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箱子里翻出一个小箱子, 又从小箱子里翻出一个小盒子。
孙桂花笑道:“呦,藏这么严实啊!”吴文韬刚进门的时候, 她就想问问有没有考中了, 但顾忌着孩子的心情,怕万一没考中问出来伤孩子心,这才忍住了。
吴文韬打开小盒子给孙桂花看。
“哎呀, 我儿子真争气, 以后我就是秀才老爷的娘亲了!”孙桂花喜道, 她拿出册子看了看,就递给了吴大成, 道:“给你爹看吧,我又看不懂。”
吴文韬道:“虽然考中了,但名次不太好。是第四十七名, 每月只有廪米六斗。”
孙桂花自豪道:“我儿子已经非常优秀了!你想想看,咱们一整个吴家村一个秀才也没有,连学堂的夫子都是请的隔壁村的王秀才。现在你中了秀才, 就是咱们吴家村第一个秀才。是功名最高的读书人!”
吴大成翻看着手里的秀才文书,也道:“好孩子,比你爹强!”
吴文韬挠了挠头,有些羞涩,“哪有!大堂哥考得才好。院试第二名,一年能领四两银。”
吴轩也把秀才文书递给吴大成。
吴大成一只手捧着一本册子,眼睛里几乎有泪花闪动。
“好啦,好啦!”孙桂花起身道,“你们老少爷们聊你们的吧,我做饭去了。”
——
吴大成拉着吴轩和吴文韬,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坐下,开始忆往昔,“当年二弟读书最好,年纪轻轻就考中了童生。虽然都说他长得一副武夫模样,但其实是个心思细腻的人。有才学,字也写的好。”
豆豆搬了一个小板凳坐下,翻出随身的小包袱,开始整理里面的东西。
吴文韬陪着听了一会儿,也跑去厨房给孙桂花帮忙了。
只有吴轩一个人听得津津有味。这些都是他记忆里没有的东西,从大伯口中一一讲述出来,仿佛真能感受到那些逝去的时光,感受到那些斑驳的过往。
等吴大成边将故事边喝完两壶茶水以后,午饭也做好了。
五个人围坐在石桌旁,吃了一顿热热闹闹的接风宴。
吴大成道:“三天后办酒席,庆贺你们两个考中秀才。一起办,办一场大的,把全村人都请来!”
吴轩点头,他本来也是想着,和吴文韬合办一场。
孙桂花纠结道:“两个人一起办,那花的钱——”
吴轩道:“酒水和卤味我出,别的就劳烦大伯母了。”
吴大田的豆腐铺子重新开张以后,吴轩给了他两张卤味方子。现在铺子里一边卖豆腐,一边卖卤味,而后者的收益远远超过了前者。
“好!”孙桂花一口应下。办一场宴席,花费最多的就是酒水和大荤菜。既然吴轩这两样都出了,剩下的就花不了多少钱了。
商量好了宴席的事情,吴轩和豆豆起身告辞。
走之前,豆豆从包袱里拿出一朵暗红色的绢花,道:“大伯母,这是我刚刚做的,给你戴。”
孙桂花不好意思地把手在衣服上抹了抹,这才接了过来,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真好看。不过我这么大岁数了,也戴不着这么好看的花,你还不如留着——”
后面的话说不下去了。吴轩和豆豆两个大男人,更用不着这绢花。
她改口道:“那大伯母就收下了。你们两个刚到家,回去看看家里缺什么东西,直接来我这儿拿。”
吴轩和豆豆应了。
——
回到家,两人放好行李,开始收拾屋子。家里一个月没住人,积了好多灰尘。
等收拾完,两人扒了外衣往西屋的床上一躺,不想动了。
过了好半晌,豆豆拿指头戳了戳吴轩,“轩哥,我刚刚做的花好不好看?”
“好看。”吴轩答道。
豆豆扯过一旁的包袱,从里面拿出一朵浅粉色的绢花,道:“其实这个做的更精致一些,可惜颜色不适合大伯母戴。”
吴轩偏过头看了一眼,道:“是挺好看的。”
“既然轩哥都说好看了——”豆豆突然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起身把绢花往吴轩耳侧一别,“哈哈哈,确实挺好看的!”
