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红绳一碗汤+番外(2)

作者:一景盛夏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众鬼差各司其职,没有谁像他一样,没有固定的职位。

只能沦落到给孟婆跑跑腿,找寻一些熬制孟婆汤的材料。

但是一锅汤可以盛上很久,他开始还以为自己会天天帮孟婆跑腿,见见外面的世界,再不济也是几个月,可是事实上,却是几年甚至几十年。

无所事事的时候,就听游魂们讲述自己生平遇见的奇事怪事,或者谁家的闲话,偷听别人夫妻的墙角……

有些话多的鬼魂愿意讲一些自己生平事迹,为百姓做出的伟大贡献,又或者对自己无恶不作的一生表示忏悔,希望来世能做个好人。

还有一些鬼魂,迟迟不愿往前走,一步三回头,眼睛死死的盯着光亮的地方,有时候会拜托他到队伍后面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心上人。

他们这一类鬼魂,至死还在惦记自己阳间所爱之人,也是这种人,每次都会在喝孟婆汤后哭得惨兮兮。

汤勺最喜欢听的就是这一类人的故事。

而面前的老者,要讲的故事,也是关于他心里念念不忘的那个人。

第2章 一把汤勺之蝶恋花1

老者生前是一位地方乡绅,当了多年朝廷命官告,被皇上恩准告老还乡,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后,造福一方百姓。

晚年资助了诸多私塾学堂,使得小山村的孩童们都能受到良好教育,还把皇上嘉奖的物品兑换成银两,救助贫困的乡亲,在旱涝多灾的季节开仓救民。

但是,谁能想联想到他曾是大奸大恶之人?

他的前半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奸佞之臣,陷害忠良,在朝堂之上拉帮结派构建自己的势力,甚至,毁掉了一个王朝。

“人生何事最快意?”老者摸着自己的胡须问道。

“自然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汤勺脱口而出。

“是啊,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老者叹息一声,眼神迷离望着远处。

“可我的一生,最快意的只有那金榜题名。”

“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所谓情场得意赌场失意,情场失意赌场得意。你曾做过那么大的官,还有什么不满意?想必黄金白银自然不少,环肥燕瘦任凭你挑。人啊,要知足,不能贪心!”

看着老人没有想要附和的意思,汤勺干笑两声,“我就随便说说,就是那个不能两全的意思,你懂就行。”

老者没有嘲笑汤勺年纪不大爱讲道理,又问了一句。

“年轻人,你觉得,自古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王侯将相英雄侠士,多如牛毛,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是为什么呢?因为美貌?”

见汤勺眉头紧锁不能回答,老者摇摇头。

“不单单是一副皮囊,是灵魂,爱一个人便爱她的所有,最深的便是她的灵魂。”

汤勺看着老者难掩的悲伤之色,试探道:“你可有所爱之人?”

“有。”

“你的妻?”

“否。”

“你的妾?”

“非。”

汤勺尴尬的咳嗽一声,装作一本正经,“那是外面的野花?”

老人沉默了。

汤勺以为自己猜对了正觉得没趣,老人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眼中透出一种他看不懂的深情,或者说是仰慕。

“她不是野花,她是一朵华贵的牡丹,一棵灿烂的向日葵,一株纯白的茉莉,是我,此生挚爱。”

缓缓道出最后四个字,老者怅然若失,又如释重负。

两人在原位置坐下,周围便拢了一堆人,越来越多的人聚拢过来,听老者讲他的故事。

年轻时家徒四壁,但是爹娘开明,辛苦种田织布,给乡里稍富裕的人家干粗活,勉强送他上了私塾。

他也争气,被当地一个颇有门望的先生收入门下,学徒的日子里不敢懈怠,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刻苦读书。

