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骂她,反而柔声地劝她,她心里刚刚窜出来的那点小火苗就烧不起来。
这个傻女人!
赵寂将她的沉默理解为坚持,心中颇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还是压抑着脾气道:“你好好将出使之事了了,别的都先不要想了。那姑娘救了于社稷有用的朝廷命官,也是大功一件,孤会下旨除去她的奴籍,也会赏赐她,当是预支给你的赏赐。”
赵寂这样一说,卫初宴顿觉压力大。陛下说要预支赏赐,也就是说,她此行必定要成功的,而且也是相信她必定能成功。
她卫初宴何德何能,能得陛下如此器重?
卫初宴重重一点头:“臣一定将此事办好。只是……陛下不必为初宴的私事劳神的,初宴本来也已经同袁姑娘说好了要娶她了,也不会反悔,陛下放心,臣不会耽于私事的,只是和她先定下关系。”
她还是坚持着,不让陛下插手这件事。不知为何,她隐约有种感觉,若是让陛下插手,好像会有不好的后果。
赵寂快给这块木头气坏了,她闭上眼睛,定了定神,才对卫初宴道:“你以为孤想管你吗?这件事情说出去毕竟不好听,你一个前途无量的官员,即便不说找个能给你支持的岳家,也得找个不拖你后腿的吧?你娶一个妓子,无异于同礼法作对,往后,孤想要提拔你,他们想要阻止的,大可以拿你私德有暇来阻止,卫卿,你好好想想罢,这样值不值得。”
对着一块木头说话,即使是块赏心悦目的木头,却也是块气人的木头,赵寂累坏了,若按她的脾气,将人直接骂一顿还是轻的了。然而卫初宴又是个不吃硬的倔强家伙,她才刚刚摸到这混账女人的脉搏,自然也不会在她面前表现得过于强势,那样只会将之越推越远。
赵寂太明白如何把控人心了。
她的这番话,真真切切地打到了卫初宴的七寸上。是,卫初宴想要往上爬,她不恋慕权势可她又必须渴望权势,她要往上爬!
见到卫初宴终于开始犹豫起来,赵寂放心了,其实她有一万种的方法可以让这桩婚事无疾而终。她甚至不必从卫初宴这里下手,从那个妓子那里下手却要省事百倍。然而她却不愿意那样去做,反而废了许多的口舌去劝说卫初宴。
为什么?因为卫初宴太过光明和煦,在这样的人面前,就连自认冷血无情的赵寂也不愿意使自己太过卑劣。
她以为是卫初宴让她不至于那般卑劣,可她却不知道,以她这般炽热骄傲的性子,其实也不屑于去做那种事。
“臣再想想。”
“你想吧。此时还不到亡羊补牢的时候,一切都不算晚。”
“臣知道了。”
这时高沐恩在外边露了个头来,赵寂一看便知他有事要禀告,遂同卫初宴道:“知道了那便下去吧。”
卫初宴遂行了礼,打算退下去,却听见陛下小声地道:“卫卿,你想不想娶公主?”
卫初宴身子一僵:“臣恐怕高攀不上。”
她说的是实话。陛下也太厚爱她了,竟连这样的话也问得出来,西疆之行真有这般重要吗?
赵寂仿佛没听见她拒绝一般,还是小声地道:“孤……有一个妹妹。”
她自出生起便注定了要是一个乾阳君,她也果真成了一个“乾阳君”,她也是个公主,但是她更加是大齐的储君、也是现在的帝王。
她……
“罢了,你先下去吧。”
心情忽而低落下来,赵寂摆摆手,让她下去了。卫初宴听话地离开,一路上却总是想起陛下最后的那个仿佛满载着忧伤的眼神。
天子坐拥四海,也会为一件事情而这般忧心吗?
