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是爱情吗?
是爱情吧,他现在想想那句话都还是觉得心动。
以及,她说来老师说喜欢她然后她哭的时候,他觉得心痛。
原来她竟然也在怀疑自己吗?
甘叹用手感受自己的胃,它好像又有了结。
所以,爱情是从疼痛开始的吗?
他忽然想起一首歌,“……只要有爱就有痛……”,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后来洗脸的时候果然无意识地哼出了这首歌,他觉得这一天可能都要被这首歌洗脑了。
出去的时候,她竟然也起了,见到他,立刻用手捂脸哀叹。
他笑。
她说,晚上请你吃火锅赔罪吧。
他说好。
怎样都好,她。
然后被她领着去吃早饭,她像是已经吃过了,只是在那里坐着玩手机。
吃完,她说去接她弟弟。
他有点想黏她,说可以一起去。
她说,弟弟在深圳呢。
他说,正好,很久没去了。
她看他,笑,你要穿我爷爷的衣服去吗?
他看了看自己,我觉得还好。
她又笑,你身材好。
他心花怒放。
临出门,她又说,既然一起去,不如开车。然后问他有驾照没,俨然忘了昨晚进门时他跟阿涌姐的一番你来我往。
于是从裤兜里掏出驾照给她看,她拿了过去,果然人对人的证件照都是怀有好奇心的。
她看看驾照,又看看他,然后笑了一下,把驾照还给他,没说什么。
他莫名,但也不好去问,显得他对自己的照片多上心似的。
她去拿车钥匙,然后丢给他,终于出门了。
从车库出来后,她又笑,这次他问了一句笑什么。
她说,穿着我爷爷的衣服开我爷爷的车,不知道怎么,就想笑。
那就笑吧,挺好的。
出了小区,她说想眯一会儿,问他介不介意。
当然不介意。
于是她把终点输到导航里,睡去了,还不忘让音乐陪着他。
她随着音乐睡过去,他时不时瞄一眼,忽然生出一种陌生的感觉,他说不好是什么,不知道要用世上有的哪个词来定义,就觉得,所有东西都不见了,跟失重感类似,却不同。
他享受着。
从高速下来后,她就醒了,也不看他,偏着脑袋去看窗外,默不作声。
他想着,这是不是起床气的一种,放佛得以见到她的一件私密,他又激动又有点甜蜜,好像还有点……害羞。
过了一会儿,她搓了搓手臂,说,有点冷,又问他冷不冷。
他说不冷,但她可以把温度调高点,因为他也不热。
她却从后座搞了一张毯子,给自己披上后,她说,甘叹我觉得你真好。
他感到莫名,发现她夸他的频率好像有点高。
她说,之前有一次跟人拼车,她也觉得冷,后来那个人有意无意地透露给她是为了迁就她才把空调调小,她觉得这种做法很不讨喜。
他不用猜也知道那个人是想要追她,也察觉到,她是一个很怕情感负担的人。
同时,她也是一个内心很强大的人,所以她不怕听到任何的直白和真相,她只怕别人不够坦诚。可,这也是脆弱的表现吧?
他发现还真说不清楚,只知道,她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他。
对了,磁铁开口道,我有没有跟你说过我弟弟叫什么。
说了,他说,叫黎想,是想象的想吗?
她说,是,他喜欢足球,你呢,你喜欢足球吗?
他说,喜欢,很少有男生不喜欢足球。
她说,那以后可以一起去看球。
他说,好。又问,黎想现在多大?
