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349)

作者:香溪河畔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虽然史鼏夫人不能跟太上皇比。

但是史鼏夫人的处境,其实跟上皇与太后有相似之处。

原本的保龄候夫人,就因为夫君早逝。

结果,她不仅生前不能住侯府,被袭爵的侯爷侯夫人驱赶到庙里寄身。

而今死了,也得不到应有尊重。

史鼐没想到,竟然因为妻子的私心妒恨,栽了大跟头。

史鼐本来应该在接到讣闻之后进京奔丧即可。

如今却不得不卸职进京自辩。

怎么自辩?

唯有认错。

好在史鼐在三月初八接到姑母的鸽信,立刻替自己与儿子告假。

初十起身。

生生比御史参奏的日子早了几日。

他启程的日期,证明史鼐虽然治家不严,却并未蔑视礼法,欺凌寡嫂。

但是,一个治家不严跑不掉。

然后,御史开始追究史鼏夫妻的财产去向。

结果,财产账目清清楚楚。

原本的遗产,加上这些年的出息,都给侄女儿存着呢。

这一来,史鼐的名声总算有所挽回。

史鼐在任上,前任保龄候夫人的丧礼是史鼐夫人操办。

史鼐勉强洗清了欺寡嫂之罪,落了个娶妻不贤。

罪责大部分落到了保龄候夫人王氏身上。

然后,太后奉命下懿旨,褫夺了保龄候夫人的超品诰命。

保龄候夫人成了白身。

王氏气得差点吐血,还要去庙里替史鼏夫人守孝百日。

得亏上皇没有下令史鼐休妻。

不然,保龄侯府的子女真是无脸做人。

此刻,史鼐对姑母感激涕零。

多亏姑母当初当机立断。

不然,今日他史家八辈子的脸,都丢尽了。

好在史鼐反应及时,三月上旬收到了石梅的鸽信。

翌日就告假启程,带回了两个儿子媳妇并孙子,回家为长嫂做孝子。

史鼐的儿子史锋,史铮都有一年的孝期。

这才让御史无法可说。

然后,被剥夺了诰命的王氏却在史鼐面前诬陷石梅这个姑母。

“姑母这是故意让娘家出丑,她能给你写信,不能当面指点我们?”

史鼐把石梅的三封书信砸在王氏脸上:“蠢妇,你还有脸?”

史鼐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当时应该留下长子长媳在京都处理大嫂的葬礼。

这样,他回家奔丧即可。

再没想到,王氏这样愚笨,不受教诲,让他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史鼐被革职,好在没有罢黜爵位。

但是,想要起复,只能看机缘了。

王氏也没想到,吴氏病了这些年,京都人都当她死了,谁都不曾提起她。

她活着只能装个死人,怎么真的死了,竟然把她一家子掀翻了?

三月十八,史鼎的夫人带着两个儿子,史钊,史鈞,回到京都。

侄子都有一年的孝期。

史鼎夫人也有五个月的孝期。

因为海疆局势变化莫测,史鼎奔丧请求被闽浙督抚驳回。

石梅其实也没想到,太上皇一怒之下竟然褫夺了王氏的诰命,她以为申斥一顿,贬谪品级就罢了。

难道是为了杀鸡儆猴,震慑新帝与皇后?

石梅不免猜测,嘉和帝莫非对新帝哪里不满意了?

石梅再次询问金大:“有没有皇宫新帝的传言?”

金大道:“老太太不问,奴婢也要禀报。

最近京都来了好些道士,都到长春观挂单。

据说三五时就会被宫中传召。不知什么缘故?”

石梅忙着吩咐:“快请敬大爷!”

贾敬很快过府。

贾敬如今因为要扶持贾蓉进兵部,几乎只是去兵部点卯。

大部分时间,都在跟那些个兵部的同僚们打茶围联络感情。

从来不给这些个同僚上司增加一星半点麻烦。

这日正在家里跟贾蔷会账,预备联络一下兵部右侍郎。

明年能不能把贾蓉塞进兵部去做个主事。

说穿了,贾敬不想贾蓉上战场。

两兄弟只有一条根呢!

