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中县位于江源省东部,是著名的产粮大县。
刘家在涪中县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家族,名下有千亩良田。
刘招娣的祖父只有她父亲这一个儿子,所以早早给儿子娶了媳妇。娶的是本县段家的大女儿,虽家世比刘家略差了一些,但俗话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媳,两人也算般配。
但成亲后过了三年,段氏一直没有怀孕,刘家的老太太就不乐意了,动不动开始挑儿媳妇的毛病。幸亏刘招娣的父亲是个爱护媳妇的好夫君,时常帮忙劝着老太太,这才没有让段氏受太大委屈。
而后,又过了两年,段氏终于怀上了孩子。老太太这才态度变好了,一心盼着大胖孙子。
可是,十个月后,段氏诞下的是一个女儿。老太太大失所望,态度一下子又变了,甚至给孩子取了名字叫刘招娣。
段氏醒来听到这个名字,直接哭昏了过去。
有些穷苦人家没什么文化又没什么见识,盼儿子心切会给女儿起名“招娣”。但刘家好歹也算涪中县有头有脸的家族,竟然也给女儿起这样的名字,说出去真是颜面扫地。
但刘老太太脾气硬,愣是用这个名字上了户籍,用她的话说:“用这个名字才显得心诚,心诚才能盼来孙子。”
因为刘老太太重男轻女表现地太过明目张胆,所以,刘招娣从有记忆起,就和祖母关系不好。
祖母对她不冷不热,她也对祖母毫不亲近。
但是,祖父和父亲很忙常常好几天不回家,娘亲也一心求子总是出门寻医上香。每当这时候,家里就只剩下她和祖母。
出事的那一天,刚好又是这样的情况。
祖父和父亲已经好几天没回来了,娘亲又一大早出了门,说去郊外的求子庙。她和奶娘在花园玩了一上午,到了吃午饭的时辰磨磨蹭蹭不肯走,她不想和祖母一起吃饭。
换成以前,她不过去祖母也不在意,会吩咐婆子把饭送到她屋里。
但这一天,她正在花园里抱着奶娘的大腿撒娇,祖母突然过来了,面色很不好看地让奶娘去前院。
她被祖母凶狠的样子吓得哇哇大哭,抱着奶娘的腿不松口。祖母低声和奶娘说了什么,奶娘的脸色一下子变了,第一次强硬地掰开了她的手,把她扔给了祖母。
“别哭了!”祖母拎起哭闹不休的她,直接去了主屋。
先把她穿的小裙子扒了下来,然后给她换了一身利索的衣服,严肃地对她道:“下面的话你仔细听着,我只说一遍。”
“刘家的天已经塌了,什么都没了。从今天开始,你要学会自己活下去!”祖母道。
她懵懂地眨巴着眼睛,眼眶里还噙着大颗的泪珠。
“你祖父和你父亲已经没了,你娘也没了。至于你祖母我,今天晚上也就没了。”祖母从袖子里掏出一把匕首,在她脖子上比划了一下,道:“都没了,只剩你自己了,明白吗?”
“杜氏一族强占我刘氏土地,你祖父和父亲写了状纸去府衙告状,半路被杜氏截杀。整个涪中县都被杜氏一族控制了,所有反抗的家族都遭到了他们的报复。”
祖母拿匕首拍了拍她的头,道:“记住,我刘氏一族的仇人叫杜儒,当朝阁老。不过,我也不指望你这小丫头片子能报仇。只是提醒你,如果能活下去,记住远离姓杜的人,而且,再也不要回江源省。”
她当时完全愣住了,根本不明白祖母在说什么。
祖母又拿匕首敲她的头,喝道:“仔细听着!”
