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人!”
“还是要人!”
林城主看着下面各房衙门都是要求增派人手的要求,实在是有些焦头烂额,不怪别的,只能说是丰城发展太快,日新月异,尤其是路政措施实施顺利,山民一配合,税收上来后,又反哺给路政,这样更是加速,一旦加速,只能给道路铺设轨道,而作为铺设轨道的人之一的林城主,则是缺少了人手。
人手不够,古宋内地去调用,这是林城主自己唯一觉着能够救急的,而之前受到谢锦秀矿洞那边事情的启发,林城主于是上书给武帝,希望武帝能够将一些流民移送到丰城。
林城主的奏折先是到了内阁,首辅次辅等看过后,方会送至武帝的手里。
“这林子福要做什么?”首辅的眼睛微微眯起来。
丰城一地在册的人口大约是十五万多丁口,这是丰城回归之日的统计黄册,但是等到痢疾之后,山民造册登记,一下子激增到了三十五万之众,现在丰城如此多的人口,居然还要流民,这是要做什么?
作为首辅,他不能不想到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光是增长到三十五万人口,怎么还要人?莫不是想要聚众?
“大人,还是要呈给陛下御览,我等不能驳斥。”次辅看着首辅想要把奏折放到旁边,连忙说着,那些旁边的一般都是无关紧要的奏折,他们首辅次辅便有专管权,但是丰城的奏折,次辅还是觉着不要内阁给留中不递。
“你也开始忌惮了?”首辅笑眯眯的看着次辅,“太孙殿下仁义好学,近来学政也是很有任君之像!”
次辅听了,脸色一变,这话真不是首辅能够说出来的话。
“王大人,请慎言!”次辅低声说了一声,就向着外面看看才有些惊心的摸摸冷汗。
近来京城官场有些诡异,底下暗波流动,次辅已经从门下听到很多消息,只是他一向走保皇派,不会参加储位的争夺,现在最应该保持中立的首辅居然隐隐顶立皇太孙,这有些大大的不妙的感觉。
“莫非,中牟不觉着太孙殿下有仁君之像?”王首辅,似乎觉着问的不够清楚明白,话语一出来,直击要害,次辅看拿着王首辅,是讷讷不言,皇朝更迭,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道谁是最后的赢家,虽然皇太孙已经立了,但是现在的发展看着有些诡异。
作为皇太孙的金木零平平无奇,就是听政也是很少有让人惊艳的见解,反而是中规中矩,人云亦云,从辅政大臣来说,这是个好的君王,可以让自己一展政治抱负,但是从国家领导人来说,平庸就是最大的罪过,国家和人一样不进则退。
次辅不言,王首辅面上微笑,心中则是知道两人已经有了对立面。
“中牟,不如咱们把这个奏折让陛下圣裁如何?”王首辅拍拍奏折,家中孙女已然十三岁,昨日刘大监就曾过来报喜,说是陛下有让自家孙女册立太孙妃,自己已经是一把老骨头,如果未来自家的骨血能够登天,王首辅觉着自己此生无憾。
武帝看着底下站立的首辅和次辅,面无表情。
“两位爱卿,觉着此事如何?”
武帝的话里面有些威严,皇太孙无作为,而小三岁的皇六叔治下则是大治的情况,如论是怎么看,都是皇六子更具有储君之像,这些话已经通过暗卫的耳目传到了武帝的耳中,只是武帝如何想,别人都不清楚。
“臣以为江东一带水患严重,流民颇多,不如将之就近迁往丰城,可谓是一举两得!”次辅想想,低头回禀着。
“陛下,万万不可!丰城已经有成丁三十五万之巨,如果再迁流民,恐有异变!”王首辅连忙反对,丁口三十五万,拉起来十五万的大军是妥妥的,但是南部古宋的驻军才有多少?不足十万,光是想想就是危险,王首辅自然不想让武帝同意这个奏折。
正当养身殿中在就奏折奏对的时候,殿外,七皇子一身狼狈的跑了进来,那个样子如同被人抢劫了一般,灰头土脸的。
“父皇,父皇,救救儿臣啊!”七皇子一进入殿内就浑身颤抖的跪趴在了地上,身上的明黄皇子袍服有烟火烧过的地方,头发也有被烧着的痕迹。
武帝一看,自然是止住了话头,本来要训斥的话语,看着小儿子如此凄惨的样子,不由得开口问道:“这是怎么了?”
