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嫂因此一索得男。
妹妹这两棵玉树,是我祖父当初得的赏赐。
之前我出嫁,因为灵玉不足,祖母只给我一对灵玉镯,为了让你三哥受惠,我夜半都是把镯子压在你哥哥枕头下面……”
下面的话都不用再说,杜珺已经知道这两棵玉树的重要性了。
乌冬的贡品不是人人都能得到,至少她的祖父从未得到过这样的赏赐。
杜珺起身冲着元春福身道谢,她想着,这两棵玉树必定是她嫂子替她求来。
她要多些荣府的仗义,也要多谢嫂子的关爱。
杜珺心里有些遗憾,只可惜,贾元春不是杜家的嫡长孙媳。
她掌管中馈,不过是因为长嫂怀孕产子,身子虚弱,暂代中馈。
阁老府马上会被长房的长嫂接管。
翌日。
十月初十,太子大婚。
这一日,这个京都沸腾了。
大家追着看接亲的銮仪卫,追着看那些俊俏的迎亲使。
荣府的女眷头一日先到杜家坐席,太子妃的花轿出门,荣府的女眷又去了咸安宫坐席。
太子婚礼全程由礼部官员操办,十分隆重。
太子夫妻拜了华堂之后,携手前去拜见上皇太后,陛下皇后。
然后,太子回到咸安宫,接受宗亲王公,文武百官,内外命妇的叩拜。
婚礼结束,内务府已经准备了丰盛的酒宴。
太子大婚之后,水灵回娘家陪伴母亲住了三日。
太子大婚之后,一共签发三道政令。
第一道是有关老有所养。
民间七十三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凭着出生户籍,到当地县衙领取岁奉。
每年二十四两纹银,两石细米,一石细面。
第二道政令,京都三百里,免赋税一年。
第三道政令恩赦。
这一次恩赦两种人。
一种,年岁在六十以上的罪犯,只要不是罪犯谋逆,不是杀人灭门,都可以赦免罪行。
第二种,家中有六十岁以上父母无人供养者,其子在押,或者,家中只有十岁以下孩童,无父无兄可以依靠者,可以赦免。
上皇当时询问太子如此规定的理由。
太子道:“孙儿只想让他们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只要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这个国家就会安定,百姓才可安居。”
当时杜阁老罗阁老林如海都在场,齐齐被太子的纯良与睿智感染。
十五岁的太子就能想得这样深远,并付之于行动。
这简直就是明君的贮备。
上皇当即夸赞:“太子师傅教的好。”
虽然杜阁老罗阁老也是太子的师傅。
但是,手把手教导太子的却是如海与贾琏。
这年十月,张珏得知京都苗圃要扩展,又送回来十名匠人。
这十名匠人有嫁接的手艺,可以让一根荆棘条,同时开出漂亮的白红禄三色月季。
多色月季不需要,但是,嫁接技术可以随心所欲给盆栽造型。
最主要的是,这里面有几个会栽种兰花的匠人。
后宫嫔妃最是标榜自己个品格如兰。
皇后寿诞收到一盆雅致的兰花,比百两黄金还高兴。
如今张氏不管府内庶务,全部推给水灵与梅馨儿。
她只管眼下一桩花木买卖。
闲暇就陪陪婆婆,带着小孙子贾葳,贾蔚两个玩耍。
冬月初一。
张氏亲自去冯家送催生礼。
傍晚,荣府就接到了贾琮的家书。
第一是告知家里,他今年的考绩又是头等。
第二件事情,朝廷为了切实有效治理长宁县,也因为原秭归郡幅员辽阔,在秭归郡之北界,复立兴山,县府设在高阳城。
贾琮力荐,巡抚杜宗元提拔,叶筝做了正七品的县令,坐镇高阳城。
(高阳城山清水秀,资源丰沛,乃是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
第三件事,叶筠与叶筝的媳妇,同时怀孕。
已经怀孕三月,两姑嫂妹已经搭了亲家了。
石梅听说叶筝做了主官,瞿凤与叶筠怀孕,本来十分高兴。
结果来个指腹为婚。
石梅心里很郁闷。
