与你说话,不论你说什么,做什么,又有多少人追捧,我就是瞧不上你。便是我一辈子都这样固执,你有何法子呢?”

“......”

“所以,别在我身上浪费功夫了。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你自己瞧不见良禽,就好好养棵好木出来,成日里盯着旁人,有什么意思?”

“很招人烦。”

她转了身,迈步离开了。

徒留一个差点没被气昏的祝亭霜,和懵懂又畏缩的祝宜榴。

祝宜榴这时还在想,二姐姐可不像她三姐姐那样好欺负,这次五姐姐激怒了她,她以后定然放不过她的。

五姐姐父母兄弟都远在黎州,独身一人的,万一又像上回一样被算计毁了名声,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她甚至想到了五姐姐被算计的狠了,不甘示弱,干脆和二姐姐争得个鱼死网破的场面。

但她从未想过,这一回,竟然是五姐姐最后一次与她说这么多话了。

也是她最后一次唤她五姐姐。

因为春闱殿试结束后的第二月,二房从黎州来信,说祝二老爷身子不大好了,想把嫡幼女接过去尽尽最后的孝道。

阿淳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