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在大佬手里+番外(36)

作者:东曦将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根据法医的鉴定结果,林妙梅鬓角上的伤口是由锥锤类的凶器造成,但不是致命伤口。法医通过检查她的瞳孔浑浊情况、尸斑情况、肌肉松弛情况、尸体温度变化等,推断死亡原因是窒息。

事件到此就没有更多的线索了,警方于一周后的5月26日拿着逮捕令到了秦学民家,使得秦家的这个周六变得不再平常,并深深印入秦家人的心里,成为一想起就扯痛的回忆。

秦学民被关进了审讯室连夜审讯,朱仪芳带着秦正阳在家里度日如年。

媒体记者得知车主是秦学民后,像是苍蝇见了屎,相继扑来,堵得朱仪芳和秦正阳连家门都出不了,往时家门口长势极好的花草被踏扁了,他家的大门被人丢了鸡蛋、烂菜叶、骨头渣等等,唾弃至极。

而在事发之前,不知道多少人渴望着能巴结上秦学民一家,因为秦学民在当时是县里数一数二的富商。

他经营了一家制糖厂,叫“芳民糖厂”,他在创业的第一年结实的朱仪芳,在他一穷二白的时候,朱仪芳陪伴左右不离不弃,和秦学民一起艰苦创业,在儿子出生的那年,他为了纪念二人的峥嵘岁月,将原名“华荣”的糖厂改成了“芳民”。

厂子里有三千多名工人,有的甚至一家老小都在里面上班,可以说秦学民一人肩上扛着不少家庭生存的责任。事情做大了,秦学民还特别照顾家里人,让朱仪芳的表哥表姐们也到厂子里上班。

但这事出了以后,家里的亲戚一夜之间像是与他们老死不相往来般,电话都不敢接,生怕这种脏事惹到自己身上,有理说不清。

制糖厂也一度陷入停滞状态。

更糟糕的是外婆得知此事后高血压病犯了,躺在病床上无法动弹,外公独自在医院照顾老妻子。

朱仪芳突然间要一个人操持里里外外所有的事,还要为丈夫的审讯而胆战心惊,每天都过得精疲力尽。

四天的审讯里,警方问了秦学民之前是否和林妙梅认识、车上的血迹是怎么来的、案发现场和抛尸现场的情况、杀人目的、杀人凶器去向等等。

秦学民的态度很耐人寻味,他坚持表示人不是他杀的,林妙梅也不是他的情人,但警方让他解释时他没有回答,他说他没有不在场证明,没有证人,只说车子是他的。

每一次审讯都是死循环,秦学民拒不承认,但也拒不解释,让案子走进了胡同里。

☆、第32章

警方也审问过朱仪芳,问她案发前秦学民是否有异常举动,案发当晚在哪里,案发之后是否有情绪变化,朱仪芳说丈夫一切如从前,该上班上班,该回家回家,回家也会带孩子玩。而案发当晚他出去了,没在家。

秦学民不承认杀人罪行,警方试图找到切实证据,但翻遍了林妙梅家和秦学民家都没有找到凶器,行凶目的尚不明确,没有目击证人,在林妙梅的身上也没有发现与秦学民有任何关系的线索。

单凭车后座的血迹,实在不够有力。

在秦学民关押期间,朱仪芳去看望他,发现他脸上有伤疤,脖子上也有血痕,朱仪芳哭着问他是否存在暴力逼供的现象,秦学民摇头,他自从进去里面,夫妻俩就算见面也说不上几句话,他什么都不说,对谁都不说。

一审时,因证据不足,判了秦学民无罪释放。

全县人民呜呼抗议,不同意县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结果,声称坚决不能让这种人渣出来祸害女性同胞。

而且林妙梅的父母已经从老家来到了南云县,曾听女儿说在南云县有一个很有钱的男朋友,他们坚持认为就是秦学民杀了女儿,表示如果秦学民不是凶手,为什么不为自己辩解,他们要求对秦学民执行死刑。

林妙梅的父母上诉提起二审。

这一次,法院顶着群众舆论的压力和林妙梅父母的强烈申诉开庭了。

秦学民一直不肯为自己没有杀人的说法作出任何解释,即使没有足够证据,法院最终还是判处了有期徒刑十五年。

审讯结束后,朱仪芳多次提起三审,但是秦学民本人没有提出上诉要求,视乎于默认了这个结果。

等一切尘埃落定后,朱仪芳对秦学民死活不肯为自己辩解的态度绝望了。

她不明白,如果不是他杀的人,为什么不肯把真相说出来?如果是他杀的人,为什么又不肯承认?这是非常矛盾的。

她需要一个解释,需要秦学民的坦白,他到底做了什么?知道什么?

