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他震惊的是,大皇子真的蠢到去费尽心思亲近南疆,还想要接触南疆的蛊师。最令他头痛的是,添乱的不止大皇子一个人,还有一个故作聪明的四皇子,借着大皇子和好奇的名义,往南疆使团的住处跑。这打的什么主意,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把天正帝和朝臣都当成大皇子一样的傻子呢。
但是就算是没有蛊毒的事情,这接待一个小附属国的使团,也只要礼部出马就行了,用不到皇长子亲自接待,所以这也不知道是谁给大皇子出的主意,让他自降身份干这样的蠢事。
关于南疆的事情,陆若华也能猜出来一些。蛊毒的事情险些要了太后和天正帝的性命,天正帝隐忍到现在不发作,绝不是要大事化小,而是要有大动作。
不过,有件事她也确实不解,南疆明知道自己送来的果子没有要了天正帝的命,还很可能是暴露了,却为什么还要派使者来大燕,这可是羊入虎口啊。
“不说我的事了,说说你吧。”南疆的事情是机密,晋王不愿意将陆若华牵扯进去,然后道:“听说你最近在为学院夫子的事情发愁?”
“我现在只愿段先生愿意来京授课。”陆若华叹了一口气道。到现在她师母萧老夫人那里都没有回信,她心中实在是忐忑难安。
“我觉得阿华会如愿以偿的。”晋王说道,看似安慰的话,但是在陆若华却觉得心里安定了些。
晋王将陆若华送到靖北侯府后,便回到了自己府中。
宁仁和宁礼看到晋王回府后,连忙上前行礼。
“我让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晋王摆了摆手,示意两人起来,然后问道。
“回王爷的话,段先生那里已经查明白了,她寡居在家,膝下无子,段家现在最想要的就是让自己这个女儿能够过继一个儿子养老送终,但是段先生似乎更想要一个女儿,而且已经看好了人。”宁礼回禀道。
“你亲自去趟岷州,告诉段先生,若是她愿意来京中教书,本王便让她得偿所愿,而且给她新过继的女儿立女户。”晋王对宁礼吩咐道。
女户在本朝控制地很严,所以立女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办了女户,这个女孩的婚事便是其家族也不可随意插手了。晋王以此来和段氏女做交易,相信段氏女若真的喜爱自己看中的这个女孩,一定会同意的。
“属下这就去办。”宁礼应道。只要是涉及纯安县主的事情,他们王爷都积极地很。
一个月后,陆若华在萧老夫人那收到了来自段氏女的信,信中言她同意来京而且还要带着新过继的女儿一同前来。
陆若华大喜,连忙让人将靖北侯在及笄礼时送给她的京中的一套三进的院子打扫出来,等候段氏女的到来。
岷州离京城并不远,半个月的时间,人便到了。陆若华带着田颖亲到京城相迎。
只见一辆朱轮华盖车中走下一个美妇人,岁月似乎格外的偏爱她,没有在她脸上留下痕迹,反而越发优雅迷人,比起一般的贵妇,美妇人身上又多了一些清幽和淡雅。
“闻段氏给县主请安。”美妇人看着面前主次分明的两个少女,上前请安道,眼神中也多了些打量。
“段氏语兰给县主请安,县主大安。”美妇人身旁一位六七岁的小姑娘对着陆若华行礼道,虽然有些初见陌生人的羞怯,但是礼仪却是无法挑剔。
陆若华赶紧上前将人扶了起来,“先生能屈尊前来,便是纯安的荣幸,您这般行礼,可是折煞静徳了。”
“这就是先生的女儿吧,果真是玉雪可爱,聪明伶俐。”陆若华说完后便从一旁的田颖手中接过一个礼盒递给段语兰道:“拿去玩吧。”
段语兰打开礼盒后,发现里面是一套用玉石和各色宝石镶嵌的各种憨态可掬的动物,每一个都很可爱,很有童趣,十分得小孩子喜欢。事实也是如此,段语兰一看到它们就喜欢上了,但这段时间跟在新阿娘身边,也让她对这些东西的贵重有了了解,连忙将礼盒递给一旁的母亲,唤道:“阿娘。”
“既是县主给你的见面礼,你收下就是。”美妇人摸了摸女儿的发顶,柔声道。她喜欢这个孩子,很大一部分就是女孩心性纯良,有一颗赤子之心。