第42章 草原
夏去冬来,又是一年。
赵寂在位的第四个年头,大齐向匈奴宣战了,战火燃起于元朔四年的秋天,一直蔓延到了元朔五年的春天,如不出意外,还将继续蔓延下去,直到这场战争定下胜负。
参加此次战争的,不止是隶属于赵寂的军队。如同原先卫初宴所提议的那样,帝王向各藩国下了征调令,西北、西南一带的藩王王出兵并入了征讨大军,路途遥远的那些藩王则依照陛下的御令派人轻车简从送来许多的钱财,后续,还会有许多粮食运送到西北战场。
这是陛下登基以来所做的第一件大事,诸臣子虽然反对过,然而当木已成舟,他们便打起了十二万的精神,来确保战事能够胜利。同样的,无论藩王们暗地里有着什么样的诡秘心思,面对天子的征调令,他们也只有点兵出将、送钱运粮的份。而仅仅是这个部分,暗地里也经过了许多次的博弈,如同卫初宴先前所预料的那般,有藩王刻意藏私,带来的军队并不如何好,也有藩王借出兵之利打探王军虚实……
自开朝算起,也有一百年了。如今的大齐物阜民丰、兵强马壮,终于走到了繁华的最顶点,处在这样高涨的浪潮里,作为帝王的赵寂却无法享受这鼎盛,因为大齐同时也是危机四伏的。积弊已久,痛入骨髓,她正急需这样一场战争,来为日后的更大的战争开一条路,来为大齐刮骨疗伤。
西北,奴马草原。
太阳刚刚隐没在湖面上,明月挂在了天空,星子若隐若现,天空之下,草木枯黄着,有些地方积了白雪,却令草原显得更加苍茫了。
苍茫而并不安静。有马蹄声自远处响起,杂乱无章,伴随着箭矢的破空声、匈奴语的喊杀声,有人骑了马,流星一般划过了草原,这是一个穿着大齐甲胄的女子,唤作唐棠。她身后缀着的,是数十名人强马壮的匈奴骑兵。
原先还有更多的,有一些在途中被唐棠回头射落了,更早的,有人被她砍倒,她的这匹马便是这样得来的。匈奴悍勇,他们的马也犟的很,唐棠上了马,这马还不肯走,她直接在马屁股上扎了一刀,疼痛使得烈马发疯,一路狂奔至湖边,却因受伤流了太多血,也没有力气再走了。
身后的喊杀声愈发近了,唐棠滚下马来,头晕目眩。她抓了一把枯草嚼了几下,任那苦涩蔓延在嘴里,勉强以此提神,又喝了几口水,这才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此时,追兵已经近在眼前,她握紧了手中的刀。
“站住!交出大都尉首级!”
铠甲已有了好几个洞,左臂的护甲直接缺失了一块,唐棠显得十分的狼狈,然而没有人会小瞧她,因为就是这么一个只做寻常小兵打扮的人,竟率小队追击了匈奴左翼君数百里,还取下了左大都尉的首级。她的马上本来拴着个小包袱,在她下马时便拿下来了,捆在了背上,圆滚滚的,流出来的鲜血染湿了包袱,那自然就是匈奴要追回的首级了。
马不跑了,她也没力气了,握刀的手都在颤抖。今日凶多吉少,唐棠被嘴里的枯草呛了几下,一瞬间,其实觉得可惜。
没能将敌将的首级带回去,便谈不上记功。没有这一功勋,她唐棠到死,仍然还是戴罪之身、是被发放到边疆的罪臣而已,可惜了唐家累世军功,到她这一代,却出了个令家族蒙羞的罪人。
可她不后悔!打死那姓刘的又如何?她该死!
只来得及这么想一下,匈奴围了上来,唐棠洒然一笑,回头纵身跃入了湖中,她不会游泳,然而也不可能说交便将首级交出去。
匈奴正防着她这手呢,她一动,后背便射来几支箭,有一只穿透了她的脊背,令她冷汗直流,她跳进湖中,鼻腔进了许多的水,手中仍然紧紧抓着包袱的系带。在她身后,几名匈奴毫不犹豫地跳下,她勉强睁开眼来,仍想举刀反击,却被精通水性的对方躲过去,反手一刀砍在她的小腹上,霎时间,血流如注,染红了碧蓝的湖水。唐棠闭上眼睛,往湖中沉下去,然而也沉不下去,她仍是被捞了上去,连同那首级一起。
重伤加上窒息,唐棠丢掉了她年轻的生命,她死前遗憾着自己无法戴罪立功,却不知道,过上几个月,她的事迹会被卫初宴得知、然后传回大齐,她会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
不过,这时候的卫初宴,还在自西疆赶往草原的路上。
时间紧急,她只联络了几个重要的西疆国家,期间也发生过许多的事情,也经历过几次危险,好在总算不辱使命,成功说服了他们出兵,卫初宴便领着军队,一路北上,其目的便是要自南边伏击匈奴,联合齐军一同,将匈奴往更西、更北的地方赶,要让他们不再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