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天。”吴轩弱弱道。
可惜块头太大的人, 扮可怜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文轩兄,距会试仅有一月之期,需当勤勉砥砺, 方能金榜有望。”柳思源面色严肃。大有吴轩不读书,他就继续长篇大论劝说到底的意思。
豆豆在一旁捂嘴偷笑。轩哥竟然也有被人催着去读书的一天啊!哈哈哈,当年轩哥总是拿这些话劝他, 现在终于反被人劝了。
吴轩拗不过柳思源,只好乖乖去读书了。
日子就在这样勤勉苦读中一天天过去了。
柳思源基础扎实,熟知典义,确实帮吴轩补上了一些短板,而吴轩新奇的思想,也让柳思源获益良多。
——
年初开印,冯阁老一案的宣判结果也下来了,以冯阁老为首的几位主犯,全都被赏了一杯鸩酒,作为他们为官数载最后的体面。
内阁空出来的位子,由吏部尚书顾朴补上。现年四十五岁的顾阁老入阁,也代表着改革派的势力,终于重回内阁。
除了顾阁老,其他在此次事件中有功的改革派臣子,也或多或少有所封赏。
比如工部左侍郎谭闻,升任工部尚书。
而后宫之中,冯皇后因勾结朝堂重臣,私传后宫隐秘,被褫夺后位贬入冷宫。
杜阁老的女儿杜妃升至贵妃,谭尚书的女儿谭嫔升至贤妃,还有几位有功之臣的女儿,也随着父亲的高升,而升了位分。
虽然谭嫔连升三级有些显然,但除了后宫女子,也没有太多人把这当一回事。
因为,会试开始了。
景元十六年二月初九,甲辰科会试开考。
已经很少上朝的严阁老,由陛下钦点,担任主考。另有同考以及提调数名,均由陛下亲自指派。
吴文寿赶着马车,把吴轩和柳思源送到考场外,吴轩朝马车里的豆豆挥挥手,“三天后我就出来了,这几天要是无聊,可以去文寿家里,记得出门让文寿送你。”
“大堂哥,你就放心吧!”吴文寿拍了拍胸口,“保证帮你照顾好豆豆!”
豆豆也朝他挥挥手,“轩哥,不用担心我,你好好考试。”
——
刘招娣已经怀孕将近七个月了,依然健步如飞手脚利落地很。
但吴文寿舍不得她干活,连针线都不让碰。
豆豆好奇地看着刘招娣,“宝宝还有多久出生?”
刘招娣道:“再有两个多月吧。”
“回家的时候,我跟大伯母学了做小孩儿衣服,你要什么样的,我给你做。”豆豆道。
刘招娣道:“婆母已经帮忙做了很多,下个月就带过来了。”
“我比田婶子做的好看。”豆豆非常自信。
这倒是真的,刘招娣不再推辞,只是道:“随意做一两件就行了,孩子也穿不了那么多。”
豆豆点头,打算做一套蓝色的,一套粉色的。
小孩子皮肤娇嫩,衣服上绣太复杂的纹样反而不合适,只要选好柔软的布料,在外层简单绣几个元宝之类寓意好的小图案就行了。
吴轩考了三场,豆豆也就做了三套衣服。
除了给刘招娣的两套,豆豆还做了一套绿色的,悄悄放在了衣柜里面。
虽然这套小衣服永远也不会用到,不过他不后悔,也不会给轩哥后悔的机会。
——
三月十三日,会试放榜。
状元楼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常,一大早就挤满了人。
不过吴轩他们这次没有去状元楼,而是直接去了贡院,打算第一时间看榜。
贡院附近的人就更多了,马车在两条街之外就已经走不动了,吴文寿道:“我在这儿守着马车,你们去看吧!”
吴轩扶着豆豆下了马车。
已经过了清明节,天气也渐渐暖和起来了。豆豆开心地在地上蹦了两下,春天了,轩哥终于不再限制他出门了!
