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君携(101)

作者:难得潇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祁峰红了眼圈,重重点头。

赵熙安抚地拍拍他手背。

“噢,日前得报,燕祁的皇太后亲率大军至离风口边境。小皇帝呢,朕便先不还给她,还燕祁个摄政王,也算对得起太后凤驾亲征。”

祁峰思量片刻,“若是伤重也就罢了,现在我好端端的,多日没有消息,这说不过去。不如就说我重伤后,前事尽忘,如今稍有康复。养伤期间得蒙圣眷……”

赵熙侧目看他,“摄政王果然会编好故事。”

祁峰滞住,一放松就忘了赵熙心里的结。

果然,赵熙冷着声音,“回房思过去。”

祁峰抿唇起身,及时退出亭,离开了喜怒无常的女帝陛下。

赵熙长长叹出口气,颓然坐下。最近确实有些焦躁。她微微闭目,静了静心。下了这样大一盘棋,身边亲近的人,一个个在这场变故中被试炼,哪些不能悉心信任,她正一一洞悉。赵熙已经习惯了每每的失望,登顶的路越往前走,越孤单一人。可她就是不能停……

母后病重,恐怕时日无多。她希望能够赶在母后殡天前,把朝中事情理顺,让母后看到海晏河清的大好山河。她还想着荡清奸佞后,便试着怀妊,让母后也享享孙子孙女绕膝的天伦之乐。想到母亲多年来的辛苦企盼,赵熙眼睛全湿了。

“母后,等着我。”赵熙轻轻呢喃。密报上说,顾夕带了十几个剑侍,以内力替母后续命。毒素已经深入五脏六腑,要想用内力逼出来,实在不可能。可若能因此而多活几年,她就谢天谢地。想到顾夕,赵熙的眸光温和了许多,那个清澈温暖的少年,义无反顾的顾夕啊,赵熙想着那个小家伙,此刻一定是很不定地在茂林等着她呢,不禁微微翘起唇角。

夜风渐紧,赵熙紧了紧斗蓬起身。小路上,有个亲卫飞快地跑过来。

“陛下,急报。”

“呈上来。”赵熙示意。

那小纸条湿湿的,带着山地的寒意。赵熙握着竟一时不敢拆开,“茂林来的?”

“不是,是暗卫营洪武的飞鸽传信。”

赵熙放下心,只要不是母后病危,其余的她还能承受。

捻开封蜡,小小的纸条展开,白纸黑字映入她眼帘,“顾氏纵逃,顾夕叛逃燕营。”

赵熙眨了眨眼睛,似没看清。她探身到石桌的灯前,仔细看条上的字迹。

那亲卫站在亭下等了好一会儿,抬头见陛下拿着字条发呆,脸色晦暗难明。

“陛下?”

赵熙似被唤醒,她怔了一会儿,目光陡然凌厉,“着崔是派精兵,往八个方向追捕顾氏。”

“是。”

她又垂目看了眼字条上的字,闭上眼睛,自语,“私渡顾氏,倒是有可能。只是说夕儿叛逃,朕不信。”

那亲卫不敢答话,只等她命令。

赵熙摩娑着字纸,凝眉沉吟。顾夕私渡了顾氏,却又只身前去燕祁行营。是什么让他如此果断地违了君令,又是什么驱使他身赴敌营?莫非……她忽然心头一动,似地捕捉到了什么讯息,转目看那亲卫,“日前令派出间者,混入燕祁太后行营,可办妥了?”

“混进去了。”

“好,传朕命令,先着力查查随行燕太后的都是什么人?可有一个肖似摄政王的男子……”

赵熙站起来,焦躁地踱了几步,“不对,着力查查,随行的人中,可有摄政王本人?”

赵熙在心里反复推断,脑中却混乱不堪,只有这一种答案是最大可能,那就是顾夕一定是先得了他先生的行踪。他私纵了顾氏,又赶到了燕营,那是否说明顾铭则本人就在燕营?或者,顾铭则不放心母亲,早就和祁峰换了过来,来到了她身边的,就是顾大郎本人?

赵熙被自己的假设震动,她木然起身,一步步走向内院,刚走了几步,便疾奔起来。

别院并不小,可她觉得没几步,已经站在卧房门前。她按住疾跳的心脏,张着嘴,却似无法呼吸。她看见窗口映出那个挺拔的剪影,只披了件松松的外袍,正在端正跪在案前。

那个身影,如此挺秀,仿佛再重的担子,也压不弯他挺直的腰背。赵熙的泪一下子铺满面颊,几乎泣不成声。多年的执念,毕生的痴望,是否早就近在眼前而不自知?

