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呆考科举(110)

作者:凉故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信口胡诌的谢锦秀眨眨眼睛,自己这是过关了还是没过关,二十张矮桌,应该没多少钱吧?要不我直接认错,给赔?

杨布铭去的快,回来的更快,主要是这边去厨房的仆人,直接被杨之堵了正着,几个杨家小爷跟着谢锦秀胡闹,作为外管家的杨之,可不敢等闲视之,不能因为恶小而纵容。

所以杨布铭在谢锦秀的庭院门口就碰到杨之。

“二老爷!胡老爷!”杨之对着两人行了一礼,“听闻二老爷请我过来?”

“是啊,之叔,咱们学府的谢小爷不一般啊!”杨明学啧啧赞叹着把谢锦秀的话稍加润色复述了一遍,听起来故事更加圆润丰满,直接让杨之眼睛冒出来精光。

“恭喜谢小爷,贺喜谢小爷,这书中自有黄金屋,果然是不假,谢小爷能够发现人所未见,真是非常人!”杨之渣渣眼睛,“老朽可否品上一口!”

“之爷爷,快请入座!”谢锦秀再次让位,这时不用说,杨布琼也换了左手桌,而谢家风早就去取了新的餐具。

“七上八下,入口香甜,好一个忆苦思甜锅!我古宋国可不是将他们如同羊肉一般吃掉么?”杨之拍手叫好,“我杨家食肆又填一镇店吃食,小爷的荷包更加充盈了呢!”

杨之这话一说,谢锦秀心知是要方子,就连忙从袖笼中把写好的没有寄出去的方子拿了出来。

“宾云楼是晚辈知己好友的家业,所以本来想好了,做出来如果还吃,就推荐的,现在正好给之爷爷!”谢锦秀双手递了过去,杨之站起来接过,然后看着谢锦秀有些赞赏,这有天才的人,就是失利了,也能从别处找补回来,哪里会是失意。

“谢小爷直接给你好友去信就可,只是这方子,老朽觉着还是不宜外漏!”杨之尝了几口,连忙说着,他已经看出来这个锅子的好处,而且有那么个故事点缀,想不火都难,一想到杨学府又要日进斗金,杨之很开心。

“是,晚辈寄信后一定交代清楚。之爷爷,老师,二师叔,你们快吃!”谢锦秀答应着后,就劝着菜,只是可惜因为没有啤酒饮料,倒是少了一样快乐,谢锦秀心里想着要不要趁着夏天还差点时间过来,弄点啤酒喝喝,要知道烤肉涮肉与冰镇啤酒更配啊!

众人在,少年们都吃不舒爽,所以杨之和胡学政他们吃了一会儿,让仆从各自搬了一张桌子,就走了。

等杨之他们一走,杨布铭他们这些闹腾的才开始在庭院里面热闹了起来,两只小蜜蜂,飞在花丛中,这些俗语划拳也被谢锦秀普及了那么一下,倒是让这种团坐吃锅子的氛围更加浓烈了,即使没有酒喝,几人也有点醉的感觉,很舒服。

杨大儒回来府上的晚餐就是这个,当听到杨之说的忆苦思甜锅的寓意后,他直接带着一张桌子,一个铜锅就进了宫。

涉及到皇族的过往,而且是用在吃食上,杨大儒要政治敏感一些。

武帝在听到杨大儒去而复返后,也有些惊讶,难道对于收回丰城,杨大儒有了主意?

“请杨大儒进来!”武帝吩咐着

而杨大儒则让大宦官叫了司膳去准备炭盆和生肉生菜过来。

听到里面叫请,杨大儒让小太监拿着东西跟在身后,给武帝行礼后,就让把矮桌摆在了地上。

“杨老,这是?”武帝惊讶,这杨大儒去而复返,还拿过来一个坏桌子是什么意思,难道有什么破洞乱政,让自己去补救?

“老臣恭喜陛下,老臣之徒孙谢锦秀,发现大明帝君的忆苦思甜锅,老臣听闻不敢耽搁,特来请陛下知!”边说杨大儒边拱拱手。

这话所有的词句拆开了,武帝都清楚,但是合在一起就有些不清楚:“诗词双绝谢锦秀,和我大明帝君,这是怎么回事?还有忆苦思甜锅?这是什么?”

“请陛下稍等!”杨大儒对着武帝说着,“容老臣先卖个关子,这个与圣明的大明帝君平南齐,建国本,有些关系!”

