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婢女升职记(32)

作者:香雪沉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看着眼前的圣上,很难将他与自己幼时的那个父皇联系到一起。那时的父皇,正值盛年,俊秀英挺,龙章凤姿。在他的印象中,父皇一直是端肃的,是威严的,是无所不能的,有时,甚至是冷酷无情的。

但他绝不可能会是眼前这个样子。

自从昨夜以来,他便是一时清醒,一时糊涂,有时,便连自己也认错。

皇帝见他站着发呆,便口中有些含混道:“四郎,你怎的不在封地,无诏入京了?这里无事,你速速回去吧。”

端王见状在床边坐下,俯身将他扶起坐下,方道:“父皇再看看,我是三郎。”

皇帝闻言又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笑道:“果真是三郎。”接着又问:“你母妃怎么样了?她素来胆子小,昨夜必是吓着了。”

这时,宫人呈上了煎好的汤药。端王从宫人手中接过汤药,舀了一勺。

“父皇,该服药了。”他顿了顿又道:“她无事,父皇不必忧心。”

待服了药,皇帝看样子是清醒了些,便即刻命人传几个重臣过来病榻前。

昨夜的事,震惊了朝野上下。众人还没从查抄辅国公府的事中回过神来,到了夜里便又出了太子逼宫的事,众人俱是惊惧不已。

昨日夜里,京中的官宦之家,显贵府邸,俱是关门闭户,生怕那把火,烧到了自己的身上。有位赵御史,甚至因此犯了心疾,一命呜呼了。

圣上如今的样子,糊涂时多过清醒时,显然一时半会处理不了政事。再加上储君又出了事。一时间,朝中人心惶惶。

在这节骨眼上,有大臣今日就上了奏折请立新储,以安抚人心,稳定朝政。

朝中各藩王的人,皆是蠢蠢欲动。

因此,表面上看风波已过去,实际上则暗流涌动,一触即发。

端王见皇帝要宣大臣议事,便告退往永福宫贤妃处去了。

昨夜端王进宫时,便派了一队人去了永福宫护卫。乱军是冲着帝后而去,因此,实际上还未及到永福宫,便被端王带来的人马剿灭了。

可饶是这样,贤妃依然受了惊吓病倒了。

贤妃见端王来了,抚着胸口道:“昨夜真是吓死了。还好有三郎你在,否则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恐怕我们这些人都已死在了刀下。”说着又道:“如今你父皇就就你一个儿子在京中,你就该片刻不离在他身边侍疾,过来这里做什么?眼下最是要紧的时候,你该趁着四郎不在,多陪陪你父皇。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端王沉默了片刻道:“母妃也不问问我,父皇的病情有没有好一些?”

贤妃闻言愣了一下,继而面上有些讪讪的。

“反正他也未将我们母子放在心上,你又何苦……”

“若是他放在心上了呢?”

贤妃愕然,接着便自嘲的笑了笑。

他从前对她说过,他心里唯有她一人,还说此生定护她周全。可笑自己那时,竟还傻傻的信了,天真的以为,他待她终究是有些不同的。

可后来呢,在宫里,莫说皇后与贵妃,便是淑妃,风头也压过了她。

起先,她还伤心难过,可是后来,便也渐渐麻木了。帝王之爱,太过虚无缥缈,不过是她的痴心妄想罢了。还不如实际些,多替自己和儿子打算。

不过好在因着不得宠,倒是也少了许多嫉恨,避过了不少祸事。

第40章

接下来的日子,端王依旧是每日进宫请安侍疾,芸娘则在府里做些女红针线。

不想圣上却是下了一道诏书,册端王为皇太子,并令钦天监择吉日,临轩册立皇太子。

芸娘听说后,心里却是十分忐忑。

她不由得想起端王先前对她所说,一旦做了太子,便只能进,不能退,否则难以善终的话,再联想到之前太子自戕的事,便有些坐立不安起来。

端王见她的样子,不禁挑了挑眉问道:“有心事?”

