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面前,苏怀箐没有张牙舞爪,呲牙咧嘴,她收敛了脾性,做出一副知书达礼,温温柔柔,看着像个好性子的姑娘。
洪家嬷嬷闻言,就打量了她几眼,道,“既然亲家太太去不了,不知亲家姑娘可有空去陪陪我家大少奶奶?”
“我……”苏怀箐眼中一亮,她想去,可就在刚才,她娘警告她的话,还在耳边,她小脸蛋一跨,眼中晶亮顿时消失,“我娘身边还要我照顾,所以……”
“大太太身边不是还有一个四姑娘么,八姑娘,你是我家大少奶奶的亲妹妹,你去陪陪她,她心情肯定能好些,最近这两日,大少奶奶饭都不吃了,我家侯夫人都快愁死了。”洪家嬷嬷念叨。
苏怀箐闻言,立马担心姐姐了,心里对苏怀珠的恨意也更上一层楼。
她道,“好,那我去。”
苏怀箐好担心姐姐,又好想去洪家,为姐姐报仇,也顾不得大太太的警告了,张口就答应了洪家嬷嬷。
她吩咐丫鬟,回琉璃居收拾她的东西,然后,让二太太转告大太太一声,人就被洪家嬷嬷带走了。
苏怀箐这人,不聪明,做事冲动,性子火爆,又任性妄为,所以,她做事从来都是不顾后果。
殴打王姨娘,殴打庶弟,这一桩桩事情,若是传出去,随便一件事,都能让她身败名裂。
这也是大太太不让她去安乐侯府的原因。
可苏怀箐,却背着大太太去了,等到大太太知道后,苏怀箐已经到了洪家,想要再去追回来,已经来不及。
大太太气的派人去唤二太太到桃花斋见她,然后,指着二太太的鼻子,怒道,“二弟媳妇,你是不是故意的?”
“故意?我故意什么?”二太太一脸猛然,听不懂大太太的意有所指。
大太太气的锤床板子,“洪家嬷嬷要带走箐儿,你怎么不拦着,箐儿脾气冲动,万一去了洪家,惹下什么麻烦,你以为,我们苏家能受得了?”
是你受不了吧?
二太太心里腹诽,脸上却满是委屈道,“大嫂,你说这话,可就诛心了,那洪家嬷嬷坚决要带走怀箐,我一个苏家庶媳妇,你以为,我能拦得住?”
以往,大太太总喜欢用庶媳妇三个字来打击二太太,今日,二太太也用庶媳妇来推脱责任,把大太太气的,一个倒仰,就躺在了床上。
第399章 病情加重
“哎呀,大嫂,你这是怎么了,你可别吓我啊,我可没有气你。”是你自己气性大,可不管她的事。
大太太的丫鬟婆子,都围上去,揉肩的揉肩,捏手的捏手,抚胸口的抚胸口,好半天,大太太才吐出一口浊气。
“滚……”她冲二太太吼道。
二太太就道,“既然大嫂没事了,那我就先出去了,大嫂,你还是躺着好好养身子,别多想,想多了,也伤身体,至于怀箐的事,还得大嫂养好身子骨,亲自去洪家接她回来呢,哎呀,我是没这个身份去洪家呢。”
临走时,还不忘在大太太心口上,狠狠扎一刀。
大太太气的浑身直抽,抓起旁边一只杯子,就朝二太太扔去,“滚,滚出去……”
“滚,我可不会,那我走了。”二太太微笑着,优雅的往外走,嘴里还嘀咕着,“我现在可算是明白,怀箐这丫头的性子随谁了。”
她的声音小,可也让屋子里的丫鬟婆子们听见了。
大太太气的再一次倒仰,不过,这次却忍着,没有骂二太太。
刚才,她是因知道苏怀箐去了洪家,担心苏怀箐会在洪家惹下大祸,给大女儿添麻烦,让大女儿被洪家人嫌弃,还会损了自己的名声。
因太着急,她才会一时失控,拿二太太撒气。
现在冷静下来,她才想到,自己最应该做的就是尽快调养好身子骨,身体好了,才能尽快去洪家,看住小女儿不乱来。
大太太心情平复后,就吩咐丫鬟把炖好的汤药拿来给她喝,喝完后,大太太就睡下了。
可等她睡醒后,浑身又痒的难受,一开始,她还以为是病发了,可是,后来越抓越痒,最后抓破了皮,都流出了一股股淡黄的水,大太太这才意识道,她的病,好像又严重了。
大太太满脸悲戚,眼中似乎都有了一股绝望。
“大太太,奴婢去告诉大老爷,让大老爷请太医过来给你看看。”她的贴身丫鬟惊慌失措道。