吴轩平躺在床上,也跟着笑出了声,没有把花拿下来。
——
第二天,两人都睡到了日上三竿才起床。
吴轩伸了个懒腰,道:“还是家里最舒服。”
早饭和午饭合成了一顿。家里一个月没住人,肉自然是没有的,后院菜园子也一个月没有打理,草比菜长得都高。豆豆在一堆茂密的杂草里,艰难地找出了两株已经很老的菠菜。
豆豆喝着寡淡无味的菜粥,道:“家里也有不舒服的地方。”
吴轩啃着干巴巴的面饼子,道:“我怀念廖记酒楼的酥饼。”
豆豆又咽下一大口粥,道:“其实福升客栈的饭菜做的也挺不错的。”
吴轩一拍桌子,“咱们下午去城里,看看白瓷铺子筹备的怎么样了。顺便带点卤肉回来。”最后一句话才是他的重点。
豆豆点头。
自从城里的铺子开张,吴大田一家就都搬去了铺子里住。吴大田和田婶子刘招娣做豆腐做卤肉,吴文寿一个人跑前跑后地装修白瓷铺子。
吴轩临去府城之前,给吴文寿画了展示柜的图样,也不知道他做好了没有。
两人吃完了这一顿早午饭,正在收拾桌子。外面传来了敲门声,“东家,你在家吗?”是魏老大。
“在家!”吴轩朝外面喊道,出去打开了大门。
魏老大推着一辆独轮车,上面装了两麻袋麦子。他道:“早上我过来了一趟,见大门关着就回去了。”
吴轩不好意思地笑笑,他们今天确实起的太晚了。
魏老大道:“今年收成好,总共收了两千斤麦子。给您的租子是一千斤,刚好装了十个麻袋。”
吴轩惊讶道:“这么多?”十麻袋麦子,做成面饼子都够他和豆豆吃好几年了。
魏老大憨厚地笑了,“风调雨顺,老天爷赏饭吃。”说着扛起一个麻袋往里搬。
吴轩道:“给我吧。”他一手拎起一个麻袋,放进了闲置的西厢房里。
魏老大赞道:“东家你要是不读书,也是干庄稼活的一把好手。”单凭这体力,一个人种十亩田轻轻松松。
吴轩笑:“艺多不压身,等哪天书读不下去了,还能回来种地。”
两人推着独轮车去了魏老大家,一次运四麻袋麦子,只走了两趟就把麦子搬完了。
魏老大还给了吴轩一袋子面粉,道:“我昨天新磨的,您先吃着。”
吴轩道谢收了起来。
——
下午吴轩和豆豆换了身衣服,正打算去村北找辆牛车去城里。
还没出门,就听到了门外牛车停下的声音,吴文寿的大嗓门响了起来,“大堂哥,在家吗?”
他一手提着两个食盒,兴奋地跑进院子里,道:“我给你带了卤肉豆腐还有点心。”
吴轩迎了出来,接过他手里的食盒往厨房走。
吴文寿道:“你们没从县城过,我也没打探到消息。要不是今天咱们村有人进城买卤肉,我都不知道你们已经回来了。”
吴轩把东西在厨房归置好,道:“这不刚换好了衣服,打算去城里找你吗。”
“你们刚到家,好好在家休息几天。吃的用的我都给你们带过来了。”吴文寿道,“对了,我爹让我问一下,秀才老爷打算什么时候请客办席?”
吴轩笑:“后天,在大伯家里办。”
“行,那我回去告诉我爹,让他把办席用的卤肉提前做好。到时候铺子也停一天,回来给你们当大厨。”吴文寿道。
“辛苦大田叔了。”
吴文寿道:“不辛苦,他一天天的干得可开心了。铺子里有那么大的后院,直接在城里就能把豆腐卤肉做好,不用跑来跑去,方便多了。”
他们家现在过的日子,可比以前轻松多了,而且赚的也比以前多很多。
“还有,大堂哥你说的那个展示柜,木器行已经做出来了,前两天刚摆进了店里。”吴文韬兴奋道,“比起我以前见过的货架,这展示柜又美观又方便,最适合摆放瓷器了。”
吴轩道:“好,过几天我去看看。”
“大堂哥,你放心,咱们的白瓷铺子一定能赚钱。”吴文寿信心满满。
吴轩拍拍他的肩膀,道:“我相信你。”
——
晚饭就着卤肉,连面饼子都显得比早上的好吃了一些。当然,也可能是用新面粉做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