第171章 破锅歪灶

贾敬并不知道婶娘召见是什么缘故。

却知道, 婶娘一般不会无的放矢。

他来的很快。

石梅让赖嬷嬷守住门户,这才询问:“敬儿可知, 这些日子, 有许多的道士进宫?”

贾敬颔首:“确实有风声, 只是侄儿尚未弄清根由,婶娘知道?”

石梅道:“道士最大的特性是什么?”

“特性?”

贾敬忽然想起张道士,瞬间福至心灵:“丹药?”

石梅冲着贾敬竖起大拇指:“你说,道士进宫会不会是为了炼丹?”

贾敬甚是讶异:“您怀疑圣上炼丹?上皇还是当今?”

石梅道:“若是太上皇,早不宣召,晚不宣召, 偏偏等到禅位之后再宣召?

上皇虽然管事, 却没有从前那么得心应手吧?”

贾敬道:“您怀疑新皇?”

石梅颔首:“上皇冬日住在汤泉,夏日躲在景山,对皇宫疏于掌控。

这几年京都的道爷一直在增加, 只是咱们没有注意罢了。

敬儿,你说,张道爷都连名字都不敢透露的幕后人,会是什么人?“

贾敬瞠目:“您怀疑是新皇?”

石梅道:“当初我怀疑过忠顺王。

可是, 忠顺王死后, 我试探过, 张道爷还是不肯透露。

这说明什么?

说明幕后主使还在其位。

而今最可怕的人有三位, 太上皇,皇上,大皇子。

大皇子敢宣召道爷进宫吗?

若是上皇, 早就宣召了,还等今日?”

贾敬咬牙:“当初我跟四皇子井水不犯河水,他为何要谋害我?”

石梅道:“也不排除张道爷故弄玄虚,但是,当初张道爷经常在宫中游走,确实跟许多皇子有往来。

我怀疑,张道士不敢说名字,并非是有人故意害你,而是拿你当成冤大头,让你出钱购买昂贵的草药。

然后,再让你替他试药?

效果不好,他不受损伤,效果好,他再捡便宜?”

贾敬道:“婶娘是说,四皇子诓骗我做他的药人?“

石梅摇头:“我也不能肯定。

果然是陛下炼丹,我们再不能逼问张道爷,惹恼了陛下,君叫臣死,臣无处可逃。”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

除非你外逃出海,到岛上去做野人。

或者到深山老林子做野人。

吃不好、穿不好 、睡不好。

这样的人生有什么趣味?

贾敬半晌说道:“不逼问,可以暗地派人监督,看看谁跟他有来往。”

石梅摆手:“我一直让金大暗中注意他,多年来却并没有任何收获。

他跟很多人都有来往。

不仅有皇子府,四大郡王府,八公府,清贵勋贵,没有人不跟他来往。

大家把他当成活神仙。

新生儿的寄名贴儿,收魂儿安魂,安宅点穴,人人都求他。

我曾经想过在他身边安插人手,却没成功。

他一般只招收三五岁的小道童,十岁以上的道童他都不收。

所以,无人能够近身窥探他。

如此却越发可以肯定,他必定有猫腻。

不然不会这么小心,针扎不透,水泼不进。

我之前猜测,他勾引你吃丹药,是受人之托,乘着你叔父仙逝,乘机毁灭两府得力的人才,消耗我们的钱财,继而拖垮我们两府。

如今看来并非如此,我们两府还不值得他这样费心费力。”

贾敬也是无头绪:“婶娘以为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二十年了,他们还没干成?”

石梅道:“谁说没干成?如今局势跟二十年前一样吗?”

贾敬吓住了,指指天:“您是说他害了那位?”

贾敬瞬间融汇贯通,打通了任督:怪得太上皇无缘无故禅位,肯定被害得手脚不灵了。

石梅摇头:“我不能肯定,但愿我猜错了,不然会出大事。”

有人说雍正是累死了,有人却说他是为了长生不老,吃丹药爆体而死。

石梅道:“你盯着长春观吧,张道爷这边还是让金山盯着,他派人在道观门前开了铺子卖狗皮膏药,已经十几年,反而不易露行迹。”

石梅还有隐藏的话没敢出口,虽然嘉和帝年纪大。

但是,他忽然中风了,是不是吃了丹药的后遗症?

石梅唯一近距离接近嘉和帝,是在白家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