“我表字文惠,县主可唤我文惠。”段文惠,也就是美妇人笑道。纯安县主愿意给她面子,没有因为阿兰是她过继的而看轻半分,反而给了厚重地见面礼,她承这份人情。
“岂敢,先生长我颇多,于我是长辈,岂敢称呼长辈名字,我还是唤您先生就好。”陆若华摇了摇头道。
“下榻之处已为先生准备好。”陆若华笑道:“师母处,我已与师母约好时间,待您和阿兰休息两日,三日后在过去就好。”
“有劳县主费心了。”段文惠很满意陆若华的安排,几人又寒暄了几句,便带着女儿上了马车。
“阿娘,纯安县主又好看,又和善,我好喜欢县主。”段语兰上车后,拉着段文惠的手亲昵道。
“看,阿娘这个小猫好漂亮。”段语兰拿出礼盒中的一只玉雕成的小猫道,这只小猫造型最点睛的地方再与通体白色的,但是眼睛却是用黄翡装饰,很是漂亮。雕工也很好,将猫的娇憨完全展示了出来。
段语兰年纪小,看不出什么,但是段文惠却是能看出来这套玉雕,无论是选材还是雕工都是上上之品,可以毫不避讳地说,这套玉雕价值连城。纯安县主这样的大手笔,可见对她有着足够的诚意和敬意。
她觉得自己来京的决定,应该是做对了。
第101章 南疆
马车中,陆若华和田颖相对而坐。
“县主为何只送了段姑娘礼物, 而没有给段先生备礼?”田颖不解地问道。
“段先生只带着女儿来到京中, 就足以说明这个过继过来的女儿对先生的重要性。”陆若华笑着道:“先生喜爱这个女儿, 而送礼更要投其所好,送对人才是正理。”
“听说先生在岷州不惜和闻家对抗, 也要过继这个女儿。”陆若华说完后对着田颖问道:“知道段姑娘为什么姓段而不是姓闻吗?”
“为什么?”田颖好奇地问道。此事也是她心中最为疑惑地地方之一,段先生虽然姓段,但是早已嫁入闻家,被冠以闻姓,而这个过继的女儿却姓段,这着实匪夷所思。
“你可能不知道, 段先生和闻家的关系并不好。”陆若华解释道:“段先生嫁入闻家没多久便丧夫, 闻家人觉得段先生不祥,是克夫之命,这些年先生一直住在自己的别院中或者是回段家住。”女儿过得不好, 所以爱女心切的段老夫人想要让女儿四处走走散散心。
“闻家这些年已经在走下坡路, 比起如日中天的段家, 闻家都有些入不敷出了。闻家人想要过继自己的孩子入段先生膝下,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图谋段先生的嫁妆。”陆若华记得萧老夫人给自己说过, 段文惠是段家爱女,急得祖父段兴和父亲段泰的喜爱,出嫁时,那是真正的十里红妆,搬空了段家半个库房。所以说, 段文惠的嫁妆才会被闻家这般心心念念。
“段先生不愿意要闻家挑好的孩子,而要让如今的段姑娘成为自己的孩子,并言段姑娘与闻家无关,只是自己的孩子,随自己父族的姓氏姓段。闻家咬死口不同意,却不知道为何前些日子突然松口,同意此事。”此事蹊跷,其中必然有什么她不知道的缘故,不过此事是段先生的私事,段先生不说,她也不会问。
“段先生为何不选一个男孩子?这以后也好有个依靠。”就算闻家推出的孩子段先生不喜欢,那另外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男孩子也好。
陆若华对于田颖的话不奇怪,就算田颖比这个时代的女性思想都超前,但是男子继承家业是深扎人们心底,根深蒂固的想法。女子出嫁就是夫家的人了,向段家这样肯为女儿张目,让女儿经常回家的人就已经很不错了,便是在几千年以后,思想解放,很多人还都认为养儿才能防老。
“是不是想问闻家为何会同意段先生过继女孩?”陆若华看着田颖欲言又止的样子,笑着问道。
“不错,闻家应该不愿意让儿子没了香火吧。”田颖答道。很多时候,早逝的人没有香火,讲究的家族都会给儿子过继一个孩子,让儿子死后有香火拜祭。闻家过继孩子给段先生,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图谋钱财,但是也应该确实不想让儿子绝嗣。闻家毕竟是大家族,这点规矩还是要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