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女配的综艺之旅+番外(183)

作者:一只虫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一问,若秦王得了此关,会待我关中百姓如何?!”林巧巧抛出了第一问,作为将领,第一个关心的当然是城中百姓的安危。

“自是秋毫不犯,违者斩首示众!”李世民铿锵有力的回答,不愧是能够网罗到一众名将为他卖命的人,说出的话就是有一种让人信服的味道。

“二问,若秦王得了此关,会待我边军如何?!”这些个将士跟着他们老孟家出生入死,林巧巧如此做也是为了不想他们无畏的牺牲,又怎会不在意交关后,他们的下场。

“即是我李唐子民,自是同我李唐兵将一般待遇。”李世民的这个回答也算是让林巧巧满意。

“三问,若秦王得了此关,可安排了守关之人?!”孟家辛辛苦苦的守了这么多年的关,总不能交到一个废物的手上吧!那岂不就相当于是将孟家军多年的努力,都付诸了东流水,这让孟家军和那些个为守关而逝去的英魂如何能够甘心。

这个问题,李世民略微思考了一下,问道,“孟义孟老将军可愿继续做这守关之人?!”

林巧巧知道,李世民这句话听着像是有诚邀她父亲继续守关的意思,其实不过是一句试探,且不论他父亲还没有投降,就算他父亲真的向李唐投降了,李唐也绝不会安心让她爹这个隋朝旧将继续手握重兵的。

于是林巧巧说道,“我阿耶深受文帝之恩,断不会另侍二主。”未免李世民将这句话理解为她爹绝对不会投降,林巧巧又加了一句,“我阿耶驻守边城多年,未曾归过乡里一次,此次卸任,也可归乡去看看那些他常常惦念的旧人。”她这句话的暗示意味非常的明显,就是说,孟义会卸下边军主将的任职,做回一闲适老翁,返乡安顿,并不会留在此处惹李唐之人猜疑。

林巧巧如此说,确实有些一厢情愿了,但她想的明白,孟义的执念在于文帝之恩,如此,只要他不奉李唐为主,便不能算是对文帝的背叛,至于反唐复隋,那更是笑话了,孟老爹忠的是文帝,对隋炀帝可没什么好感。

“即是如此,我李世民保证,必定会指派一位能够令孟义老将军放心的将领坐镇此关!”林巧巧的话让李世民放下了大半的疑虑,而她的要求也并非很难做到,这对于李世民来说,几乎等同于一个无本的买卖。

“此三言可当真?!”林巧巧最后要一个保证的承诺。

“自是当真!”李世民诚恳而又信誓旦旦的说道。

“好!我且信你!”林巧巧将手中的大马刀往地上一墩,翻身下马,一拍马屁,让马儿自己跑回秦王军阵营。她反身往回走,一边行一边说道,“且等我消息!”虽是与李世民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协议,但她也未曾给过他什么确定的承诺,毕竟这事儿还是要先知会了孟老爹再做决定,她会尽量从旁说服,但孟老爹愿意与否,还是要看他自己的想法,这一点,林巧巧还是很有分寸的。

她这其实就相当于是给孟老爹拓出了一个新的更平稳的选择,而这个话孟老爹自己是不好提出来的,由她来说其实可以说是刚刚好,孟义完全可以就这女儿不晓轻重但他又不得不遵守约定的坡,直接从大隋这头将死之驴上全身而退,若是不愿,也可以此为借口,无视这个约定,可以说进退皆可,不过是给自己身上背上了点不晓事的骂名罢了。

林巧巧步履潇洒、背影挺拔,竟似一点也不担心秦王军会暗箭伤人,这份气度,看得让人折服。

她回到了孟家军的阵营后,复又重新上了孟闲给她备下的战马,随手解开了束缚着斩·马刀的系带,手握刀柄,扬刀指着隘口的方向说道,“儿郎们!随我出关杀敌!刀锋所向,尽斩蛮夷!”