柳思源道:“咱们从前面的小胡同绕过去,能少走一点路。”
吴轩点点头,半环着豆豆往前走。
从小胡同里绕出来,就到了贡院前面那条路。吴轩护着豆豆,穿过一辆辆马车,小心翼翼地往前走。
会试之榜又称杏榜,因放榜时正值杏花盛开的时节而得名。
到了贡院门口,只见大门外围了好多层人,吴轩仗着身高优势往外墙上看去,道:“还没贴榜。”
话音刚落,就见一队差役手里捧着一个长条的木盒子,从贡院里走了出来。
人群“呼啦”一下子围了上去,又被维持秩序的官兵用长矛挡了回来。
差役走到大门左侧,高唱:“景元十六年三月十三日,甲辰科会试张榜——”
几人从木盒中取出用绢布书写的榜单,往墙上张贴。
官兵大声道:“后退!不可触碰榜单!损毁榜单,按律论罪!”
好在差役们手脚利落,很快就贴好了。
“顾瑾!会元是顾瑾!”不管什么时候,第一名总是会得到大家更多的关注。
“没有我的名字!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没有我!”
这位兄台,一张榜上好几百号人,你只看了一眼就能确定没有你吗?
“哈哈哈,我家少爷中了!”一个小厮打扮的人兴奋地往外挤,“让我出去,我要回府报喜!”
吴轩两只手护住豆豆,防止他被别人撞到。
前面挡着好多人,柳思源挤不进去,焦急道:“文轩兄,会元真的是顾瑾吗?”
吴轩抬起头,眯了眯眼睛,“对,第一名是顾瑾,第二名江源省……符苏,第三名……顺天府,后面的看不到了。”
隔得太远,吴轩也看的不甚清楚,但可以确定,前三名并没有柳思源。
柳思源眼里的光一下子暗淡下来,他苦笑一声,“果然。”
前面有的人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名次,开始往外走,吴轩趁机往前挪了挪,也看的更清楚了些,“思源,你是第四名。”
第三名是杜阁老的儿子——杜传枥,后面紧跟着就是,直隶省真兴府定山县,柳思源。
柳思源勉强扯了扯嘴角,却比刚才的苦笑还难看,“文轩兄,你快去找你自己的名字吧。”
吴轩又揽着豆豆往前走了两步,正要从左侧挨个查看,就听豆豆道:“轩哥,我看到你的名字,中间往左边偏一点——”
吴轩顺着豆豆指的方向看过去,“第九十九名,还挺吉利!”
“九十九为什么吉利?”豆豆疑惑。
“九九,意味着我和豆豆长长久久,一生携手。”吴轩随口瞎掰。
豆豆却听得十分高兴,“对,轩哥考得真好!”
柳思源也道:“前几科二甲录取人数都在一百五十左右,文轩兄的名次,稳入二甲的。”
一甲只录三人,二甲录百余人。至于三甲,就是同进士了,同进士算不上正经的进士,不能直接派官的。
吴轩也松了一口气,“能入二甲就行。”他不在乎名次,反正状元他是肯定考不到的。只要能得进士出身,具体考第几名也没有什么差别。
第88章
看完榜单, 三人沿原路返回,坐上马车回家。
榜单张贴出来以后, 报喜的差役也开始拿着贡士文书, 去新晋贡士家里报喜了。
按吴轩的名次, 此时差役应该已经出发了。
果然,吴轩他们一到万宝胡同, 还没来得及往通往东侧门的小巷子里拐,就碰上了差役正满脸喜气地敲他家大门。
吴轩递上两个红包, 道了一声,“多谢!”
差役又说了一连串的恭贺之词, 才兴高采烈地走了。
柳思源从马车里下来, 道:“你们从东侧门回吧,我自己在这儿待一会。”
吴轩略有些担忧地看了看他,最终也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 只是道:“我们先把锅底热好, 等你过来吃。”
柳思源笑了笑, 在大门的台阶上坐了下来。
明明是正当青春的年纪,又是高中贡士之时, 但吴轩竟然在柳思源身上看到了三爷爷在院子里望着草药发呆的样子。
等了将近半个时辰,锅底都重新热了两遍,柳思源终于拿着属于他的贡士文书回来了。
“来来来, 庆祝我们杏榜高中!”吴轩拉着他在椅子上坐下,示意豆豆和吴文寿往锅里放菜。
——
会试后,只隔一天, 就是殿试的日子。
所有贡士在殿试中都不会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殿试只考一道时务策,由陛下亲自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