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万福+番外(176)

不过,赵太医的神色,却颇有些欲言又止。李承璟最擅长捕捉细节,一瞧见赵太医的表情,心里便咯噔了一声。

他余光扫了程瑜瑾一眼,程瑜瑾此时沉浸在确定有孕的喜悦中,竟难得没有注意到外人神情异常。李承璟什么也没说,站起来道:“赵太医,孕期有哪些注意事项,你随孤出来说。”

赵太医混迹宫廷,一听太子的话音就懂了。他跟着李承璟走到配殿,李承璟挥手,遣散所有伺候的人,才问:“太子妃此胎,是否有异?”

赵太医叹了口气,心中也颇有些难以言表:“殿下,太子妃胎相极好。只不过,可能有些过好了。”

赵太医这句话说的奇怪,李承璟皱眉,突然眉目一动,眼中精光迸发:“你是说,她怀的是双胎?”

赵太医默默点头,恭立在侧,一言不发。他心里不无遗憾,如果是寻常百姓家,儿媳怀了双胎,哪家不是大贺特贺。可是偏偏,这是帝王家。

如果太子妃生出来一对女儿还好,如果是儿子……就有点犯忌讳了。

李承璟也忍不住踱步。他是太子,还是嫡长子,他的子嗣免不了要考虑继承人的事情。如果是对姐妹简直再好不过,这是全天下的吉兆,但如果是对儿子……

双胞胎长子,这是会混淆帝脉的。乃是大忌。

宫廷里对于这种情况,最常见的解决办法,便是趁双胞胎还没出生前打掉。宁肯错杀一万,也不能放过一个。

偏偏这还是他的第一胎子嗣,如果有了长子,再怀双胞胎都没事。

偏偏这样巧。

李承璟忍不住长长叹气,命运总是如此,在他以为峰回路转,终于有了自己的家的时候,就会横插一脚,告诉他一切不过是错觉。

李承璟背着手想了很久,赵太医也一直低着看地面,不敢言语。过了一会,李承璟转过身,对赵太医说:“孤都知道了。你退下吧。”

赵太医躬身,慢慢倒着后退。等退到门口时,赵太医松了口气,正要转身,突然听到太子说:“今日之事,若是有分毫泄露,孤唯你是问。”

赵太医心里咯噔一声,连忙跪地应下。

程瑜瑾在内殿里坐着,李承璟给慈庆宫内所有伺候的宫人都赏了三个月月俸,此刻众人笑容满面,都围在程瑜瑾身边说吉利话。

程瑜瑾笑着听了一会,忽然似有所感般抬头,环视殿内一圈,发现李承璟不在。

程瑜瑾本能觉得奇怪,问:“殿下呢?”

连翘闻声也抬起头来,找了一圈后,说:“不知道,或许太子殿下去和太医说话了吧。”

程瑜瑾面上不置可否,但是却在心里摇头。不会的,若是要记孕期注意事项和温补食谱,有的是宫人太监。宫里高层一点的太监都是识字的,甚至那些司礼监执笔的太监,文学造诣不比大学士差。这些伺候人的细则让宫里人记,不比李承璟更快捷有效?

而且,李承璟大可让刘义整理一份总结直接递给他,他不会为了听太医说话而放她一个人在室内的。上次太医出去后,李承璟很快就回来陪她了。

周围热闹熙攘,但是程瑜瑾却突然失去了说笑的兴致。

过了一会,李承璟回来了。他虽然神色如常,可是以程瑜瑾对他的了解,非常确定地发现,李承璟有心事。周围有许多宫人,程瑜瑾压住不提,等到晚上后,殿内只剩下他们两人,程瑜瑾直截了当地问了出来:“殿下,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李承璟顿了一下,淡然道:“没有,怎么可能?孕期忌多思,你不要多想。”

程瑜瑾却更加确定了,不依不饶地追问:“是关于孩子的,是吗?”