“父皇,救救儿臣啊,儿臣就是去了趟平凡宫,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儿臣委屈啊,儿臣只是想去拿下六哥做的纸鸢而已,罪不至死啊!父皇!”
七皇子口口声声的说着救自己,这让武帝糊涂了。
“你慢慢说来。你的伴当呢?其他人呢?死了么?”
武帝看着小儿子这样有些盛怒,听着武帝发火,其他伺候七皇子的人是吓得连忙进来请罪,就看着这些人比七皇子还狼狈,有个小太监还拖着一条残腿,被抬了进来。
“到底怎么回事?”看着情况如此严重,武帝整个人都怒极了。
“陛下,请您为七殿下做主啊!”
就听着七皇子的贴身太监开始委委屈屈的说出来事情的经过,原来七皇子想起来六皇子之前在杨学府扎了个很大的纸鸢,最近天气还好,虽然冷,但是树木上枝叶没有,正好是在宫中放纸鸢的好时候,所以他就想要去六皇子的宫殿去拿,毕竟金凡平去就番,没有带走纸鸢,这是七皇子提前知道的。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七皇子摘下纸鸢的那一刻,六皇子的宫殿中突然传出来炸雷的声音,如果不是身边的小太监扑倒七皇子的时间迅速,那么现在断腿的应该就是七皇子了,而不是这个小太监。
“你摘下来纸鸢,天雷出现,宫殿坍塌?”武帝虎目一睁,专注的看着七皇子,似乎想从他的脸上看出来七皇子是不是在撒谎。
“是啊,是啊!还有那天火!”七皇子心有余悸,在武帝看来做不得伪。
“你们也看着了天火,听着了天雷?”武帝转头看向了那些侍候的人。
就看着伺候的小太监们频频点头。
旁边的王首辅噗通跪倒:“陛下,天意啊!这是警醒陛下,平凡宫之主有碍皇室啊!”
在旁边听着的次辅看着王首辅是怔住了,他现在方佛才明白自己怎么只是个次辅的原因了。
第184章
“岁考在即,此奏折留中不发!”武帝看着跪着的七皇子和王首辅,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
京城中,流言四起,平凡宫遭到天雷击中,差点伤到了七皇子,此为宫主不详,有碍皇室的现象。
天机学府,天机府主,以六尺星斗推演,也是得出南方丰城一地乃是不祥,骤然之间,京城沸腾,似乎有一股股的暗流对着丰城一地又开始涌动了起来。
丰城那边遍地都是商机,随着在丰城经商的商人还有随员回到古宋地界,开始了人流涌动。
虽然过境需要路引,但是林城主在和丰城王府商讨以后,各地建立起来的丰城车行,开始了招工,就看着带着丰城马车行帮忙开具的路引,让一些衣衫褴褛的贫民,一窝蜂的往丰城赶去。
这让谢锦秀想起来以前看过的一个电视剧,闯关东,只要能让普通的百姓知道哪里有更好的活路,即使山高路远,他们也会行动起来,更何况丰城的马车行还给准备了路上搭着车队,安全行走的路引,各项具备,直接让古宋刮起来一股子闯丰城热。
“爹娘,我招工招上了!”江南一道水患灾民的一处安置窝棚处,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小雷开心的和自己的父母说着。
“好好!雷子,好啊,咱们一家有活路了。”水患痢疾横行,而从丰城来的特效药,倒是治愈了不少的灾民,这让灾民在前一段救灾的时间里面,对丰城就有很好的印象,过了不久,有商队过来招工,一听是丰城用人,很多壮劳力们都去试试,等知道是一家都能够得到路引时,更是让灾民趋之若鹜。
选上的人自然是欣喜若狂,而当地的有远见之人都会劝解着当地主官,比如此地的县官幕僚,就提醒着自己主家。
“主府,咱们不应该让这些百姓离家远去,以后田地荒废,税收不上来,该当如何啊?”幕僚的担忧是很有道理的,毕竟代表着赋税。
可是幕僚不知道的是,在暗处,那路引一放,便是人头钱到手,一百文不多,但是人口多了起来,那就是好大的一笔银子,而留下来的灾民还要耗费县里的救灾粮,从多方面考虑,县官脸上就挂上了为难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