叶筠与贾琮本就是表兄妹,有血缘关系,再次亲上家加亲,肯定要出事。
石梅唯有希望,两人同时生女,或者同时生男。
破了这桩婚事。
张氏倒是很高兴:“这倒便宜,不用着急相看了,可以从小培养儿媳妇。”
石梅遂问起惜春的情况。
张氏却道:“惜春那个肚子实在太大了,媳妇怀疑是双胎,太医又说不是。”
石梅道:“双胎一般都会提前生产,她已经足月了。”
张氏说着有些气恼:“这个青樱一惯懂事,我也是因此带她去看看惜春,只当是带着管事媳妇了。
结果,她竟然想留在冯家照顾惜春,她是哪个牌面上的人物,让人家冯家怎么想,真是气死我了。”
石梅颔首:“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让亲家觉得我们轻视他们,下次别带她了。”
张氏道:“我让她在福堂摘福豆,到时候捐赠给庙里。”
贾琮的小厮年前还要赶回荆州,张氏忙着替儿子收拾行礼,这才忘了这茬。
冬月初五,惜春发动,与正月初六拂晓,产下一子。
冯家的夫人与老太太都笑成弥陀。
贾敏到冯家送粥米,看着冯家的孩子,眼里伸出钩子来,恨不得抢了人家孙子。
惹得石梅张氏杨氏偷笑不已。
杨氏如今可是心满意足。
贾珍当年挨打,不仅断了腿,还伤了尾椎,虽然腿伤恢复了,但是走路弯腰驼背。
他也羞于出门应酬,只在家里收拾尤二姐。
余氏如今把贾珍拿捏得面团似的。
她养着贾芢,把他当成芝芝的靠山培养。
才两岁,天天灌输的思想,就是长大了要保护姐姐。
余氏对贾芢照顾的很周到,吃得好,穿得好。
然,余氏对贾芢只有嫡母的教导。
豆丁大的孩子,余氏却严禁他撒娇。
为了预防奶娘操控贾芢,贾芢一岁的时候,余氏就问石梅讨要一头奶牛,专门供贾芢吃牛奶。
两岁时,就添加鸡蛋鱼肉这些辅食。
余氏对贾芢的教导非常严格,行动坐卧都有规矩。
饭点不吃,过后就不许再吃。
必须等到下一顿饭点再吃。
生活习性也是这般。
午觉小息,夜半安睡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
若是调皮,定打不饶。
奶娘胆敢暗中捣鬼,阳奉阴违,即刻驱逐出府。
贾芢前后换了两个奶娘。
皆因这两个奶娘意图控制贾芢,离间余氏与贾芢的母子关系。
第183章 女侍卫
第一个奶娘, 是贾芢不好好吃饭,余氏罚他挨饿,奶娘偷偷给他吃糕饼。
第二次,那奶娘不知听到了什么风声, 竟然让尤二姐暗中探视贾芢。
这两个奶娘全家,都被余氏丢去黑山头做苦力。
之后,府里奴才对余氏有了正确认识:珍大太太不是个泥菩萨, 却是个母大虫。
三岁看老。
余氏提拔贾芢成为嫡子,他就必须脱离尤二姐的低级趣味,也要摆脱他爹纨绔膏粱之秉性。
这孩子长大, 也会感谢嫡母的教导。
对此,杨氏与石梅都没干涉。
宁府若是再出一个贾珍,才是灾难。
这一年的冬日, 朝廷恢复了冬日盛宴。
然而, 上皇与当今因为身体欠佳,不能亲临。
冬猎由太子水阳主持。
这一次冬猎意义非凡。
太子要招募亲兵与侍卫。
一般来说, 王府亲兵杂役一起, 不许超过三百人。
真正能够正大光明随着王爷出门办差的亲兵, 只有一百二十人。
太子府除了可以动用銮仪卫,丝竹管乐之外,还被允许招募侍卫三十六名,亲兵三百名。
这次的冬猎盛宴,如同开闸的龙门。
京都勋贵清贵人家的子嗣,几乎倾巢而出。
太子气势如虹, 而醇正帝的另外两子,从落地开始,几乎没有离过药罐子。
如今二圣人允许太子自己招募亲兵侍卫,已经昭示了太子独一无二的身份地位。
这般时候,那些观望的官员再不有所表示,就会出局。
醇正帝却在冬月初八这日,分别探视自己两个嫡亲的儿子。
惠妃胡莹儿如今住在景仁宫。
醇正帝因为皇子落地身子弱,至今都不敢赐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