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树吓了一跳:看来卡得还不轻。于是迅速站起身。
可在起身的同时,却又听到林瑯那急促的呼吸声渐渐变成了似笑非笑的声音。
这阵怪声把两姐妹握着筷子的手唬得一顿,唐玉树更是满心戒备。
——难不成不是卡住了,而是被今日之事给气……疯了?
自他离了林府准备干自己的一番事业以来,一路都各种不顺遂。桩桩件件日积月累,凭他再心胸宽广的铁血大汉都要气到吐血而亡了,更别提身边这个本就心高气傲的小公子……一时间唐玉树竟悲从中来。
却听那笑声由弱渐强,低头在桌下的林瑯突然直直地坐了起来,然后拍着桌子前仰后合甚是癫狂。
唐玉树看着如此疯魔的林瑯,几乎快要吓哭了:“你……你莫要这样子噻……”
林瑯那厢笑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伸过手来扯着唐玉树的胳膊想说什么,可是又笑得说不出话来。
唐玉树转过头,苦着脸想向胖姑瘦娘求救,却见她俩早就溜得没影儿了。
再转回头来,只听林瑯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昨夜……哈哈哈!昨夜我……哈哈哈!”
“你到底要说啥子嘛!”唐玉树又急又怕,发了一身冷汗。
“昨夜我梦到我娘了……哈哈哈!我和我娘打赌——如果我们能把这馆子开成,就……哈哈哈……就……哈哈哈!就让你……哈哈哈!”
唐玉树有点心慌:“……”
林瑯捶着桌子又笑了好半晌,才笑累了,揉了揉眼角笑出来的泪水,伸手过来捧住唐玉树的脸,用大拇指搓了搓他高高的左边眉骨,然后摊手给唐玉树看——指尖一片白。
唐玉树向后跌退一步,迅速伸手摸了摸右边的眉毛,还在;摸了摸左边的眉毛,搓下一手臭臭的灰。
林瑯终于在歇斯底里的笑声里缓了一口气,说出了赌注:“啊——哈哈哈!就让你,少一条眉毛!”
☆、第十二回
第十二回讹传讹小馆成轶事 毒攻毒公子使计策
“不是说都打架打到了公堂上吗?怎么现在还合起伙来了?”
“你不知道,我讲给你……”说话者喝下一口面汤,为即将铺陈开来的传说故事润润喉头:“自那次公案之后啊,这二人一直都不睦,天天打架……直到有一天,那个唐小军爷在自己屋子里煮那个……叫什么——火锅,对火锅来吃。都说那火锅来自蜀地,稀奇得紧,别说咱们还没吃过,就那金陵城来的贵公子也没吃过!所以那林大公子就闻香而来,躲在唐小军爷的窗下,用口水濡湿了窗纸,往里面偷瞧。”
“可瞧见了什么?”
“只见唐小军爷从怀中掏出一个巴掌大的小瓶子,往锅中滴了一滴,登时香气浓郁四溢。这香气透过窗纸上的孔,飘进林大公子的鼻子里,任他平日里再厌恶唐小军爷,一时间却也活生生被那香味儿勾引得五迷三道,飘飘乎不知人间几何……”
听客双目圆睁:“这么香?!那唐小军爷往里面滴了啥?”
“……滴了……那叫什么来着……”道听途说这个故事时,可没记得有这么一段;不知道为什么说着说着头脑发热,竟把故事又添油加醋到了如此地步。说话者心下灵机一动,只由自己面不改色地信口胡诌:“哦!——叫‘绛油’!”
“酱油?还料酒呢!”听客嗤之以鼻。
“嘁……不懂了吧?此‘绛油’非彼‘酱油’,绛是点绛唇的绛,意思是绛红色。”欣慰自己把扯的谎圆得如此自然,说话者摇头晃脑地继续道:“那绛油,可是天上的仙女用来涂在嘴上的神物,只消一滴便可让人口齿留香,三日不绝啊!”
“哦……”听客将信将疑。
说者迅速举例论证:“不信你可去打听——那火锅的汤底是不是绛红色的?那吃完火锅的人是不是各个嘴唇鲜红,口齿留香?”
“……那……那照你这么说——唐小军爷还果真是财神了?”
“……当然。他偷了仙女的口脂,犯了天条,被打下凡间来赎罪——要赚够千万两黄金才能回天庭!”
