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里有一家早餐店很出名,不仅种类丰富,味道也不错,姜启各样都打包了一些,又溜溜达达地往回走。
距离跟黄桦约定的时间还有一会儿,姜启拎着早餐开始神游天际,跟黄桦有七八年没见了,他感觉黄桦变了很多,突然开始对即将开始的旅行有一丝紧张。
不管怎么说,黄桦是姜启的初恋,俗话讲男人的初恋是要记一辈子带进坟墓里的,姜启觉得自己这段无疾而终的暗恋称不上那么夸张,但黄桦怎么说也算姜启的心头白月光,姜启也一样不舍得他在自己心里陨落。
快走到单元门口的时候姜启感觉身后有车过来,这小区样样都好,就是人车分流做得不好,很狭窄的一条道,姜启往旁边让了让。
一辆车果然从身后开了过去,姜启抬眼一看,是辆福特探险者。福特在姜启家单元门口找了个临时停车位,车上下来一个年轻男性,穿着一件松垮垮的棉T,墨镜遮了半张脸,站在车旁,看起来白到发光,正是黄桦。
黄桦又白又瘦,虽然把头发剔成贴着头皮的寸头,可是看起来还是瘦弱,开这车就极为不搭,显得很笨重。他自己也开得累,下了车就蹦了几下,而后仰着脑袋往楼上数,大约是在找姜启家。
“黄桦!”姜启喊他。
黄桦转过脸来,把墨镜推上去,似乎是笑了一下,只是笑容太短促了,姜启甚至不确定他是不是真的笑了。
第1章 265KM
一
“你来的真早,吃饭了吗?先上去吃点东西吧。”姜启说。
两人并肩上楼,姜启家住在一个多层单元楼里,只能爬楼梯,他住三楼,是自己租的房子。这些信息都是上楼的时候姜启絮絮叨叨跟黄桦说的,他手里拎着东西,还能大气不喘地跟黄桦介绍自家情况,可见身体素质确实不错,尤其是对比黄桦爬了三层楼就已经开始微微喘气的情况而言。
姜启瞧他弱不禁风的模样,进门就先给他倒了杯水,黄桦抱着杯子喝了,姜启又把手里的早餐递给他。
“我猜你应该来不及吃早饭,所以买了两人份的,赶紧吃点儿。”姜启说。
但黄桦没接,姜启见他无动于衷,又问:“不想吃还是不吃啊?不吃早饭怎么能行,你减肥呢?”
他原本只是开开玩笑,谁知黄桦真的眼珠一错不错地望着他,那模样分明在说是的。姜启见状就有些不由自主地啰嗦起来:“你都瘦成这样了,还减什么肥,而且这不是要出去玩吗,旅游多消耗体力,不吃哪有劲逛,待会儿连车都开不动了。”
其实姜启还有一肚子话要拿来劝黄桦,他毕竟是做美食行业的,最知道怎么劝人把食物吃下嘴。可他刚说了这几句,黄桦便若有所思地接过了他递来的早饭,姜启就把剩下的话又咽回肚子里。
黄桦虽然吃了,却吃得很少,勉为其难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筷子,一整碗粉,他至多只吃了三分之一。黄桦将餐盒微微推开了些,示意自己不吃了。
姜启想说他吃的太少了,但看见黄桦沉静的脸,又换了个语气问他:“怎么,不合胃口吗?这家店味道的确有些重。”
黄桦没说话,姜启也不逼他,他坐在黄桦身边,打开自己那一份的食盒,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姜启吃得很香,嗦粉的时候发出吸溜吸溜的响声,黄桦在一旁看了几眼,又拿起了筷子。
姜启顺手递给他一根油条,见黄桦还没伸手接,姜启又眼疾手快地只掰了一半给他,黄桦又吃掉了三分之一的粉,半根油条也下肚,再次准备放下筷子的时候,姜启发话了。
“把肉也吃了,这家肉很干净,跟我在一家店买肉。”姜启说。
于是黄桦便夹起碗里的肉片,姜启半哄半劝,黄桦这顿饭总算吃得差不多,休息了一会儿,两个人准备出发了。
姜启拎着行李箱下楼,黄桦打开了后备箱,姜启一看,三个二十八寸的大箱子已经整整齐齐码着了。
“嚯!你东西可真多,我这样摆上来会挡住后视镜的视角吗?”姜启笑道。
黄桦扶着后备箱,言简意赅道:“不会。”
姜启闻言便不再说笑,他让黄桦等一会儿,自己去把车开来,然后搬东西。“你去车上休息会儿吧,待会儿我来搬。”
姜启一边倒车,一边开着车窗嘱咐黄桦,可黄桦站在清早的日光下,两手插兜,十分冷淡的样子,显然并没有把姜启说的话听进去。
车挺好以后姜启打开后备箱,黄桦眼疾手快地搬了一箱水朝自己的车子走去。姜启以为他细胳膊细腿,又只吃了那么一点饭,一定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没想到他动作利索得很,大气都不喘一下。
两人合作,东西搬得很快,姜启问他:“你看还缺什么东西吗?”