两位君臣,就开始回忆历史记载,都是不胜唏嘘。

等生肉生菜,还有骨汤送来后,杨大儒演示了一遍,才对着武帝把杨明学,杨之加工过的版本,在进行2.0版本的加工后,武帝是心生喜悦。

“好一个忆苦思甜锅,我古宋当人人都吃此锅!”武帝兴奋说完,杨大儒则是脸色一梗,不说别的,这个骨汤和羊肉片,也不是每个古宋国人能吃的起的啊!

第94章

武帝帝心一喜悦,自然要封赏。

“杨老,此忆苦思甜锅于朕,于帝国都有如神助啊,当与封赏!”武帝这话一出口,杨大儒就是心里一紧,发现此锅的徒孙谢锦秀才不过是一秀才,最大的背景也不过投身杨学府。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于保护,杨大儒赶忙对着武帝一揖。

“杨老如此大礼,朕愧不敢受!”武帝赶忙出了帝座过来搀扶,杨大儒还是坚辞要行礼。

“此礼,非拜不可,老臣要谢陛下封赏!”杨大儒态度十分谦恭,这让武帝心情更是好了很多。

“只是陛下,封赏一事,是我杨学府的幸事,只是可否容老臣说上一说!”杨大儒紧接着说道。

这让心情愉悦的武帝大手一挥:“杨老,说的哪里话,有什么尽管说来,可是有什么别的为难的事情?”

杨大儒摇摇头:“陛下厚爱,老臣感激不尽,杨学府一直治学,为难之事,就是唯恐学识不够,治学不严谨。只是老臣所说之事,是因老臣那徒孙,今年刚满十三,虽然聪颖,但也不过是秀才之身,陛下现在封赏,于他就如同那幼童抱宝于街,就怕有那歹人出现啊!”

杨大儒这么一说,武帝倒是一愣,别说是给十三岁的封赏,自己给一个月的婴儿也封赏过。

“杨老,是不是太过担忧。”武帝有些为难的说着,这有功不赏,不是自己的作风啊。

“陛下,南齐众使臣,还未归还丰城,如今还住那南齐会馆!”杨大儒这样一说,武帝当即明白了杨大儒的意思。

“只是...”武帝有些迟疑,“朕之国,还怕那区区南齐?”

“自然是不怕的!”看着武帝坚持要封赏,杨大儒不由得一笑:“老臣觉着,丰城将回,陛下此时当加封谢公,寻谢公后人!”

武帝先是脸色严肃,听到杨大儒此话,不由得脸上一喜:“杨老所言极是!”

“夜将深,老臣告退!”杨大儒拱手,现在隐患解除,他就要功成身退。

武帝连忙说着:“杨老辛苦,来人,赐肩辇于杨老,以后杨老入宫,宫门处肩辇伺候!”

杨大儒一听,不由得苦笑一声,给自己徒孙免除了各种伤害的机会,但是自己却是挡不住,真是失了自己低调的秉性。

再次拒绝,显然不合适,杨大儒只能谢过武帝。

杨大儒出了宫门,回身对着宫中方向一揖,才上了自家马车往杨学府而去。

“迟一!”又只剩下武帝的御书房,对着空中叫着。

就看着不一会儿,一个走路有些颤巍巍的老人站了出来。

“老奴见过陛下!”迟一对着武帝行了跪礼,武帝摆摆手,“汝可是听到了!”

“是,老奴听到了,迟十九回报,所言和杨老一致,老奴正想夜间向陛下回报此事,没想到,杨老这么快进宫!”迟一开口说着。

武帝点点头:“杨老受谢公一事影响颇深,明明是一身才华,却谨言慎行,杨学府百年低调,不复锐气!”

迟一听了这话,不由得低下头,帝心难测,尤其是学府与帝王共治天下,乃是大明帝王提出,所以每代皇帝都有收拢皇权的意思,武帝甘冈独断,年少时便征战四方,力挽狂澜。

现在都说是武帝是老虎卧榻,变成病猫,但是迟一知道,应当是老虎冷眼旁观,锐虎爪,老虎虽老,但是虎心犹在。

“那谢锦秀年少敏锐,拳拳爱国之心,老奴是看在眼中!”迟一捡着不紧要的说着,不过所言也让武帝喜悦不已。

“你且看这!”武帝感觉终于能和人说道说道了,前几日听着逗趣的大学士,说京中趣事,武帝听闻成郡王家的幼子被拉出来作伐很是开心,尤其是听闻谢锦秀后面赌银落于人后后,就让人取了内库的银两给谢锦秀加注,并因为心焦,让暗卫抄了谢锦秀和成杰云的试卷,今日一看,更是开心了一整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