芸娘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将自己心里的顾忌告诉了他。

他闻言笑了,“原是为着此事。”

他想了想,还是决定跟她解释清楚,以免她又胡思乱想。

“虽说储君这个位子难做,可事无绝对,时势不同,结果自然也大相径庭。你不必忧心,我自有计较。”

*

皇宫。

端王自皇帝病后,便每日进宫侍疾。

圣上的病依旧没有什么起色,下肢麻木,动弹不了,整日只能躺在病榻之上。

他今日神智难得清明了一阵子,看向端王的眼中满是慈爱。这是他与盈儿的儿子,自幼便像他。不止是样貌生得像,便连性情也是随了他。

想他自登基以来,面对的便是先皇留下的烂摊子,自己大半生,都是在想法子平衡朝中的各方势力,如今外戚已除,权臣不复当道,待他的儿子即位时,便要比自己当年轻松许多吧。

“朕将这江山交给你,总算是可以放心了。朕这半生,太累了,也该歇歇了。”皇帝叹了一声说道。

端王闻言,犹豫了半晌,终是说道:“父皇瞒过了众人,却不想连母妃都深信不疑。”

皇帝的眼神黯了黯,“她心里应是有些怨朕的。不过朕不后悔,她这么些年能在宫中安稳度日,如今你也堪大任了,往后,她应会明白朕的一片苦心。”

“可人是有感情的。”自从他记事起,母妃脸上的笑容,便一日少似一日。“父皇有没有想过,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父皇那日曾对儿臣说,越是自己在意的,越要藏好。可儿臣却不想藏,自己在意的,便不想让其受半点委屈。”

皇帝冷声道:“就像你对那张家之女?你是不是还想让朕册她做太子妃?”

“父皇。”端王起身,后退了一步跪在地上,“求父皇成全。”

“此事休要再提。”皇帝似已有些不耐。

“为何?是因为她的出身低?还是因为她是张氏女?”

“跪安吧,朕累了。”皇帝摆了摆手,下了逐客令。

*

端王从皇帝寝宫出来后,心情有些不佳,可想了想,还是在出宫前去了趟永福宫。

贤妃原只是受了些惊吓,并无大碍,此时已大好了,正靠坐在榻上喝茶。

见端王来了,她的眼角眉梢俱是掩不住的笑意。

“三郎快坐下。你不知道,这两日我这永福宫可是门庭若市,听说那淑妃都气病了。”自从册封太子的诏书下来后,莫说宫里的妃嫔上赶着来奉承她,便连皇后与她说话时,都是客气了许多。她多年的夙愿得偿,别提有多舒心了。

贤妃身旁的大宫女锦绣也是即刻捧了茶上来。“太子殿下,请用茶。娘娘也算是苦尽甘来,扬眉吐气了。”

端王看着眼前的情形,只觉得一阵头疼。

“母妃以为这储君是好做的?多少双眼睛盯着,可知有多少人等着拿我的错处?儿臣劝母妃约束好底下的宫人,谨言慎行方是。”

贤妃连连点头,“三郎说得极是。是我一时高兴,大意了。”

“母妃这两日有无去探望父皇?”

贤妃明显愣了一下,然后似有些恍然道:“我前几日病着,便没出门。这么说来,是该去看看圣上,毕竟你这太子之位,还未坐稳。”

“我说的不是这个。”端王有些无奈,“我是说,母妃难道还不明白父皇的心思吗?母妃觉得这么多年,为何在宫中能平安度日,又为何我今日能被册封,这一切,难道只是我们母子命好吗?”

贤妃显然是惊讶到了极点,有些难以置信,“你是说……”

他点了点头,“这么些年,实是父皇在护着我们周全。淑妃母子,不过是个幌子罢了。”

贤妃看着端王离去的背影,有些恍惚,方才他说的都是真的?

*

册封太子大典,原定于半月后。这已是钦天监能定下的最早的日子了。

因着册封当日,要谒太庙,祭天,仪式甚是繁缛,一应器物及准备,所需时日较多。

可就在一切都在筹备的当头,却传来了一个消息,燕王反了!

原来,燕王乃是当今圣上的次子,远在燕州。

前段日子太子被废,圣上又无其他嫡子。燕王便自然而然认为,如今自己为最长,按照祖制,应是册封自己为太子。

本来一心欢喜,却不想被册封端王为太子的诏书,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上一篇:春意浓浓下一篇:秀才家的小娇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