冬日起不来,就放一盆冷水在床边,伸手摸一把就是一个激灵,睡意全无便起床给火盆添几个柴火,待房子暖和了便开始晨读。

十年寒窗,受了多少苦,多少罪,除了看在眼里的爹娘,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

终于到了上京赶考的时候,他爹卖了家里的牛,他娘连着一个月早起去集市买鸡蛋,又接了不少的活,才给他把盘缠凑齐,还怕他路上受罪,又去街坊邻居家借了些钱。

父母是老实本分的人,也极爱面子,从来不问别人借钱,苦一点也凑合过了,但是为了这一个儿子,他们还是破了自己的规矩。

临走的时候,爹把一双布满老茧的手负在身后,身上衣服打着破旧的补丁,娘扶着摇摇晃晃的门框,干裂的手抹掉眼泪。

“做人,最重要的是不要忘本,我不在乎你最后是什么结果,我只希望你堂堂正正做人。”

爹还是一副严厉的样子,但是望向他的眼睛里的不舍不言而喻。

“儿啊,路上注意身体,不要晚上赶路,晚上野兽都出来了,要是遇上要钱的,给他就是了,千万别打架,到了京城,别学富贵公子花天酒地,骄奢淫逸咱沾不得……”

娘从他收拾东西就一直在唠唠叨叨的叮嘱,他认真的听着,一一应答。

带着满心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师傅的教诲之恩,再三叩拜之后,书生启程上路了。

一路上投奔的都是极其便宜的旅店酒家,将父母的血汗钱省着花,数着用。

因为生在小山村,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对什么都好奇。

不着急的时候会上街或者附近溜达溜达,看了很多美丽的风景,充满历史气息的古迹,就连很不起眼的歇脚亭,也有著名的文人墨客留下的痕迹。

书生最喜欢看石碑上记载的事件,还有上面潇洒飞扬的笔墨。私下里拿着个树枝就在地上写写画画,模仿着大师的笔迹。

结识了很多江湖人士,有些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的义士,和他交谈之后被他广阔的胸襟折服,和他结拜为兄弟,还有一同赶考的学子,帮衬他的生活,偶尔运气好还能遇上善良的乡绅开仓放粮,还能讨到一些米粮。

越是看的多了,胸怀也变得越宽广。

读书的本意是想考个好名次让自己父母脸上有光,改善家里的环境条件,现下,这种感觉升华了,他想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能让那些穷苦人改变生活方式,让穷苦人家的孩子能上学堂改变命运。

他的心里装的从小家转变成了大家,有了梦想。一个弱冠之年的年轻人,怀揣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进了京。

安顿好后,闲来无事到处溜达。

某一天,他遇见了让他动摇的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枝桠上杏花都开了,鸟在枝头一个劲的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书生看着这样的好天气,窝在屋里岂不是浪费了年华。

找出自己体面的衣服,收拾收拾上了街。

不去那烟花柳巷之地,不去那人多闹市之处,不沾染任何铜臭赌博之气,不装出文弱书生的酸腐之流,这是他的原则。

因为新到这个距京不远的小镇,一切都还不熟悉,两下子就被一模一样的胡同绕了进去,几番挣扎之后,索性放弃,走哪算哪,随天意吧。

于是走走停停,观看风景,不时仰头看看天,给自己鼓励:这天下,总会有我一席之地。

正想着,耳边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一墙之内,是女子娇俏的声音,听的他浑身一阵酥麻,心窝窝最深处好像被人拿了羽毛不轻不重的扫了两下。

他站在院墙外,静静地听着。

“小姐,你跑慢点,我追不上了。”一个小丫头气喘吁吁的叫着。

另一个人没有搭话,只是一个劲笑着,在离院墙很近的地方停了下来。

“这么点距离,跑一会儿就喘不过气,柳儿你真没用。”

说话的声音和她的笑一样的好听,相较于丫鬟的声音,她的明显不带喘,“今天天气这样好,不出来活动活动岂不是辜负了这大好时光。”

“可是小姐,大家闺秀就要有大家闺秀的样子,你这样让老爷看见了又要挨骂。”

那人浑然不在意。

“什么大家闺秀,三从四德,从小背女戒,大字不识一个,说话轻声细语的,被夫家欺负了只能唧唧歪歪抽抽搭搭,像我娘那样和一堆女人争我爹一个,累死了。人活要活个痛快!女人呐,更要自强!我想要的是那种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