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造反的未婚夫(110)

“......宜臻,这也是我的孩子。”

“那所以我才想认真问你,你究竟想不想要这个孩子嘛。”

“我想。”

他顿了顿,垂下眼眸,“我从前并不觉得人一定要传宗接代,甚至觉得养个孩子费心又费力,于自己毫无用处,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生。”

宜臻仰头望着他。

“我并不如何喜爱孩子。但如果这个孩子是我和你的孩子,宜臻,我会好好养育他,会爱护他。”

“我说真的。”

宜臻还是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他。

眼眸里的情绪很宁静,很专注。

就在卫珩以为她要说出什么感人肺腑的话来时,小姑娘忽然咧开嘴,弯出一个烂漫的笑。

“好,我明白了。”

她拍拍胸脯,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豪气万丈,“你不必怕。孩子是我怀着的,生也是我生呢,怀胎十月,难受都是我难受,你大可以去骑马猎鹰。而且我会养孩子,祝亭钰那个小兔崽子,从小就是我带大的,如今不是也长的像模像样的了。”

“......”

宜臻不是在玩笑。

她是说真的呢。

从得知自己怀了这个孩子起,她心里头一点儿慌乱都没有。

因为她觉得自己能付得起这个责任。

她是独身一人随卫珩来西北的。

没有父母兄弟,随行嫁妆也难带来,没有丝毫依仗。

最开始在西北时,卫珩十分十分忙碌。

虽然他极力想要照管好她,手上的兵权,库房的钥匙,最私密的账本,他商议要事的书房,宜臻通通可以用。

来去自如,不容得手底下的人有一丝不尊重。

但宜臻知道这没用。

你没有自己的本事,只是仰仗着卫珩的宠爱过活,那么不论卫珩待你有多好,他身边的人也不会真正拿你当一个人来尊重。

不会记得你是祝宜臻,只会记得你是卫夫人。

宜臻不愿意这样。

所以她很努力地去学,去听,去一点一点磨那些她从前半知半解的东西。

所以最初那一年,每天夜里,她就和卫珩一起在书房看文书。

整个外书房,一半是卫珩的,一半是宜臻的。

卫庄的人,从一开始称呼她“夫人”,到如今心甘情愿地道一声“主子”,她靠自己的本事,赢得了她想要的尊重。

卫珩说,你真是个了不得的小姑娘。

“你都说了,我是个极了不得的姑娘。”

宜臻眉眼弯弯,嗓音软糯糯的,却很坚定,“我再也不会因为一块枣泥糕或者一只木头鸭就哭鼻子了。”

“我已经足够坚强,足够富有,足够有本领,足够去做一个母亲。”

“我从来就不怕。”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66章

这样大的一件事情,就被异常勇敢的祝宜臻这样郑重其事又轻描淡写地岔了过去。

她甚至都不愿意卫珩为这个胎儿大张旗鼓地做什么。

“不必刻意地瞒着,好似这事儿有多见不得人似的。但也不必要非得宣扬出去。我因为嫁了你这么个人,本就已经是北疆立着的一个活靶子了,如今要是知道我还成了双身子的孕妇,那些人还不晓得要使出什么手段来呢。卫珩,真的没必要对不对?”

