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257)

作者:香溪河畔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一下子,怀着拖欠赖账心思的一起人再不敢公然抗击。

是故,请人说情的人多了,进宫哭穷的人也多了。

醇亲王真是有点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下手。

白锦堂正好滞留京都。

石梅遂招了白锦堂说话:“堂儿不是通政司的暗探吗?

去给醇亲王送一份有关站债大户的隐形资产明细表。”

白锦堂这小子精明得很:“外祖母看好醇亲王?”

石梅心里骂一句猴精,却道:“这倒不是。

朝廷收债是为了在海疆建造海师。

一艘战舰需要耗资六十万两银子,你算算,一直站队需要多少钱?

且这些钱本来就是大月朝百姓们的血汗钱,凭什么让少部分人享乐?

不如给他挤出来建设海防,保护大月朝百姓安居乐业吧。”

这个理由冠冕堂皇,不怕任何人质疑。

石梅又道:“再者,我也是看着醇亲王是个干实事的人,八郡王装病,他却硬着头皮,把自己的亲弟弟也搭上了。

他是为了我们百姓做事,没理由不帮一把,你说是不是?”

白锦堂于是暗地收集资料。

他因为对黄彪有功,黄彪对他比较宽纵。对于他悄悄收集那些宗亲功勋的资料睁只眼闭只眼。

很快,白锦堂搭上了那日被打的邬善。

邬善只是个六品的主事。

白锦堂也是个六品军官。

这属于对等的结交。

而且,邬善还是打着送药的名誉。

荣国府可是救过邬善的命。

一听说荣府有人上门,忙着吩咐接待。

白锦堂见了邬善,确认了身份,把一盒子据说是灵泛妙药的小匣子放下就告辞了。

邬善觉得蹊跷,打开了匣子。

好家伙,欠债十万以上的大户,有一个算一个。

他们隐藏的酒楼饭庄田庄,甚至是当铺赌场,都一一记载。

却原来,这些人把家产记载姨太太的娘家,或者是放了奴籍的奴才名下。

这样子你就是拿到了他府里的账册,你也找不到银子。

石梅没想到的是,醇亲王拿到了账单,并不去质对,把这些人当殿扒皮。

而是上门找了掌管刑部的八皇子。

八皇子怕得罪人,故而装病。

醇亲王上门探视,说道:“收债需要刑部配合,可巧碰见八弟你病了,真是病在裉节上。

我做哥哥也不能不让弟弟养病。

如此,我就让十三弟带你行使权力,借八弟的令牌一用。“

八郡王心里有鬼又有愧,只得乖乖交出令牌,却道:“父皇哪里?”

醇亲王道:“自然由我去解释,八弟就好好养病吧,你这一病,只怕要到年关吧。”

八皇子气得差点吐血,这是强逼他年关之前不能痊愈啊!

但是,八郡王不敢反对。

正因为他的退缩,让刚刚领了差事,没有办差经验的十三皇子走了弯路,还挨了打。

醇亲王拿住了他的把柄,他不敢不听。

醇亲王进宫向嘉和帝请旨,收债需要刑部人手配合。

但是,他不信任刑部那些子官僚。

八郡王又病了,他请求让十三皇子暂时监管刑部。

嘉和帝道:“十三皇子已经监管兵部,不能同时监管刑部啊。”

醇亲王道:“不是让十三弟真正接管刑部,只是暂时在收债期间接管。

或者是,最近三个月接管刑部。

只要三个月的时间,儿臣保证收齐五百万两的欠债。

不然,儿臣愿意辞去醇亲王的爵位。”

嘉和帝看了醇亲王一眼,似乎是松了口气:“如此,就按照你的心意去办吧。”

醇亲王又道:“十四弟也想出来帮办差事,将功赎罪,您看?”