“刀锋所向,尽斩蛮夷!”“刀锋所向,尽斩蛮夷!”三千孟家军追随林巧巧杀蛮而去,而李世民这一边的关口,已无多少兵士守卫。

但秦王军却未曾有过什么进攻之举,不得不说,林巧巧的怠敌之策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只是李世民的耐心也是十分有限的,若是孟义那边不能尽快平了蛮夷,他怕是就要以助他们平蛮夷之借口,先一步侵占住这座城关了。

不过这些都是复制体该去烦恼的事情了,她的任务,到此便完成了。

不得不说,这位素未在边关露面的孟妙然孟大小姐,可真乃一猛人也,自她带领着三千孟家军杀入战场后,一人一刀在敌寇中杀得是几进几出,数百蛮夷被她斩于马下,而她却是毫发未伤,如斯勇猛,把本来就没剩下多少人马的蛮夷给吓破了胆,剩余残兵纷纷四散逃窜。

穷寇莫追的常识边军基本都懂,毕竟深入草原戈壁的话,到时候死的就不一定是谁了。

而当李世民看到城头上的士兵又多了起来,且出现了甲胄比较高阶的将领的时候,便知先机已失,没想到边军驱逐外敌的速度竟如此之快,他有些可惜没有抓住机会进驻此关,但方才那般情景,孟小娘又给他扣了个贤达之人的高帽,于情于理他都不能立即下令‘驰援’边军,不然他帐下的兵士会怎样看他?!只有边军那边打得艰难,他这边‘驰援’的命令才能下得顺理成章啊!唉!~如今只能指望孟小娘的消息了。

而待孟家军全军回城整顿休息之后,与父亲和哥哥们叙过了旧的林巧巧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以及对眼下天下大势的分析。

当然,与秦王李世民的那一番对话,她也如实的讲给了父亲听。“女儿自作主张了,还请阿耶责罚!”多一句辩解孟妙然都没为自己说,别管出发点是好是坏,思量周全不周全,这个事儿她确实就是按照自己的主张做了,谁也没商量,招呼也没打,所以一应后果,她都愿意承担。

孟义沉默了许久,方才走下案几,搀着女儿的手臂将她给扶了起来,“我儿的心意,为父明白,只是接下来,怕是要委屈我儿了!”

“还请阿耶下令,孩儿愿意领罚!”孟义这么一点,孟妙然便懂得了父亲的意思,这是要罚她给众军看啊!如此,才能保住他们孟家的名声,也能让孟家的子孙能够抬起头来做人。

孟义拍了拍又再度跪下了的女儿的肩膀,扬声朝着帐外喊道:“来呀!将小姐拖下去,重打……”孟义沉了沉牙,最后咬了咬牙根说道,“重打20军棍!”

“阿耶!”“阿耶”孟妙然的五位哥哥纷纷想要上前为她求情,最终却被孟义背过去的身体和略微停顿又慢慢挥动的手给制止住了。

军中规矩素来如此,军令从来都凌驾于情感之上,即是军令已下,便在没有收回的道理,否则主将威严何存?!

而因着这20军棍是打给世人看的,所以必须由孟妙然自己把它给挨下来,即便是她的几个哥哥有心代她受过,也是有心无力多矣。

虽有内功护体,但这结结实实的20军棍也够孟妙然受的了,孟家儿郎将她从刑台上搀扶下来的时候,她的脸已经苍白得近乎没有血色了,只能说幸好她有真气护体,才保住了筋骨内脏未受损伤,否则就今日这20棍,她得不大动的将养个两三年能好全,那就算是养得好的了,如今嘛!~虽是看着严重了些,但不过是些皮肉之苦,将养个十天半个月的,日常活动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孟妙然被待下去将养了,而孟义与秦王李世民的和谈也有条不紊的铺展开了,最终,这座孟义守卫了三十余年的关隘便和平转交到了李唐的手中,从此,戍边再不是他的责任!一时间,孟义竟是轻松又怅然。

他最后又好好的看了一眼这熟悉的城岚,方带着家小和亲卫,也就是他孟家的死士(对外只说是家丁的存在),踏上了归乡的路途。

至于孟家的五个儿子,愿意投到秦王麾下的,孟义也不拦着,忠于文帝,他一人可矣,子女的前程,就让他们自己去奔去闯吧!总归后头有他这个老父亲镇着,总饿不死他们就是了。

而孟妙然由于伤势还未痊愈的缘故,回程做的是马车,临行前,李世民特意走到了她的马车前,敲了敲她的车厢,孟妙然撩起了马车的竹帘,正对上了他相貌堂堂的眼眸。“秦王殿下,可是有话要与小女子说?”

李世民原本以为,他会看到一个英姿飒爽的孟小娘,没想到车帘掀开后,他看到的竟是一位被犹带着几分苍白虚弱的面色,给衬出几许楚楚可怜之态的、柔美中带着些娴静的美娇娘,若不是五官还是那个五官,他都要怀疑,此时与他对话的到底还是不是那个上阵便连斩他三将的孟小娘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