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盐水考古志+番外(16)

作者:吴羡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晚上我带你去吃饭,你现在是想先休息吗?”宋成蹊靠在门上,也不进来。

林晏说是,宋成蹊就帮他关上门。

登上自己的微信,林晏给魏召南发消息,说自己已经到了英国,把自己新的联系方式发给他,依然没有回复。林晏关掉对话框,给自己的导师发了一封邮件,表示自己已经到学校。

傍晚宋成蹊敲了林晏的门,“去吃饭,然后带你熟悉一下学校。”

晚饭就在附近解决的,炸鱼和薯条,林晏表示不想再吃第二回 ,宋成蹊问林晏会不会做饭,显然林晏的厨艺不足以养活自己,宋成蹊耸了耸肩,说那就没办法了,他也不会,要么泡面,要么老干妈拌饭。

宋成蹊跳上一只小船,撑起一只竹篙,让林晏跟着上船。

“这条河叫剑河,J大的名字就源于这条河。J大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是由另一座学府逃难而来的学者建立的,战乱的时候这里就是避难所。J大有三十一个学院,前面那个就是三一学院”,宋成蹊示意了一下前面的几栋建筑,“是亨利八世在1546年创办的,合并了迈克尔豪斯学院和王家大厅学院。拜伦、牛顿、罗素、卢瑟福、霍金都是从这个学院毕业的。现在三一学院图书馆里还放着拜伦的全身雕塑,据说当时雕塑先送去西敏寺,但西敏寺因为拜伦生活作风不检点而拒收。”宋成蹊笑了声,又接着说“当时学院规定学生不能养狗,他就在宿舍顶楼上养了一头熊。”

宋成蹊讲起每个学院的故事,又讲起学院和城镇居民长达八百年的斗争,以及学校和教会和王室错综复杂的关系。

“你经常给人介绍?”林晏给宋成蹊递了一瓶水,惊讶宋成蹊好像对每个学院都无比熟稔。

“我本科就在这里读的,我喜欢这个学校。”宋成蹊谈起学校的时候有着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坐在船上游学校确实是个不错的体验,宋成蹊干脆半躺在了船上,感受微凉的晚风,任由船在水上飘荡。

林晏会时不时打开魏召南的头像,看到整个页面都是自己的留言。

Michaelmas学期过半,林晏颇有些吃力地适应新的教学环境,选择了考古学、生物人类学和亚述学深入研究,越学越觉得自己无知,只好书不离手。

第13章

墨西哥瓦哈卡谷地圭拉那魁兹洞穴,魏召南把一小块骨头装进密封标本袋中。

“唉,Clark,我今天清理了五平方米,只找到了一个边刃刮削器,真倒霉。你呢?你今天发现了什么?”

魏召南向他示意自己的标本袋。

“让我看看。噢,一个投射尖状器,这可是我们第一次发现。还有这些小东西保存得这么好,这是蚕豆吧,看上去像蚕豆。”

“是蚕豆,还有一些动物的骨头,可能是兔子。”魏召南接道。

领队Flannery教授看了看天空,觉得今天天黑得有些早,可能要下雨,便让大家提早回到营地。几个人小心翼翼地走蜈蚣梯从悬崖上下来,穿过一些碎石坡,来到河谷的临时营地。

“看我抓了什么?今天可以加餐了。”Richard向他们扬了扬手中的蛇,剥去皮放在酒精炉子上烤。

“我回来之前,Stephen说我们上次送去的标本已经检测了一部分,植物种类主要有橡子、龙舌兰、仙人草叶、蚕豆、朴树果、野洋葱等,动物骨骼有棉尾兔、白尾鹿、乌龟、平尾鸽、仓鸮和鸣鸟。”Richard给蛇翻了个面,又撒上一些酒,对Flannery教授说。

“那人类在这里居住的时间大约是从每年8月份到第二年1月份,是个游群。”

“没错,还发现了少量的南瓜种子,从形态上来看属于栽培种。说明他们的经济形态已经从单纯的采集狩猎演进到自己生产一小部分食物了,这可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并且对这些南瓜种子所做的加速器分析表明,年代在距今10000年到8000年左右。”

“哦?没错的话,这里的南瓜栽培比已知中美洲其它植物栽培种类都要早数千年,比如玉米和大豆,他们已经懂得很多了。”

“是啊,但后来他们迁走了。”