“还记得你姨母吗?两年前你见过的,瘦瘦的脸色蜡黄的那个,现在我送你去找她,以后你就是她的孩子了。”
祖母说完这一句,低声自言自语道:“你姨母两年前和一个姓魏的车夫跑了,当时段家找了好久都没找到人,说明他们藏得挺好的。上个月她给你娘传了信,说了她现在的地址。这个地方只有我和你娘两个人知道,是我能想到最安全的地方了。”
祖母拍了拍她的头,“到了你姨母家,你就是她的女儿了,你可以跟着她改姓段或者跟她男人姓魏。”说到这里,祖母顿了一下,“名字也改了吧,让你姨母给你起一个好听的女孩儿名。‘招娣’这个名字,是我太过分了。”
该交待的都交待完了,祖母抱起她,给她手里塞了一个包袱,道:“这个包袱你自己拿好,任何人都不能信,不能给!如果能平安到你姨母家,东西可以给她。当然了——”
祖母说到这里自嘲地笑了一声,“如果我识人不清,安排的牙婆真的把你卖了。或者你姨母不敢收留你甚至杀人夺财,那就是你自己命不好了。”
“该做的我都做了,走吧!”祖母抱着她去了后门,塞进了一辆破旧的驴车里。
后来大部分的时间,她都和一群跟她岁数差不多的女孩关在一起,牙婆说要把她们卖去京城的大户人家做丫环,签六十年的长契。
但是走了一个多月,快到京城的时候,牙婆突然把她带下了车,送到了吴家村。
当年她还太小,什么都不懂。在路上的时候一直以为祖母真的把她卖了。后来在吴家村见到了姨母,也还是半信半疑。
后来,等她大一些了,姨母托了人去打听当年的事情,她才知道那时的情况有多么惨烈!
景元三年八月,江源省涪中县突遇天灾,多日暴雨,导致山体垮塌泥沙滚落,数百人被活埋,几日后,河水暴涨,冲垮城北堤坝,死伤无数。
而巧合的是,经过这两场“天灾”,涪中县和杜氏不睦的三个家族,嫡系子弟几乎全灭。
随后,涪中县九成以上的土地,被杜氏一族以极低的价格“买入”。
——
听完这段往事,田婶子轻轻拍抚刘招娣的手都停了下来,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
刘招娣道:“婶子,我的仇家杜氏一族现在仍牢牢掌控着涪中县,不仅如此,附近的几个县也被他们渗透了大半。而杜氏一族最大的靠山杜儒,现在也仍是大权在握的当朝阁老。虽说杜氏不一定记得我这一条小小的漏网之鱼,但娶我做儿媳还是有风险的。如果您介意的话,咱们可以取消婚事——”
“你这傻孩子,说什么呢!”田婶子一把抱住她,心疼道:“可怜你小小年纪,就吃了这么多苦头。以后来了我家,婶子一定好好待你,不让你再吃一点苦!”
第30章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很快到了吴文寿成亲的日子。
十二月初六,诸事大吉, 宜嫁娶。
刘招娣换上了特意从县城租来的嫁衣, 抚了抚手腕上的金镯子, 这是祖母给她的。
当年祖母塞给她的包袱里面,有一整套纯金的首饰。
她还记得以前每到大年三十, 祖母都会把这套首饰翻出来,朝她们母女两个炫耀。祖母说, 这套首饰要传给将来的孙媳妇。如果她娘生不出儿子,就算放进棺材里陪葬也不便宜她们母女。
但最终, 祖母还是把首饰给了她。
曾经她真的以为祖母很讨厌她, 恨不得她不存在似的。但是,在生死存亡的关头,祖母还是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她。
所以, 她没有改掉刘招娣这个名字, 就当, 还了这份恩情吧。
——
吴文寿成亲和吴轩成亲的情况有点像,都是本村娶本村。所以按照惯例迎亲队伍要从村北出去, 绕过北边的几个村子再往回走。
已经下过了两场雪,天气已经很冷了。
吴轩舍不得豆豆受冻,就没让他跟着去迎亲, 而是直接让他在田婶子家等着。
迎亲队伍里,吴文寿这个新郎官,亲自赶着牛车走在最前头, 后面吴轩领着一大帮本家兄弟。
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脚程快,不到一个时辰,迎亲队伍就回到了村子。
魏老大家在村子里没有亲戚,刘招娣也没有兄弟姐妹,所以拦门要红包这些环节就都省下了。
吴文寿对着魏老大两口子表了几番忠心,很顺利就迎了新娘子出门。
迎亲的牛车就是吴文寿平时送豆腐那辆,为了迎亲的时候在路上不冻到新娘子,他特意给牛车加上了一个临时顶棚,还围了厚厚两层粗布。
众人都打趣吴文寿懂得疼媳妇,日后一定是个好丈夫。
吴文寿任他们说,只管乐呵呵赶牛车。
到了吴文寿家里,田婶子她们一群妇人就迎了出来,领着两位新人去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