李承璟沉默,虽然没说,但是程瑜瑾已经知道了答案。她坐在软塌上,表情十分冷静:“殿下,如果真有什么事,你还是提早告诉我为好。我与孩子一体,若是瞒着我,我对情况一无所知,心里毫无准备,反而才是害我们。”

李承璟叹了口气,他有时候欣赏她的聪明理智,也有时恨她理智。明明是这样绝望的话,她竟然能如此冷静地说出来。

但是李承璟知道程瑜瑾说得对,双胎非比寻常,程瑜瑾迟早要知道,不告诉她才是对她残忍。李承璟本来打算等他将形势控制住,等程瑜瑾有了心理准备后,他再潜移默化、缓慢地告知她真相。没想到,仅仅是一天,程瑜瑾就发现了。

她果真,极了解他。

李承璟轻轻叹气,将程瑜瑾拉到自己身边,轻手轻脚地扶着她坐下。他的手掌下意识地护着她的腰,说:“瑜瑾,我说的这些话,你要有心理准备。”

“嗯。”

她的目光澄澈坚定,此刻正专注地看着他。李承璟嘴唇动了动,有些不忍,又有些悲伤:“你大概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胎。”

程瑜瑾听到只是恍神了一瞬间,就继续点头道:“合情合理,我便是双胞胎,我怀双胎,并不意外。”

李承璟说不出话来。他如何期盼这个孩子,他如何不想和程瑜瑾一起看着孩子长大,出生,啼哭,本来在今天之前,他都是全心全意地期盼着这个孩子到来。

可是命运偏偏开了这样一个玩笑。

程瑜瑾很冷静地说:“我和二妹是双胞胎姐妹,想来我的孩子也很可能是姐妹。殿下,你说是不是?”

程瑜瑾说完去看李承璟,那双大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他,猛地泛起泪花来。李承璟捧住她的脸,手指轻轻擦干她眼角的眼泪:“我知道。我已经将消息压下,我会尽我全力,保住你们,保住我们未出世的孩儿。”

程瑜瑾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下来:“如果是男孩呢?”

“是男孩也好,一次长子次子都有了。”李承璟小心避开程瑜瑾的肚子,环着她的肩膀,紧紧揽住程瑜瑾,“到时候,我会想办法的。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安心休息,安心养胎。”

程瑜瑾眼泪满面,靠在他肩膀上,闭着眼点头。

第123章 害喜

因为程瑜瑾怀了双胎的缘故, 明明是众人期待良久的有孕,李承璟也没有宣传,反而还给东宫内的宫人下了禁口令, 严禁外传。

程瑜瑾确诊有孕在四月底, 一转眼,就到了二皇子和窦希音成婚的时候。

大婚这日,杨皇后张罗的特别热闹,可谓穷奢极欲, 无所顾忌。不知道她是有意还是无意,许多仪制超出了皇子大婚的规制,甚至隐隐逼近太子。

成婚是代表男子成年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皇子也是如此。在赐婚旨意后不久, 皇帝就召集礼部给二皇子选了封号,敕封他为寿王。

当初选封号的时候, 杨皇后明里暗里往御书房走了好几次,试图给二皇子挑秦、汉之类的封号,但是皇帝十分坚决, 没有理会杨皇后特意挑出来的那几个字, 而是最终拟了“寿”字。

寿,长寿也。这是一个父亲对于儿子最悠长的爱,但绝不是一个帝王对于嘱意继承人的态度。

名字是一出生就起的, 但是封号却是成年后才拟, 从封地和封号上能看出来许多东西。若是以国为号,比如秦、楚、齐、汉等,越是强国越能表明帝王的器重, 如果是以吉祥寓意为号,比如荣、宁、康、寿等, 便最能体现皇帝内心里对于这个儿子的定位。

寿这个封号一出,即便前朝正因为二皇子大婚而喧喧嚷嚷,但是瞧见圣上亲自拈的名号,一半的臣子都沉默了。

帝心属意,越发明确了。在皇帝心里,他当然偏爱从小承欢膝下的次子,但是也仅仅是儿子罢了,一辈子平安长寿,就是皇帝对于二皇子所有的期盼。太子殿下在皇帝心中继承人的位置,无可动摇。

杨皇后内心里很受打击,但是还不肯放弃,卯足劲给儿子大办婚礼。嫁妆聘礼这些朝廷法度都是有明确规定的,皇太子多少抬,亲王多少抬,郡王多少抬,黑纸白字,明码标价。杨皇后不能逾越,就一心壮大排场,隐隐有和当初李承璟大婚别苗头。

程瑜瑾也去寿王府参家宴,她作为全场身份份量最重的人,是最后一个压轴出场。她到位后,婚礼流程才能开始。

程瑜瑾看到周围的摆设和排场,笑而不语。期间有人悄悄凑上来试探程瑜瑾的话音,程瑜瑾只是笑着,一口一个“寿王大喜”、“弟妹有福”,别的什么也没有说。但是仅是这几句话就够了,程瑜瑾是皇帝亲口赐婚的太子妃,就连杨皇后和杨太后都挑不出程瑜瑾的错,人家是储备皇后,和一个普通王妃比什么比?

上一篇:一镜忘川下一篇:必相逢

九月流火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