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她又迈着轻快的步伐往回走,当前是先帮大伯想办法,把果脯卖出去。
不过,对番茄果脯,她倒是挺有信心。连舅妈都觉着好吃的东西,口碑肯定差不了。
口碑决定销量。
果然,番茄果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说好吃的那肯定差不了。况且才三块钱一斤,两顿饭钱就能买上一斤酸甜可口的零食,够吃半个月,这样的消费水平在高中生里是非常普遍的。
林雨桐事先去市里的零食铺子问过,暂时没有番茄果脯,而其他的果脯价格多在五块以上,她合计一番,打电话告诉大伯,让他们卖四块一斤。
但野生蜂蜜实在奢侈,听说隔壁县有养蜂场,大伯去买了两百斤蜂蜜回来,加上数量不菲的白砂糖,花一个多星期熬制出九百多斤果脯。
果脯内含水份,三斤半鲜果能出九两果脯,再加上五毛钱的糖和蜂蜜,相当于鲜果价格提到了一块钱一斤,比去年小番茄最贵的时候还贵了一毛钱,稳赚不赔。
刚开始只是少量的放菜市场、步行街、学校门口零卖,价格提到四块二仍每日供不应求。后来实在忙不过来,大伯干脆找来几个批发商,以每斤四块的批发价,让他们直接上门运去。
省力不说,还保证了销量。
本以为亏本亏定了,谁知忽然来了这么大的转机,林家又活过来,没日没夜的制作果脯,家里三口大锅就没歇过。到后期自家二亩地的番茄不够用,又从村里其他人家收购,忙到七月初,赚了小三万。
像桐桐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林大伯整个人都鲜亮起来,走路哼个小曲儿,每日酌半小杯,简直容光焕发,说不出的惬意。
这不,刚哼着小曲儿进门,忽然见院子里坐着两个年轻人。白球鞋,格子衬衫牛仔裤,虽然是一男一女,却穿着几乎一模一样的衣服。
他还没见过女孩穿男孩衣服也能这么漂亮的,一时居然愣住不会说话了。
“咳愣着干嘛,不认得杨老师了?”
“认得认得,杨老师赶紧屋里坐,这位是……”
杨乔顺笑笑,跟身边的女孩对视一眼,十指紧握,“这是我女朋友。”
“哦,哦,是……是……朋友啊……不对,是对象。”女朋友,咋听咋洋气。
女孩被他老实巴交的模样逗笑,爽朗道:“叔叔叫我小杨就行,我也是荣安中学的老师,今年刚调来教初一语文。”
一听是老师,林大伯不禁肃然起敬,“小杨老师,赶紧屋里坐。阳子妈,快去挑两个好瓜。”
强子进门听见要摘西瓜,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伯娘招呼客人,我去吧!”撒丫子往瓜田里跑。
林大伯还种了八分地的西瓜,这几天正是成熟的季节,强子每天从瓜田边过都馋得流口水。可奶奶说了,这瓜是要卖钱的,让他再等几天,价格跌了再让他吃个够。
今儿可终于找到正大光明的理由吃瓜咯!
屋里,双杨坐下,跟大伯闲聊了几句,方才说到正题。“是这样的,上次雨桐做的番茄酱我尝过以后,很喜欢它的味道,我女朋友尝过也说好吃……”
话未说完,大伯立马起身,“成,我这就去现摘,让她伯娘给你们熬,顶多两个小时就能做出来。”
杨乔顺没想到他这么实在,傻fufu的,哭笑不得:“叔叔别忙,我们的意思是,你们家还愿不愿意做番茄酱?”
“愿意啊,你们要多少都有。”果子能熟一年四季。
杨乔顺和女友对视一眼,“小杨家在市里是开餐馆的,他们以前买的酱来路远,味道也没你们的正……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她们家可以跟你们长期合作。”
林大伯一愣,“长……长期合作?”
“对,我爸有三家餐馆,对番茄酱的需求量比较大,如果能买到叔叔家这么新鲜的,他一定很开心。”小杨老师顿了顿,又道:“价格您放心,我爸做生意很公道。”
林大伯真傻眼了。
原以为就是来家访的,谁知还送生意上门。
做果脯是能挣钱,但没日没夜的守在大铁锅面前,本来七月份就是火炬天气,人都烘得红火炭似的。但做酱不一样啊,只要蒸熟的时候需要火,其他时候都能凉快。
像桐桐说的,能轻松挣钱,干嘛要辛苦?