卫将军拧眉沉思片刻,终于还是点头应了。

他手握重兵,心思难测,又偏偏不论军事还是政事才能,都让朝廷感到害怕。

他们奈何不了卫珩,自然就想着能不能从卫珩身边的人下手。

卫氏家族,满族的人都在他们还未察觉的时候,便已经断断续续地都迁移到了西北。

如今越州霁县尚还安稳平定,托了地势的福,与黎州一样,都未有受到流民反贼太大的冲击。

那么能让整个卫氏家族都背井离乡,连祖宗祠堂都不管了的,也就只有卫珩了。

更何况,据探子的消息。

虽然卫氏一族人都被卫珩接来了西北,可住却是不与卫珩一块儿住的。

卫珩出了钱,出了人手,重新在西北收拾出了一处大宅院出来给族人住。

而后就再也没有管过分毫,甚至连丧葬喜事都从未去过一次,他的生身父亲祝明晞,接近两年,也就享受过儿媳妇的一次敬茶礼。

明眼人一看就看出来了,对于自己的父族,卫珩其实淡漠的很,只尽了自己该尽的责任,就再不肯多给一个眼色。

而他的亲妹子,体弱多病,从小也没得过卫珩一个好脸色。

他的嫡妻祝氏,倒是听说在卫珩面前还有几分面子。

但祝氏一家,祝亭钰随着他嫡姐住在西北,成日里跟着卫珩行军打仗,立下过不少战功,可以算是卫珩的心腹。

旁人也压根琢磨不透,卫珩究竟是看在自己左膀右臂的份上,才对嫡妻如此尊重,还是因为被吹了枕边风爱屋及乌,才如此重用自己的妻弟。

但不论因果关系是如何,反正最要紧的两个人,如今都被卫珩管在了身边。

卫珩的亲岳父岳母,又是黎州的定心丸,抵抗着南疆的势力,防止酆王入侵大宣边境,连朝廷太子爷都不敢动,更遑论剩下的那些小鱼小虾小贝壳。

至于其余的祝家人,他们和祝五姑娘之间的恩怨,世家贵族圈子里但凡是个人都知晓。

当初祝老太太携着其余几房人“逼宫”,在黎州城闹得那样大,传回到京城后,还引起过一阵子的话题,招惹了无数嘲弄和讥笑。

后来宜臻随卫珩入京,满京城传的沸沸扬扬的,祝五姑娘的风评一度落到最低点,未必没有祝老太太没脸没皮的原因。

总而言之,那些妄图旁敲侧击,剑走偏锋,从旁的路子逼死卫珩的人,到如今了,也没能找出一个可以精准突破的口子。

卫珩说:“倒也不是我有本事。只是但凡事情,总有轻重缓急最优最劣,最要紧的事物自然要放在最要紧的位置,这样便不会弃帅保车,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祝宜臻好笑道:“那倘若有一日,你因为我倾家荡产,又或者输了千军万马,你怎么办?”

“那也没必要后悔。”

男人往后一仰,“既然已经留住了想留住的西瓜,何必要去为芝麻伤怀。”

宜臻一挑眉:“我是西瓜吗?那你的万万金银呢?你的草场,你的牧羊,你的骏马呢”

“他们连芝麻都算不上。”

卫珩的神情极其淡然,又舀了一碗花胶汤给她,“更别说要和你比,完全不值得一提。”

今日的晚膳,是小厨房很是费了一番功夫做的。

卫府不是没有大厨房,只是因为正经主子就这么几个,所以大厨房端饭食一来一回的,反而不便利,就干脆在主院外又设了一个小厨房。

卫珩不重口腹之欲,宜臻却极爱吃。

所以小厨房的厨子都是花了重金请来的,食材日日都换,只挑最好最新鲜的上。

初此之外,还有绣房,也是单独为杏子院另设了一个。

里头的绣线和布匹都是最精致不过的,不说西北,也不说京城,便是整个大宣,都找不出比将军府绣房里更全的绣线和更精致稀罕的布匹。

还有旁的,譬如宜臻自己的小书库,宠物园、花房等等,甚至连将军府的马场,都是因为卫珩当初担心她出门去乱跑,又从山上摔下去而专门设在府内的。

所以将军府有句话,府里最好的东西,在将军那里寻不到的,在将军夫人这里一定有。

有时候,下属谋士们也会担忧这是不是奢靡太过。

仿佛卫夫人是什么祸国祸城的妲己褒姒,在旁人眼里堪比狐狸精,蛊惑的卫珩鬼迷心窍。

那时卫游双因为要调养身子,还未到西北来。

卫珩就嗤笑一声:“满将军府就这么一个姑娘要养,我还愁她钱花的不够,外头的人倒嫌她太过奢靡了,这倒真好笑了。这些话你也不必与我说,老子自己的银钱,爱怎么花怎么花,与他们又有何干。”

宜臻从不觉得自己花的银钱过多。

她接过这碗奢靡精细的花胶汤:“卫珩你出城打了一圈仗回来,都会说好听话了,真稀奇。”

男人微微扬唇,正要说什么,院子里却突兀响起一道禀报声。

打断了他还未落到嘴边的话。

“将军,尤梨派了使者来,说要和您洽谈草场一事。”

阿淳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