大太太眼睛泛红,眼泪不停的流,默默点了点头。
等大老爷闻讯赶来时,大太太的双手已经被婆子用绳子帮着了,就怕她把自己浑身的肌肤抓的更烂。
大老爷一眼就看到大太太露在外面还在流血水的脖子,眼珠子一缩,赶紧唤了丫鬟,“快去告诉护卫,去洪家一趟,让世子爷帮着去请太医来。”
“是,老爷。”
小丫鬟刻不容缓的跑出了屋子,急匆匆去找护卫了。
护卫骑马快,很快就到了洪家,不过,洪世子却不在家,安乐侯得知情况后,就拿了自己的帖子,派人去请太医。
等到太医赶到苏家时,已经快傍晚了。
此刻的大太太,就像是一个疯子一样,被人绑着,头发散乱,因浑身太痒,挣扎太剧烈,被绳子勒出的地方都溢出了血水,血水浸透了衣服,让人看着,触目惊心。
太医见状,都吓了一大跳。
太医诊脉后,结果还是跟上一次一样,“苏大人,抱歉,苏大太太的病实在是太罕见,我实在是诊不出,也只能跟上一次一样,开一些止痒的药汤给苏大太太喝。”
第400章
大太太早上喝了药汤,可不好使,不但不好使,大太太就是喝了那个药汤后,浑身才痒的更厉害。
大太太不敢喝了,求着太医换方子。
太医又给开了一剂止痒的汤药,还多加了一剂清心润燥去火的汤药,“这是去火的,苏大太太眼睛泛红,嘴唇干燥,手指上蜕皮,有些上火了。”
大老爷接过两张方子,谢了又谢,才派人送太医出苏家。
半个时辰后,大太太忍着痒,一连喝了两碗汤药,第二碗汤药里面有安眠的作用,喝完没多久,大太太就犯困睡着了。
大老爷见她睡了,就吩咐屋子里的丫鬟婆子几句,然后,一脸沧桑的步出了桃花斋。
刚出院门,就遇到了急匆匆而来的苏暮弛。
苏暮弛一见他,脚步就放缓了,一脸担忧的问,“爹,我娘怎么样了?”
大老爷挥了挥手,一脸沉重,“已经睡下了。”然后,又严肃叮嘱他,“你娘的病,会好的,你不要因此事影响了学习,你要记住,我们苏家的未来,都在你身上,你要好好学习,明年春闱,你一定要入榜,如果能入榜,殿试上让皇上满意,被钦点第一名,那你就是南凤国史上最年轻的状元郎。”
南凤国的科举,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为了能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学子们先要参加童试,这种人都被称之为童生,录取后,就被称之为生员,也就是秀才。
生员之后,就会被各地的学府入取,接受学府先生的管教,当然,如果你有权有钱,也可以花银子,请先生来家里教,苏家的几位嫡子庶子,都是请的先生教。
在这方面,苏家的老太爷和大老爷都是一样的意思,在对孩子的学习上,一点儿也不会吝啬。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朝廷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而新入学的被称之为附生。
三老爷苏邦德的儿子苏暮云,今年才九岁,刚取得了癝生的资格,以后,每年朝廷都会发放六石米给他。
因为他学习好,肯用功,苏邦德十分看重他,也倾心教导他,打算等他满了十二岁,就让他试试童试,只要过了童试,苏暮云就是个小秀才,到时候,一年可以领禄米十二石。
而苏暮弛,去年秋闱时,已经过了乡试,是京城里少有的年轻举子,且名次也靠前,排名第三,是个亚元。
也因为他学习好,苏家的人在过年时得知段旭霆成了太子的武侍后,也会起了念头让苏暮弛去做太子的文侍。
不过,最终没成。
苏暮弛考取举人也才一年,明年,大老爷就让他去参加春闱,苏暮弛觉得,时间太短,学习太紧,有些亚历山大,可又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