“那……那你们家一个月需要多少?”
小杨顿了顿,咬着嘴唇,“大概七八百斤吧。”
“这么多?!”
杨乔顺接口:“他们家生意可不小,说三家餐馆是谦虚的,其实隔壁市也有好几家。”女朋友的马屁得拍。
但林大伯并未被这好消息冲昏头脑,而是冷静下来,“我先做两罐你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要有啥不合适的,我再改良。”也没问价格,反正相信杨老师。
小杨从小在生意人堆里长大,没见过几个这么老实的人,对林大伯感官非常好。又收了人家两个大西瓜,当天晚上就跟家里人说了。
没两天,亲自带着父母上门,带来了一个五百斤的大单。
之所以说大单,是因为单价不便宜,同样四块一斤呢!按他们的要求,不加糖,过滤得特别纯粹,浓度高,五斤番茄能出一斤酱,虽然成本比果脯略高,但工序简单,不用熬油费火,算下来比果脯还划算。
亲自参观过林家的番茄地,杨家人特别满意,还带来了事先消毒处理过的密封罐和封口机,每罐500克,冷却后封口即可。取货的车子每星期来一次,保证餐厅能为食客提供最新鲜的酱料。
***
这段时间,张灵坤一人承担下白云山果树的除草施肥工作,顺便在山脚下搭起几个石棉瓦棚子,开始让孔雀和野鸡进厂。
待果脯暂时能缓一缓,林大伯加入,合力在山下挖通一条环状水沟,围绕整个白云山一圈,又在外扎了一圈竹篱笆,防止动物跑出来。
你一砖,我一瓦,渐渐的,果树长得半人高,三位老人闲不住,在树下空地撒了些青菜白菜种子,香菜小葱蒜苗啥的,生长周期不长,不会吸食土壤养分,到时候卖了也是一笔小小的进项。
林大伯和张灵坤不让他们劳累,可老人家辛苦惯了,整天替他们愁欠款的事,只恨不得菜叶子也能换成钱。
得亏这些小青菜的衬托,没半个月,整座白云山绿起来,姹紫嫣红,生机勃发。光远远的看着,就觉得赏心悦目,说不出的舒服。
林雨桐一放假,最爱做的事就是清晨拿本书,围着篱笆墙诵读,空气清新,氧气充足,有助记忆不说,一圈下来走出细汗,身体也得到了锻炼。
第070章
这个暑假注定忙碌。
首先因为课业紧张, 雏鹰班又肩负为校争光的使命, 全年级放50天暑假,雏鹰班只有35天, 得提前半个月开学。
其次,白云山上的果树正是开枝散叶的时候,灌溉施肥除草修剪枝条简直不要太忙。一千五百亩的土地,不比以前小打小闹,林家人和张家人忙成了陀螺,实在忙不过来还花钱请村民帮忙, 就连四丫五丫也要出动。
小人儿提着箩筐, 站树下捡黄桃,挑着刚落地还没生虫的捡回家,伯娘给大家做黄桃糖水, 黄桃罐头, 多余的还能熬黄桃果酱, 蘸馒头吃。
大些的三丫会帮着捡草, 把大人们果树下拔出来的嫩草用小提篮提回家,喂猪喂鸡,喂小毛驴和小马。
家里要卖的东西太多,每次都得靠人背出村,实在是不方便。上星期林大伯买了两头毛驴和马,才幼儿园孩子那么高,还没断奶。毛茸茸,肥嘟嘟的, 可招孩子们喜欢了,主动承担下喂养它们的任务。
强子和阳子跟着大人们干活,大丫二丫就帮忙送水送饭,雨桐在家做饭,连三叔三婶也来帮忙,每天挣三十块工钱和两顿好饭。
几乎全村青壮年都被发动起来,赶在雨季来临之前把杂草除尽。
到了雨季,那又是全村上山找鸡枞和野生菌的日子,勤快的家庭,一个假期能找两三千块钱,一家老小吃喝都够了。
林家以前卖鸡枞和鸡枞油攒下不少老客户,村民们都信任他们,把山货拿给他们,让帮忙卖,从中赚点小钱。
林大伯从没想到有这么一天,几十块进账居然成了“小钱”。
王小东想去首都都想疯了,来家里邀约不下十次,林雨桐始终坚持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