可是,没有。朱仪芳去监狱和秦学民多次会面,与他三番两次地沟通,都是无果。

朱仪芳此前为了给秦学民疏通关系四处求人,抵押了多处房产,还卖掉了制糖厂,最后什么都没留下,只剩下一栋在住的房子。

外婆在审判结果出来后的第三个月离开了人世,紧接着外公也病重,接二连三的打击令朱仪芳精神受到重创,患上了抑郁症。

案发后的五年间,朱仪芳多次自杀未遂,最后一次自杀是在家中,六年级的秦正阳在那天晚上放学回家后,发现朱仪芳倒在血泊之中,颈边的血像一朵红艳的花一样触目绽放。

此时的秦正阳体格尚未长全,仍不顾一切地奋力将朱仪芳扛在背上,东倒西歪中还摔了一次跤,他跑去了距离最近的一家诊所,最后还是因为伤及大动脉,抢救无效死亡。

朱仪芳死的时候秦正阳嚎啕大哭,也是他在之后的人生里最后一次哭。

他说:“是不是我不够力气背妈妈,跑得慢了,害得妈妈死掉了。”

在此之后他疯狂的练习体格,找回了曾经在朱仪芳的强迫下学习跆拳道时的教练拜师,在同年级的男生多数一米六多的时候已经悄然窜到了一米七。

郑国泰是在朱仪芳死了半年后决定抚养秦正阳的。

在这半年间,秦正阳领着政府的补贴,由亲戚轮流抚养,说是抚养不过是给点钱给口饭吃,他们不欢迎他到家里,他也不屑于去这些亲戚家里,他们对他的生活多数不闻不问。

郑国泰和太太孔莹来到秦家的时候,上下楼跑找了几趟才看到缩在杂物房角落的秦正阳,瘦骨嶙峋,面色苍白,嘴唇发青,看着他们的眼神直勾勾的,除了冷漠还是冷漠。

问他为什么躲起来,他不肯回答。

家里面乱成了一团,餐桌上摆放着还装有汤汁的泡面桶、巧克力的塑料包装、瓶装饮料、苏打饼干盒跟碎末,厨房里的碗筷堆积如山,消毒柜已经空了,冰箱里面也空了,客厅地面上到处是垃圾,散发出一股臭味。

一切都是那么的狼狈不堪。

这个12岁的孩子,在这半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孔莹在屋子里呆了不到一分钟就泣不成声。

她也是个孩子的母亲,怎能不心疼。

夫妻俩帮他收拾家里的残局花了整整一天,让他洗澡换身衣服,又带他出去吃饭。

郑国泰和秦学民是早年间在一个商会上认识的,那时郑国泰还只是一个小科员,秦学民正在创业,两个年轻人都有斗志,算是走得比较近聊得来的朋友。

两家人生了孩子以后,朱仪芳还会带秦正阳到孔莹那里串门,让两个孩子一起玩。

后来,秦学民生意做大了,郑国泰也一路飞黄腾达,两人的交集就少了。

秦学民出事后,郑国泰和孔莹都不敢相信他做的事,这一场灾难里最受伤的莫过于朱仪芳和秦正阳母子俩,特别是听闻朱仪芳抑郁症自杀离世后留下秦正阳一个人时,郑国泰念起旧情,加上他爱做善事的习惯,不舍得一个孩子就这样荒废了,决定出钱出力抚养秦正阳。

秦正阳不肯正式成为郑国泰的养子,郑国泰也尊重他的选择,给秦正阳交学费,还定期给生活费,不至于让秦正阳穷困潦倒没有任何倚靠。

因为郑国泰的身份特殊,他做的这件美事一下子传遍了整个县城。

大家都惊讶于他的慷慨解囊,因为这个孩子不是普通的孩子,是一个杀人犯的儿子。有人劝郑国泰三思,不要因为这件事惹一身腥,他是一县之长,不是什么普通老百姓。

郑国泰每每听到都会说,秦学民也只是杀人嫌疑犯,在没有正式找到证据前,不许大家这样说。而且秦正阳是秦正阳,和他父亲的作为没有任何关系,他只是个孩子。

上一篇:初雨后晴下一篇:婚深意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