“嗯,遗址中没有发现人类的骸骨,不过熟土层第一层只有耐旱的植物,而第二层土壤中有一些水生生物。这四五人的游群应该是遭遇了一场水灾,然后又是几年的旱灾,所以不得不迁走了。”Flannery教授轻松地进行分析。

“这个天气阴沉沉的,看上去像是要下大雨,我们晚上要不要下山躲避?”考古队中的另一个人Gary忧心地说,旱季已经过去,雨季就要来了。

Flannery也有些担心,并不反对找个地方避雨,但最近的村离这里有5公里,“可以,但是我们这次发掘出来的标本都堆在这里,移不过去,还是要有人在这边看守。下山也要早点出发,天黑了太危险。”这里真的是荒无人烟,当时还是用无人机发现的遗址。

Flannery教授召集起来询问大家的意见,魏召南看了看天色,营地距离河流大约有三十米的高度,按理说不太会被淹,但小心一点总没错。

最后Flannery教授决定留三个人在营地,其他人都下山躲避。一群人把驻地各个地方都加固了一遍,然后拄着树枝下山。魏召南本就轮到今天值夜,所以被留了下来。

魏召南坐在营地前,看着天一点点变黑,浓重地像是泼了墨一样。魏召南把胸口口袋里的一颗琥珀掏出来,轻轻地摩挲。这颗琥珀是魏召南在遗址附近的村落集市上看到的,并不圆润,甚至有些灰暗,但是琥珀里面困着一只萤火虫。魏召南想打磨之后送给林晏,不知道他会不会喜欢。

魏召南以为这次发掘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没想到遗址里的文化遗存比较少,Flannery便决定对整个洞穴遗址进行发掘,所以拖到了现在。但是现在已经基本完工,后续在实验室里进行就可以,很快就可以回去了,想到这里,魏召南高兴了一点。虽然不能见到林晏,但能听一听声音也是好的。自己来的时候比较匆忙,都没有告诉他自己进考古队了,他应该会担心。

谷风吹起来,魏召南觉得有些凉,便钻进帐篷。不一会儿,淅淅沥沥的雨下起来,并不大,落在树上、草上、石头上,像鸣奏曲。

半夜雨瞬间大了起来,Flannery教授和Richard都惊醒过来,爬出帐篷往外看,河水往上涨了很多,山坡上还有小颗石头滚落下来。

Flannery教授坐在角落里抽掉了一支烟,然后决定让魏召南和Richard先离开,他一个人看守营地,魏召南和Richard都不同意留下教授一个人。

水流越发急了,山间影影绰绰有各种声响。

魏召南、Flannery教授和Richard把最重要的部分标本搬到一公里外的一个小山洞里,河水已经涨到距离营地只有十米。Flannery教授想再带走一大袋标本,魏召南一把抢走扔回去,然后拽着他就往山上跑,教授本不肯被魏召南拉走,最后还是跟着魏召南跑起来。

雨越发大,天空中打起了雷,不时有闪电劈下,照亮整个山间。

山间传来了隆隆的响声,滚落的山石越来越多,Richard颤抖着声音说,泥石流要来了。魏召南跑得越发快,树枝勾住了衣服又折断。

教授一脚踩空滚落下去,又被树干拦住。“教授!”教授颤抖着半晌爬不起来,“腰,腰撞在树上,可能裂了。”教授痛苦地□□,“你们先走,我在这里……”山间的响声越来越大,魏召南一把把教授背起,向山上冲去。

宋成蹊想着多了一个中国室友,就又蠢蠢欲动想要尝试一下做菜,然而林晏惯于掉书袋,最后总是鸡飞狗跳地把厨房弄得一团糟糕。生的生,焦的焦,腥的腥,咸的咸,最后只能捏着鼻子吃一两口。但宋成蹊却依然乐此不疲,下载了诸多做菜软件,并且整理出了一小个记事本的菜谱和要点,拉上林晏不断地试验。长期的饮食革命下,宋成蹊迅速发掘出了林晏另一张会喊会叫会吼的面孔,然后就能厚着脸皮软磨硬泡拽着林晏一起去买菜了。

“林晏,快来!”宋成蹊从房间里跑出来,脸上画了浓重的妆,倒八眉,上挑的黑色眼线和黑色口红,眼角下还有一个黑色图腾。

宋成蹊把林晏拽到他房间的梳妆台前,拿起一堆刷子比划。

“干什么?”林晏退后一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