黄桦环视一周,道:“不缺了,出发。”
姜启原本想说自己来开车,但黄桦已经坐上了驾驶座,姜启便坐在他身边。黄桦的手机开着导航,这是车里唯一的声响,衬托得车内气氛越发尴尬起来。
姜启此时此刻才觉察出尴尬,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因为一条朋友圈就相约一同自驾,这怎么看都有些说不上来的冒险与奇怪。都说旅行是最考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可姜启和黄桦的感情好像真没好到这个份儿上。当年勉强能算,现在就完全不是了。
他们是久别重逢的陌生人,乍然间要亲密共处多日,其中弯弯绕绕,三两句话并不能说清楚。
沉默了好一会儿,姜启问黄桦:“咱们这次出去要露营吗?”
黄桦点了下头,说:“帐篷在第三排座位底下。”
他言简意赅,姜启好容易搜肠刮肚才想出的寒暄的话题就被打断了,于是车内重新恢复一片死寂。
·
沉默的气氛再度被打破,是姜启的手机响了起来。黄桦开着车走上出城高速后,连第一个休息区都没到,姜启的手机就跟玩儿命似的拼命响起来。
姜启掏出来看了眼,是工作室的小助理。
“姜老师,今天谈了个厨具的合作,对方愿意全权赞助咱们的一切厨具,期限是半年,价格挺合适的,但这事儿其他人也做不了主,您看看……”
姜启问:“什么牌子?”
对方说了个品牌的名字,姜启便恼了:“这种级别的品牌全权赞助咱们,首先,等于推掉了一切高端品牌的可能,因为在那些品牌心里你面对的就是那个消费层级的人,你就值那个价,其次,全权赞助了,那同类品牌想进来,你点头还是不点头?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小助理在那边唯唯诺诺地应下了,大约是知道打扰姜启度假了,因此电话挂得很快。
挂了电话后姜启看了黄桦一眼,发现黄桦也正在看他,于是又有些不好意思,道:“工作上的事,他们自己不好做主,所以打电话来问问我。”
黄桦了然一笑,表示理解,但并没有多问。姜启原本以为他会顺嘴问问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工作,工作如何之类的话题,可黄桦就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似的,只听只看却不问。
学生时代的黄桦可不是这样的,那时他是聪明帅气的富二代,又是搞艺术的,人跳脱又闹腾,一群人里就属他最打眼。
那会儿姜启和黄桦都在一个班里,他们那个班全是艺考生,姜启想学导演,黄桦想学设计,俩人都觉得自己天资斐然,同时互相认定拯救国产电影和时尚行业的重任都落在了对方身上。
他俩不光在一个班里上课,放学后还都在一个艺考培训机构里学专业课,进了培训机构大门,一个往左走一个往右走,差不多同时下课,俩人又一起背着书包回家。
时间长了关系就变好了,但姜启为人稍微有点清高,再加上他文化课成绩又是实打实的好,在班里就难免有点高处不胜寒,没有太多人敢跟他无所顾忌地亲近。相比而言,当然是成绩中上、性格活泼、为人爽快的黄桦更招人爱。
黄桦在班上人缘很好,他跟谁都是朋友,晚自习的时候就数他话最多,分明上了一天的课,放学后又去上了两个小时的专业课,可黄桦居然还有力气在晚自习上从第一排讲话讲到最后一排。
他们班上的班长是个严肃的女孩儿,目标院校是中央美院,学习成绩跟姜启不相上下,属于文化课也能直冲985的人。这女儿古板严肃,总是拎着黄桦让他闭嘴,否则就到外面站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