嘉和帝面色不善,蹙眉:“就让他跟着十三做个护卫吧。”

这是不悦了。

醇亲王忙着解释:“儿臣并非拉帮结派,也不是偏私亲弟弟。

实在是这个时候,有人肯出面帮忙,儿臣心里实在欢喜。”

这是说有人不肯帮忙,比如八皇子。

嘉和帝一想也对。

八皇子若是不装病,也不需要醇亲王来废话了。

当时,嘉和帝安排八皇子,未必不是要借重刑部。

可惜,八皇子自作聪明,把自己个作病了。

看来八皇子这个辅政大臣,就甭想了。

十三皇子同时监管刑部的消息,很快传开。

得知是醇亲王请旨,大家再看醇亲王就有了一种审视。

这个皇子有什么过人之处,竟得陛下如此的器重?

之后,大家再见醇亲王乃至十三皇子,那态度既谨慎,又敬重。

十三皇子暂领刑部,那是意气风发。

他很快把人手撒出去,收集那些窝主的犯罪劣迹。

然后,以刑部的名誉逮捕审讯。

随后抄家发配。

将那些隐秘的资产挖出来,没入国库。

嘉和帝见那些人的资产,都收进了国库。

他们户部的欠债却没消除,差点喷茶。

心里想着:老四真是手黑。

然后,这些人跑到嘉和帝面前哭诉。

嘉和帝装糊涂:“这是什么话说的。

前些时候,你们不是前来哭诉,说是吃饭都没有银钱了,怎么蓦然间又出来这些财富?

你们别不是以为朕老糊涂了,前来糊弄朕?”

开玩笑!

已经没入国库的银子,嘉和帝怎么能够吐出来?

且他儿子敛财那是有理有据,不容置疑!

然后,等到国库的银子收回了五百万之后。

醇亲王放缓了脚步,又出面让那些欠债的家主前来户部签订还款计划。

勒令他们一年归还一万欠债。

这些都是福利银子,醇亲王不着急,慢慢收。

那些被醇亲王黑了家财的人家心里苦啊。

心里把醇亲王骂个贼死,面上还要感谢醇亲王宽宥。

其实,醇亲王宽宥个屁啊。

天下人就属他心狠手黑不要脸!

石梅再没想到,醇亲王尚未登基,就开始干起抄家的买卖。

石梅因此确认,曹公肯定是根据雍正的经历,给四皇子立下的人设。

怪不得小乾要禁他。

唯一的区别,这里十四皇子早早的倒霉了,没有合着八郡王一起跟自己亲哥哥干仗。

这一场抄家的大戏,一直演道六月底。

嘉和帝万寿。

嘉和帝今年七十三了。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这是受到祝福的耄耋之年,却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嘉和帝万寿节恩赦天下。

除了那些遇赦不赦的存在,其余的罪犯罪官,都能够出狱,回到故居,颐养天年。

别的地方不知道,京都地面的刑部大理寺都空出了大半。

甚至连诏狱里那些没有涉及谋反的罪犯,也得到恩赦。

但是,这个度量却是人为掌握,你要出狱,就要找出出狱的理由。

京都地面难免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条件够的送礼,不要让人顶替了。

条件不够的送礼制造条件。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只要不是十恶不赦,大多数能够走走门路,争取沐浴皇恩。

荣府没有直系亲属沾上这个恩典,却是白家的老爷子,白锦堂的祖父能够离开漠北,回去乡下养老了。

白锦堂的父亲,白凡膧也在恩赦之列。

这家伙一出来,就给白锦堂写信,要求他赡养自己。

白锦堂不在京都,毓秀受到信件丢开不理睬。

不要脸的东西,这才三十几岁,就像让十几岁的儿子养老,脸皮太厚。

石梅却道:“让雅娟给他祖父父亲做些衣衫鞋袜送回家乡。

告诉他,等一日白锦堂光宗耀祖,谋到了正经官职,一定会迎接祖父进京奉养。

只是如今他正在外面走镖,不知踪迹。”

这也不算是说谎。

白锦堂为了探查秘密,喜欢跟着人家镖局走镖,还在人家镖局挂了镖头的职位。

再者,白锦堂眼下只是个百户,能有多少银子?

奉养母亲妹妹都不够。

父亲三十几岁,正该养活自己,奉养老父亲才是。

毓秀听从石梅劝告,让白雅娟写信回乡。

白老爷子很快回信,让雅娟告诉母亲,只要她把两个孩子养活好,成家立业就是白家的功臣。

无论毓秀改嫁与否,白家的祠堂理由毓秀的牌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