“你这故事是不是抄的?”
“胡说!”
“那林大公子便不是财神了?”
“……也是。前世他们俩财神是拜过把子的兄弟,那白脸财神怕黑脸财神一个人赚不够那么多钱,所以自愿下凡来帮他的!”
“……哦。”
“……”
“不可尽信……”
“……爱信不信。”说者翻了个白眼,轻拍着满足的肚子站起身:“结账!”
“好嘞!”王叔将手在围裙上一擦,接过客人递来的铜钱。
送走客人后王叔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回想着方才听来的那段诨话,乐不可支。
——林瑯和唐玉树俩兄弟竟成了人们口中编排出的白脸财神和黑脸财神;关于两人合伙开火锅馆子的动机,更是被讹传成如此荒唐可笑却又有理有据的神话。
说起来,点绛唇火锅馆子开业这几日,生意一直都不错。
每天早早就见林瑯和推着木牛车的唐玉树,去西市采买这一日的食材;买回去后再清洗切菜分装,一直忙到中午;从午时开始会迎来一大波客人,陆陆续续直到未时末才能全部送走;送走午食的客人之后也并不能好好休息一顿,洗锅刷碗擦桌子;等着他们的还有从酉时末就会开始陆续前来夜食的客人……
客流这么大,其实也不难想到原因。
一则是新鲜感:火锅这种美食,是陈滩所未曾听闻过的。其二则地段实在精妙:财神府市集成型已有十余年,卖的也全都是各种糕点酒食,饮食类区域集中型的模式直接为这个火锅馆子提供了客观的人群。其三则是故事营销:“里面住着财神爷”的风闻早在陈滩以及四邻八村之间传闻久矣,“白脸财神和黑脸财神”的故事更是辗转遍了悠悠之口;这些谈资成就了重金难买的广而告之效应,如今有幸能踏进门槛,一窥个中风貌,何人不愿?
思索至此,王叔笑了起来,阖了眼窝进了铺着羊毛毯的椅子里。
日头已然西偏,看来是午时过去已久。随着面摊上最后一桌客人离开,财神府市集也浸泡在了一片困顿又满足的午后时光。
刚坐下屁股还没有捂热乎,就听到林瑯的声音:“王叔,两碗面!”
“好嘞——刚忙完?”睁开眼就看见林瑯坐在桌前,撑着头生着闷气;唐玉树则在一旁不安地坐着,时不时还瞄一眼林瑯,像做错了什么事。
“开业这几天买卖这么旺,生气什么呢?”
林瑯不耐烦地“啧”了一声:“你问他。”
自开业已经有四天,每天的翻台率都极高。
只是出生于富贾之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林大少爷,始终低不下心气儿去接待客人;于是自然就由唐玉树负责堂倌之职。
可是每每听到唐玉树在那边吃力地报菜名:“肚丝丝,粉坨坨,翅膀尖尖,牛肉片片……”就活生生让林瑯呼吸不顺畅。
刚才有两家人各自带了儿女来馆子里,约莫是要给儿女们相亲。男孩儿表示谦让将菜谱交给女孩去点,女孩借机想展示自己料理琐事的能力,于是像模像样地点了几样菜。
唐玉树却一面记着一面对人家姑娘说:“牛肉你吃好多哦!”
直把那姑娘给气哭了:“你笑话我吃得多是不是?”
“没嘚没嘚……我是说你要吃好多,好多……就是好多的意思!”
要不是被林瑯及时掐着脖子拖回后厨,唐玉树还会继续站在那边笨拙地解释。
听罢来龙去脉王叔笑到握不稳笊篱,捞了半天才把两碗面澄出来:“玉树的口音一时半会儿改不了,那是情有可原的事;那就换换——林瑯你去接待客人,正好让玉树专心忙后厨。”
林瑯接过面来,习惯性地多舀两勺辣椒油:“后厨有什么可忙得——底料前一晚唐玉树就都炒好了,菜也在每天一大早就买回来也洗好了——客人点了之后,我们直接端过去就是了。没什么忙不过来的!”
将两碗热腾腾的面端上桌,王叔也落座:“呀!林瑯还挺能干的,还会洗菜?”
纠正时声音却因心虚而弱下去了几分:“……是玉树洗的。”
王叔瞟了一眼身旁愁眉苦脸吃着面的唐玉树,又将眼神转回林瑯身上:“那你都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