祁峰刚抄了两行字,就听房门大响。洞开的门口,站着面目煞白满脸泪水的赵熙。

“怎么了?”祁峰过来扶住她,入手只觉她浑身冰冷,“怎么了?不舒服?”他担忧地抬手抚了抚赵熙的额头,果然烫人。

祁峰弯腰拢着她双腿,将人横抱起。几步走到床前,将要放下时赵熙突然抬臂揽住了脖颈,“别,别放开我。”

祁峰顿了下,“好,我不放开。”

两个相拥着,在床前站了一会儿,祁峰动了下。赵熙一下子搂紧他。

“不放开,就在床上躺躺。”祁峰轻声哄。

赵熙抬目,看着眉目如画的男子,清湛湛的眸光,含着深深的痛惜,唇角总是微抿着,仿佛是倔强和不服气,却总在浅笑时一下子变得柔和。她忘情地抬手描摩着眼前的俊颜,泪扑簌簌流入鬓角。

“铭则,你到底要怎样,到底要我怎样?”赵熙嘶声哭出来,无助地沉在祁峰臂弯里。

祁峰怔住。他仔细看着赵熙,女帝的脸颊全被泪打湿了,目中全中迷茫神情。他不知道是什么再次打乱她心智,于是弯下身,轻柔地吻她,一遍遍,坚定又温柔地重复,“不,陛下。我是祁峰。我是祁峰。”

-----

顾夕从昏迷中醒来,四周一片漆黑。

他记不清自己是如何昏倒的,最后的记忆只停留在山坡下那处泥泞里。醒来,他不知身在何处,四周都是人声,火把远远近近,影影绰绰的。顾夕动了动身子,才感觉到自己双臂反剪,可能是绑了一夜,手全麻了,肩被拢得很紧,一动就牵着骨头缝都疼。他试着挣了下,内力还在,只是绑绳很韧,似乎是绞着劲的牛筋,一时挣不开。他身上的衣裤全湿透了,凉凉地贴着身子,吸收着他身上仅存的热气儿。顾夕打着颤,坐起来,双腿也被绑在一起,无法站立。他只好蜷起身子,护住丹田仅存的一点热气儿,闭目调息。

天色放明时,顾夕终于看清周遭景物。似乎他处营地。兵士都是燕祁打扮。正是早饭时间,兵士们在空地前面散散地行走,有的捧着饭食,各进帐子去享用。

身侧忽有哀号的声音。顾夕转目去看,一溜十几个大木笼,每个木笼里都装着人。面目肮脏,衣衫不整,看不出是什么人。昨夜兴许是睡着,没有动静,今晨醒来,哀号声顿起。

有兵士吃过饭,拎着鞭子走过来,冲着木笼里的人喝,“闭嘴。”笼里的人眼巴巴地看着他指了其中一个人。那人似喜似悲,被人强从木笼里扯了出去。

顾夕霍地睁大眼睛,就在空地上,那人被扒去衣裤当场被亵玩。等那兵士尽了兴,那人疼得昏死过去。兵士骂咧咧地用凉水将人泼醒,扔了块饼过去。那人顾不得提上裤子,拣起地上的饼,疯狂地咬下去。

笼里的人一下子疯了,使劲摇着栏杆,有的自己褪下衣裤,求兵士们临幸。

顾夕看得四肢冰冷,胃内翻腾。

一个兵长模样的人,带着人走过来,站在顾夕面前,“这个是昨夜捉到的?”

“是。”一个兵士应,把顾夕随身的宝剑捧给他,“穿的是平常的衣服,但是佩剑的。”

顾夕抬目看着宝剑,心一下子提起。当日出城时为了主动暴露行迹,他特意带了赵熙送给他的碧落。那兵长接过宝剑,只摸了剑鞘,就睁大了眼睛。

这碧落是皇上御用的剑,前朝还担当过尚方宝剑的角色。蟒皮剑鞘,上有古朴宝石装饰,甚为高贵。那兵长看完剑鞘,颤着手拔出宝剑,清晨的日光斜照在剑身上,冷冷寒光,熠熠生辉。

旁边的兵士都被吸引过来,围着碧落,啧啧称奇。

“这是你的?”兵长低头看着顾夕。

顾夕揣度着这人该是不认得华国文字,不然剑身上碧落两字,就能暴露他身份。

“你是什么人?”兵长蹲下身,看着面前的人。一身泥泞,脸上也都是泥,一时看不清长相,只觉得很年轻,还是个少年。能拿这么名贵的宝剑,定是非富即贵的人家子弟,看来他们可以借这次机会,打打秋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