11岁,摩羯座,文化课成绩很糟心,课外活动异常活跃,踢得了足球,也玩得来陶艺,喜欢用望远镜看天文,也喜欢用眼睛看蚂蚁搬家,坐地铁从来不用别人让座,书包再重也会自己背。
她滔滔不绝,他轻易就感受到她有多喜欢她的弟弟,难怪再想让他做她弟弟也要说个“可是”。
真是多亏了她的“可是”,感谢黎想。
可是,她说,黎想好像有点怕她。
“也不一定是怕,我说不好,感觉他跟我说话的时候有点拘谨,他跟阿涌就不会这样。”
到见了面,接触下来,他才知道,哪里是拘谨,明明是在在意的姐姐面前,想要扮成熟而已。
而她,当局者迷。
太在意了,弟弟是,姐姐也是。
第10章
黎想果然喜欢甘叹,她看得出来,他们果然是姐弟。而在黎想的生命中,好像第一次出现“哥哥”这样的人物,学长什么的不算。
黎诉曾经也想拥有一个哥哥,她甚至想过为什么她和黎想的出生顺序不能对换一下,但也只是一时的想法,她后来还是觉得黎想做弟弟就好。
可黎想却不叫哥,直接叫甘叹“甘叹”。
“甘叹你几岁?”
“甘叹,这个我搞不来,你快来帮我!”
“甘叹你最喜欢曼联里的哪个?”
甘叹这,甘叹那,恨不得每一句都要加上这个名字,黎诉觉得自己的脑子被洗得就只剩下这两个字了。
她时不时看一眼感叹,倒是没看出来不耐烦,也就乐享其成了。
跟人出门她还是第一次,当然家人不算,她也不知道一般别人约会去哪里、要干什么。去问甘叹,他竟然也不知道。
黎想见缝插针说想去电玩城,于是就成全了被暑假作业和各种兴趣班折磨的小学生。
跟小学生一进去就撒丫子像鱼儿进入海洋相反,黎诉束手束脚,她其实,第一次,见到电玩城。
是的,甚至都不是第一次进,她以前真的就只是听说过。
把甘叹拉到一边,示意他低头,“这里有什么好玩的?”
可能是环境太吵,她声音太小,甘叹回了一个:“啊?”
于是提高嗓门又问了一遍。
然后就转了一圈,甘叹带着她,像博物馆的解说。
最后选择去抓娃娃,因为其他实在是玩不来。
可看起来可实操性最低的,她也玩不来。
算了,没多好玩不说,娃娃还丑,她还是去隔壁饮料店坐着玩手机。
刚坐下没多久,甘叹就来了。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她问。
“看见你走进来。”他答。
“你不玩吗?”她问。
“没什么兴趣。”他说。
“会不会有点无聊?”她有点过意不去。
“还好,反正做什么都是杀时间。”他说。
她觉得他真是,一本正经的好笑,然后就真的笑了出来。
他还问:“怎么?”
她摇了摇头,转而感概道:“忽然觉得我好不会玩,像今天,我都不知道出门能干些什么。”
一般说出这种话就是等着别人来安慰的,她觉得自己不是故意的,但说完之后意识到自己确实是在希望他能说出一些好听的话,她知道她在与自我不断的斗争中又一次惨败了。
他确实说了,她听了都有点飘飘然。
他说,这说明她没有落入消费主义的圈套。
她真是喜欢他把每一件小事都往大了说,显得他很爱智慧,她觉得这样很可爱。
她忽然想起,好像没有问过他平时都有哪些消遣。
他答,书、音乐、运动、发呆。
他没有细说,她也没有细问,只要不出意外,以后都会知道的。
还是谈回黎想。
“你像黎想一样大的时候,喜欢做什么?”
她问完,意识到这是一种她很不喜欢的家长的心理——忍不住要拿黎想和他比,于是又说,“算了,你想什么时候回去?”
这引来他的笑,他笑道:“干嘛算了?”
她讪讪,跟他解释为什么算了。
他听完,说,谢谢她把他当成别人家的孩子。
她感激他的幽默,向他坦白自己的私心,“其实想要你见黎想,是因为我自私地希望他可以受到一点你的影响,因为我真的觉得你很好。但我好像忘了,黎想也很好。”
然后就听见他说:“是,黎想很好。”
她听出他的真诚,于是开心地笑。
笑着笑着,很好的黎想给她发来语音,问她在哪。
她给他回过去一个视频通话,小学生亲眼见到她的方位后,说再玩最后一局就来找她,她说好。
过来后,她问还要去哪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